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集團加速蛻變

米內網
09/28

精彩內容

今年以來,石藥集團喜訊不斷:10個品種獲批上市,10款1類新藥首次獲批臨牀,達成4項重磅BD交易等。石藥集團以創新研發為發展引擎,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26.83億元,佔成藥收入比重26.2%。目前公司有78款1類新藥、19款2.2類改良新藥/生物類似藥在國內處於申請臨牀及以上階段,其中有19款已步入NDA或III期臨牀,上市在即;35個新分類申報品種在審,10餘個暫無首仿(含劑型首仿)獲批。

首仿、1類新藥獲批!獨家新藥銷售大漲

9月18日,石藥集團發佈2025年中期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總額132.73億元,歸母淨利潤25.48億元。從分業務收入看,成藥收入102.48億元,原料產品收入20.75億元,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9.5億元。

作為石藥集團的主營業務,成藥業務受集採影響顯著,2025年上半年神經系統、抗腫瘤、抗感染、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代謝六大領域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授權費收入達10.75億元,成為成藥業務新增長動力。

2025H1石藥集團成藥板塊分治療領域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公司公告,米內網整理

在傳統業務承壓之下,石藥集團將目光投向了創新轉型。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由2021年的約34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近52億元,2025上半年以約27億元再創新高,研發費用佔成藥收入比重也由2021年的約15%持續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26%。

近年來石藥集團研發費用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公司公告,米內網整理

在持續且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下,石藥集團創新藥管線逐漸步入兌現期,2022年拿下2.2類新藥鹽酸米託蒽醌脂質體注射液,2023年喜提1類新藥納魯索拜單抗注射液(RANKL單抗)、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2024年收穫1類新藥恩朗蘇拜單抗注射液(PD-1單抗)、甲磺酸瑞澤替尼膠囊(三代EGFR抑制劑)及生物類似藥注射用奧馬珠單抗,2025年以來斬獲1類新藥普盧格列汀片(DPP4抑制劑)等。

此外,早前石藥集團獲批的新藥在商業化方面也有亮眼的表現。米內網數據顯示,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統計範圍詳見本文末),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銷售額超20億元,丁苯酞軟膠囊銷售額超10億元,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銷售額超8億元,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銷售額超4億元且同比大漲約238%。

今年以來,石藥集團持續推動1類創新藥、2類改良型新藥、生物類似藥及化藥仿製藥的研發。

1類創新藥方面,DPP4抑制劑普盧格列汀片獲批上市;HER2雙抗藥物安尼妥單抗注射液提交NDA申請獲受理;SYHX1901片(JAK/SyK雙靶點抑制劑)、SYS6010(EGFR ADC)等首次啓動III期臨牀;21款1類新藥獲批臨牀,其中有10款為首次獲批,且均已啓動臨牀,包括3款ADC藥物SYS6045、SYS6041、SYS6040,PDE4B抑制劑SYH2059片、PD-1/IL-15雙功能融合蛋白JMT108注射液、口服GLP-1激動劑SYH2067膠囊、siRNA藥物SYH2068注射液等。

2025年以來石藥集團國內首次獲批臨牀的1類新藥

來源:米內網中國申報進度(MED)數據庫

2類化藥新藥方面,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提交NDA,該藥目前在國內暫無國產批文獲批,原研產品2024年在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的銷售額超過60億元;SYH9016注射液(亮丙瑞林緩釋注射液)、普盧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Ⅰ、Ⅱ)等首次獲批臨牀且已啓動臨牀;生物類似藥方面,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SYS6036注射液、侖卡奈單抗注射液等獲批臨牀。

仿製藥方面,9個品種獲批生產並視同過評,包括艾普拉唑腸溶片、美洛昔康注射液(Ⅲ)兩款重磅首仿;20餘個品種以新註冊分類報產,其中布瑞哌唑片、利那洛肽膠囊、布地奈德腸溶膠囊、烏帕替尼緩釋片等暫無國產仿製藥獲批。

今年以來石藥集團獲批上市的仿製藥

注:標*為首仿

來源:米內網中國申報進度(MED)數據庫

創新驅動!78款1類新藥亮眼

含合作引進的產品在內,目前石藥集團有78款1類新藥(不含已有批文品種、疫苗等)在國內處於申請臨牀及以上階段,集中在抗腫瘤藥領域,自身免疫、消化代謝、心腦血管、呼吸、神經等也有所涉及。

石藥集團國內在研的1類創新藥

來源:米內網綜合數據庫

從藥品類型看,41款為小分子化學藥,既佈局了BTK、FGFR、CDK9、PTK、GLP-1等熱門靶點,也有全新結構的first in class藥物,此外在小核酸藥物方面也有佈局;36款為大分子生物藥,涵蓋單抗、雙抗、ADC、CAR-T、融合蛋白等藥物形式。

從研發進展看,FcRn抑制劑巴託利單抗注射液、HER2雙抗安尼妥單抗注射液分別於2024年7月、2025年9月提交NDA,有望於今年及明年獲批上市,為全身性重症肌無力(MG)患者、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10款1類新藥處於III期臨牀(不含Ib/III期、II/III期),上市可期。其中,M701為雙抗藥物,目前公司已有10款雙抗藥物/雙特異性融合蛋白在國內處於獲批臨牀及以上階段,涉及EpCAM、CD3、PD-L1、TGF-β、HER2、CD38、VEGF、CLDN6等靶點;DP303c、JSKN003、SYS6010均為ADC藥物,目前公司已有11款ADC藥物在國內處於I期臨牀及以上階段,涉及HER2、Claudin18.2、Nectin-4、HER3、ROR1等靶點。

除了1類新藥,石藥集團還有12個2.2類改良新藥、7個生物類似藥在國內處於申請臨牀及以上階段。

石藥集團國內在研的製劑改良新藥/生物類似藥

來源:米內網綜合數據庫

烏司奴單抗注射液、SYHX2011、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分別於2024年11月、2024年12月、2025年8月提交NDA,有望於今年或明年迎來好消息。其中,SYHX2011是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為基礎,採用專利技術開發的創新型納米制劑,具有更顯著的療效獲益。

注射用西羅莫司(白蛋白結合型)、注射用多西他賽(白蛋白結合型)2款2.2類新藥處於III期臨牀,目前均暫無企業擁有上述品種的生產批文;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2款生物類似藥亦處於III期臨牀,原研產品2024年在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的銷售額均超過30億元。

在仿製藥開發方面,目前石藥集團有35個品種以新註冊分類申報在審,其中,注射用柔紅黴素阿糖胞苷脂質體、右美沙芬安非他酮緩釋片、伊曲茶鹼片、伊潘立酮片、鹽酸毛果芸香鹼滴眼液、烏帕替尼緩釋片、替比培南匹酯細粒劑、利那洛肽膠囊、坎地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布瑞哌唑片、布地奈德腸溶膠囊等暫無仿製藥獲批。

達成多項重磅BD合作,國際化進程提速

隨着創新藥研發管線穩步推進,石藥集團也在積極與國內外藥企開展BD合作,拓展創新藥研發邊界,加速國際化進程。今年以來,石藥集團已達成4項重磅BD合作,總金額高達97.1億美元。

2025年7月,石藥集團與Madrigal訂立協議,將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SYH2086在全球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獨家授權給Madrigal。石藥集團有權收取1.2億美元的預付款、最高可達19.5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等。

2025年6月,石藥集團與阿斯利康達成戰略研究合作,旨在利用公司AI引擎雙輪驅動的高效藥物發現平臺,發現和開發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石藥集團將收取1.1億美元的預付款,最高16.2億美元的潛在研發里程碑付款和最高36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等。

2025年5月,石藥集團與Cipla訂立獨家許可協議,授予Cipla在美國商業化伊立替康脂質體注射液的權益。石藥集團將收取1500萬美元的首付款,最高達2500萬美元的潛在首次商業銷售和監管里程碑付款及最高達10.25億美元的潛在額外商業銷售里程碑付款等。

2025年2月,石藥集團宣佈,旗下石藥巨石自主研發的靶向ROR1的ADC藥物SYS6005已與美國Radiance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將獲得1500萬美元首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高1.5億美元的開發和監管里程碑付款、最高10.75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付款等。

此外,今年以來,石藥集團在創新藥出海方面亦進展不斷:SYS6040(ADC)、SYH2046片、JMT202(抗β-Klotho單抗)、SYS6041(ADC)、JMT108(PD-1/IL-15雙功能融合蛋白)、SYH2051(選擇性ATM抑制劑)、SYH2059片(PDE4B抑制劑)、SYS6043(ADC)等獲得美國臨牀試驗批准;CPO301(EGFR ADC)獲FDA授予第三項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NSCLC成年患者等。

結語

石藥集團2025年半年報提示公司正處於「新老交替」的關鍵階段,傳統業務承壓,創新藥尚未全面釋放營收潛力,短期內可能面臨一定的業績壓力。但從長期來看,石藥集團的創新轉型路徑已逐漸清晰:通過授權交易快速變現研發成果,補充現金流;持續加碼研發投入,夯實創新藥管線儲備;推進創新藥海外進展,提升全球化能力。

資料來源:米內網數據庫、公司公告等

注:米內網《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藥品競爭格局》,統計範圍:城市公立醫院和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城市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不含民營醫院、私人診所、村衛生室,不含縣鄉村藥店;上述銷售額以產品在終端的平均零售價計算。數據統計截至9月25日,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