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向清凱 張欽 王朋
開啓黃河上游工業化先河、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獲批城市規劃的西北重鎮蘭州,擁有衆多傲人的輝煌,也積累了諸多特殊的矛盾。大氣污染、交通不暢、供熱不佳等難題,一度阻礙蘭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蘭州市曾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治理大氣污染,讓「黑蘭州」變「蘭州藍」。近幾年,蘭州聚焦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從實現「蘭州藍」到治理「蘭州難」,一個一個攻堅,一道一道破題。

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就是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必須敢於走進矛盾,善於破解難題,確保善作善成。在甘肅「強省會」行動強力牽引下,蘭州抓住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聚焦「微循環」暢通、民生短板補齊、營商環境改善,着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
攻堅「斷頭路」 打通「堵」大難
臨近國慶,蘭州市內,熙熙攘攘。走進曾被稱為蘭州「首堵」的蘭州市七里河區五星坪地區,卻不見往日停滯不前的車龍、焦急等待的司機。通往甘南大草原的蘭州南大門一帶,滾滾車流暢通無阻,交通秩序井然。
今年5月,五星坪交通樞紐建成通車。從高空俯瞰,交通樞紐就像一片單葉苜蓿,將環城主幹道南山路和城區主街道有機連接。一條微型的下穿隧道,結束了蘭阿鐵路專用線與出城主幹道平交69年的歷史。
「這個大動脈上的‘微創手術’,蘭州人盼了幾十年。」在此執勤9年的交警李偉記憶猶新,有一次五星坪堵車引發蝴蝶效應,造成半城堵車,疏堵持續了6個多小時。

這是9月27日在蘭州市城關區拍攝的已拓寬改造的南濱河路(雁寧路至平沙落雁段)「4車道變5車道」工程路段。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但「兩山夾一河」的狹窄地形,形成綿延40多公里的超長城市和「超擠」城區,蘭州市城關區部分地段人口密度超過香港等城市。交通擁堵和「斷頭路」相互交織,成為蘭州遷延不愈的矛盾綜合體和市民的「心頭病」。據蘭州市住建局統計,截至2023年底,蘭州市主城四區共有「斷頭路」60條,總里程達59.68公里。
五星坪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城區南邊的城鄉接合部,人口擁擠、民房密集、社情複雜,是衆多堵點中的「燙手山芋」。蘭州市先後拿出4版五星坪治堵方案。然而,由於拆遷範圍大、成本高、用地多,不得不擱置。其中一版規劃徵地30多畝,投資超過30億元,相當於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近12%。
作為甘肅省債務化解的重點城市,蘭州市化債壓力、發展壓力大。「老大難」再難,走好羣衆路線、大興調研之風就不難。
經過多次現場勘查、評測,規劃設計人員發現,在佔地5畝左右的地方,通過建設一條下行立交,可有效化解擁堵情況,最終確定了新版的「微立交」實施方案。

蘭州市住建局總工程師陳鴻濤說,敢於觸碰矛盾的結果,是走進了羣衆,看清了癥結。蘭州市一改過去「大拆大建」「集中建設」的理念,確定了「小切口」撬動「大變化」的思路,整個工程佔地不到5畝,投資1.2億元,實際僅搬遷了1座加油站、11戶居民、1個社區服務中心。
在蘭州,還有一批道路,只有類似S376#、S186#、S187#的「身份證號碼」,卻沒有正式命名。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斷頭路。
一邊是交通擁堵,一邊是「斷頭路」衆多,這是蘭州沿河建城數十年累積而成的「城市病」。2023年底以來,蘭州市委、市政府通過調研會診,下定決心將兩個問題統籌起來,一體納入《甘肅省強省會行動實施方案》,力爭通過三年攻堅,打通60條「斷頭路」。
受多重因素影響,蘭州市城關區連接火車站東路和南環路的S376#路項目長期未能動工。附近紅山根三村的居民反映強烈。
按照規劃,紅山根三村部分居民房屋需要徵遷,但安置房有些還是毛坯房。「有意願安置的居民能否接受毛坯房?」「不動產登記面積與實際不符怎麼辦?」在發佈徵收決定之前,蘭州市城關區市政工程管理所所長孫宏博想了無數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沒想到,從發佈徵收決定、公告、安置補償方案到完成全部徵收工作,僅用了11天。」孫宏博說,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宣傳,將蘭州發展與羣衆當前訴求相結合,最大程度爭取羣衆的理解和支持。
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不僅是暢行蘭州建設的突破口,也是檢驗幹部作風的「大考場」。
蘭州市住建局統計,蘭州市2024年確定打通的15條「斷頭路」,已全部建成通車或具備通車條件;今年,又有23條「斷頭路」正在接通。另據交通部門統計,今年截至目前,蘭州市高峯擁堵延時指數同比下降4.47%。
冬病夏治 攻堅供熱「老、大、散」
今年夏季以來,在蘭州市主城區一些小區,時常看到工人們開溝更換老舊供熱管道。這是蘭州市為了暢通熱循環,連續多年開展的「冬病夏治」工作。
過去,長達5個月的供熱季往往是百姓「吐槽季」。蘭州市「12345」熱線統計,2022至2023年度供熱期間,全市供熱投訴量曾達5.85萬件。

提起供熱,蘭州有過輝煌的歷史,也有着複雜的「病情」。作為全國第一個擁有國家批准城市規劃的城市,蘭州也是全國最早開展集中供熱的城市之一,是中國城鎮供熱協會6座發起城市之一,全國首屆城鎮供熱協會會議就在蘭州舉辦。
也正因為起步早,蘭州供熱「老、大、散」問題相互疊壓,十分突出。供熱管網老化,部分老舊小區無論怎麼供熱都燒不熱;供熱能源結構先是「一煤」獨大「嗆嗓子」,後來又是「一氣」獨大「費票子」,天然氣供熱比重一度超65%,氣價上調導致供熱企業成本倒掛、財政不堪重負;熱源散,集中供熱站點最多時達到650個。
頭痛醫頭治不了病根。這兩年,蘭州綜合施治,冬病夏治治「老」,多能入網治「大」,熱源併網治「散」。供熱成本、投訴雙雙下降,供熱效率、滿意度雙雙上升。
「上個供熱季,室內溫度在22至24攝氏度,再也不用在屋裏穿上厚毛衣、棉馬甲了。」城關區南河路東方小區居民盧會萍說,她所居住的小區屬於老舊樓院,2024年夏季經過分戶改造、外牆保溫,供熱效果提升明顯。
蘭州市供熱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斌介紹,這兩年,蘭州市通過清潔取暖、老化更新等渠道實施熱源建設、管網更新改造、分戶改造及外牆保溫項目共30個;更新改造供熱老舊管網300公里,佔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比例約17%;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供熱分戶改造3萬戶,佔主城區需分戶改造總戶數的16%。
「多能入網」聯動「多源併網」,供熱成本大幅下降,可靠性穩步提升。
以前,城關區、七里河區的供熱管網互不聯通。如今,城關區和七里河區供熱主管網南線聯通項目正在緊張施工,建成後七里河區的範坪電廠熱電聯產將覆蓋城關區16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可替代現有分散老舊低效燃氣鍋爐房143座,每年可節約天然氣消耗量1.6億立方米。

蘭州市供熱服務中心統計,兩年多來,蘭州市共完成137家供熱站點的整合移交,主城四區供熱站點數量由2022年的650座降低至今年的540座。其中,併入熱電聯產大網的站點72座,供熱面積近450萬平方米,每年可減少天然氣用量約4600萬立方米。
此外,蘭州市還探索利用工業餘熱、污水餘熱、地熱等資源,多渠道優化供熱能源結構。
今年3月下旬投用的七里河區馬灘地熱供暖開發利用項目,試運行效果達到預期。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地熱中心主任劉行祥說,蘭州市地熱資源豐富,採用中深層地熱水梯級利用的工藝開發地熱,可滿足蘭州市中心城區2021.2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
在蘭州市榆中縣榆中鋼鐵公司北側,正在建設的清潔智慧熱源項目一期已於今年3月建成運營。工程建設負責人黃祥華介紹,運行不到一個月,項目利用榆鋼餘熱,輸送了超過3萬吉焦的熱能,每個吉焦的成本在42.8元,比使用天然氣供熱節省成本46.8%。
供暖「熱度」提升民生「溫度」。2024至2025年度供熱期間,蘭州市供熱投訴量同比下降40%。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蘭州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把「強省會」行動轉換為實實在在的「幸福蘭州」獲得感。
發展從辦好「一件事」開始
在各式各樣的「蘭州難」中,難度係數最大的,莫過於滾石上山的「發展之難」。
作為「一五」時期國家就已重點佈局的西北工業重鎮,蘭州經濟曾長期處於全國大中城市上游。近幾十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蘭州在全國城市排名持續下滑,在甘肅經濟首位度連續下降。減速之憂、轉型之痛、高質量發展之艱,蘭州各種滋味難盡述。

因工業而興的蘭州,如今一產、二產之和,僅為三產的一半,由於石油、菸草曾佔據工業的「半壁江山」,蘭州經濟又被稱為「油煙經濟」,重點企業一檢修,經濟指標就「感冒」。目前,蘭州房地產庫存平均去化週期穩居全省末位……
破解蘭州「發展難」,既須鍛長板,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還需補短板,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更要築底板,確保化債、紓困、保交樓、穩就業等工作平穩推進……
無論是鍛長板、補短板、築底板,還是改舊、立新,最終都要做好一件事:優化營商環境,創造一個善作善成的幹事創業氛圍。
2023年以來,蘭州對標世界銀行評價標準和國內一流水平,錨定「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目標,聚焦「企業法人和羣衆個人」,打響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全生命週期需求,努力塑造「我比別人辦得好、我比別人辦得快」的蘭州營商環境品牌。
2023年初,蘭州金土地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在研發新型環保農膜時遭遇技術瓶頸問題。「當時,市裏有關部門正在企業走訪,得知企業面臨困境,當即對接了蘭州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和機構,促進了相關成果落地。」企業負責人金鑫海說,當年,企業研發的環保農膜就走向了市場,廢舊地膜日處理能力達80噸。
這是蘭州市持續推進「週末服務不打烊」「高效辦成一件事」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蘭州市7.07萬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30多個事項實現從「多部門來回跑」到「一件事高效辦」。以開辦道路運輸企業為例,在蘭州辦理政務審批事項的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跑動次數轉變為線上申請零跑動、線下申請最多跑1次;申請材料由19份精簡為6份;辦理環節由3個減少至1個。

人才賦能方面,蘭州出臺5個產業人才專項支持政策,及時兌現人才獎勵補貼1.38億元。最近,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化工研究中心引進人才楊玉良領到一張面值10萬元的房票。「對於我們剛工作的大學生來說,這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也為我們更好紮根蘭州、服務蘭州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幫我圓了一個安家夢。」他說。
此外,蘭州市還在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小微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暢通民營企業孖展和擔保渠道等方面,想方設法降本減負,千方百計築巢引鳳。
目前,蘭州連續3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城市名單,連續4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幹部的精氣神提升,發展信心提升……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如蘭之州,亦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