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策略:調整是機會 中國股市不會止步於此

東方財富網
09/28

  大勢研判:市場調整反而是機會,中國股市不會止步於此。近日,市場在金融板塊表現受阻之際情緒遇冷,分歧加大。我們的看法相較市場共識更堅定與樂觀,中國股市不會止步於此,理解「轉型牛」首要是認識其關鍵動力:無風險收益的下沉,推動了「找資產」需求井噴,這是歷史轉折,也遠未結束;「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改革,有助於社會各界改善對中國資產的觀念認識;而中國轉型的加快與傳統「L型」企穩能見度的提高,帶來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提升,與資產回報率預期的企穩和改善,這是市場估值得以重估的基石。我們認為,從戰術看,中美元首通話表明短期風險展望穩定;弱美元與海外降息,有利於中國寬鬆與央行重啓國債交易;資本市場改革紅利有望加快,科創板成長層推出和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啓在即。由此能夠清晰的是,市場調整是機會,後續A/H股指還有望走出新高。

  被忽視的積極進展:中國經濟預期正在從「L型」一豎邁向一橫,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上升。目前市場共識對經濟預期的認識仍十分謹慎,不僅約束了社會公衆的投資意願,也令多數權重股、藍籌股的股價仍處偏低水平。但是,在共識之外被忽視的是,中國上市公司營收和庫存增長已連續兩個季度企穩,從過去的「一豎」走向「一橫」。儘管目前快速回升可能性不高,但中國經濟「L型」企穩的能見度越來越高。這意味着在經歷調整和政策介入後,底在哪個位置已基本可見,出險的情景和概率大幅走低;也意味着對整個社會而言此前資產回報率和資產負債表的收縮會逐步穩定下來,並有望緩慢恢復,這對股票估值而言至關重要,也對大類資產的再平衡同樣關鍵。此外,新興行業資本開支轉正並進入新一輪擴張週期,均表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提高,隨着十五五規劃的臨近與中國經濟治理思路的清晰,中國市場的行情也有望更全面。

  行業比較:風格不切換,新興科技依然是主線,並增配週期金融,港股科技醫藥有望延續修復。1)中國AI創新與新技術趨勢越來越明朗,國產化和全球出海融合進展快速,新興產業進入新一輪資本開支擴張週期;以及科創板成長層推出在即。科技行情還未走完,繼續推薦:港股互聯網/電子半導體/創新藥/機器人/傳媒等。2)金融板塊在經歷調整後,已基本回吐年中以來漲幅,股息回報潛在提高,其對於配置類投資人而言具有重要價值,建議逐步增配:券商/保險/銀行。3)反內卷的背後是經濟治理思路的轉變,有助打破或修正此前充分定價的通縮預期,看好供需格局改善的週期品:有色/化工/地產/新能源。此外,我們建議在四季度逐步戰略增配消費,推薦零售/化妝品等國潮品牌以及社服/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傳統品類。

  主題推薦:1、國產算力:看好算力基建投資加碼與國產鏈滲透率提升。2商業航天:衛星移動通信牌照發放,看好技術創新與場景突破共振下液體火箭/衛星載荷/發射場等領域投資。3、反內卷:看好受益格局優化與價格預期改善的鋰電/儲能/養殖/造紙等。4、具身智能:股權孖展加速與汽車製造/物流搬運等場景落地,看好受益技術升級與規模化的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文章來源:國泰海通證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