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聚力維度創始人趙天奇:從10萬到1千,AI正在撕裂動畫成本

藍鯨財經
09/28

藍鯨新聞9月28日訊(記者 武靜靜)在AI與影視的交匯點上,最早吸引大衆注意的,是AI換臉、AI配音、AI生成短視頻等應用。它們在社交媒體上以驚豔效果刷屏,卻很快暴露出侷限:不可控、不可修改,難以真正進入影視工業化生產。

與此同時,AI生成視頻模型的熱度推高了行業想象力,但「好看一眼」和「能落地」的鴻溝依然存在。以成本為例,傳統動畫一分鐘的製作費用高達5萬到10萬元,而3D AI生成動畫短劇的成本已被拉低至500到1000元,相差兩個數量級。數萬/分鐘的成本壁壘,讓動畫行業長期處於供給不足、高風險的困境,也讓外界對AI影視的真正落地充滿疑問。

在北京,聚力維度創始人兼CEO趙天奇,正在嘗試給出另一種答案。他認為,AI影視要想走得遠,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走向3D AI路線,並實現工業化生產。帶着這些問題,藍鯨科技專訪了趙天奇。

動畫成本從10萬元降到千元,AI顛覆動畫市場

「影視的本質就是3D。」趙天奇反覆強調。在他看來,如果AI僅停留在二維生成,或者只能輸出「雕像」式的靜態內容,它解決不了影視行業的根本問題。

趙天奇分析過動畫公司的成本分佈:人物生成與人物表演佔比超過九成。其中,角色表演環節——讓人物眨眼、張嘴、攤手——就佔了80%的成本;人物建模約佔20%;場景、服裝則因可複用,成本相對較低。

「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如果一個流程是為了可控、可編輯,就要尊重它;如果是為了節約人力、減少等待,AI就要去顛覆它。」趙天奇說。

在他看來,3D AI的價值不在於犧牲質量換取速度,而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影視行業不是靠省質量賺錢的,而是靠規模化的高質量內容賺錢。」

降本最直接帶來的機會,落在了動畫短劇市場。

「傳統動畫成本太高,番劇通常要5萬到10萬元一分鐘。」趙天奇說,這讓行業陷入「供給不足、風險過高」的困境。而3D AI動畫短劇的成本僅需500到1000元/分鐘,直接將成本拉低兩個數量級。與實拍短劇相比,一般每分鐘成本在 3000到5000元,高要求或包含特效的可達 7000到10000元,3D AI動畫短劇成本比最低實拍成本低約十分之一;與傳統動畫番劇相比,成本僅為其約百分之一。

這種差距意味着,原本只有大廠敢押注的項目,如今獨立導演、創業團隊也能嘗試。「一個導演在有劇本的情況下,每天能做1到2分鐘內容。過去這是不可想象的。」趙天奇說。這不僅降低了投資風險,也讓行業迎來更多元的內容供給。

「以前做動畫是賭博式投資,現在成本低了,大家更有勇氣。」

選擇3D動畫,實現工業化

早在2017年,聚力維度就選擇了3D動畫路線,並堅持至今。趙天奇透露,那時他們已基於普通RGB攝像頭就能實現專業影視級效果,ChatGPT出現之後,公司2023年自研了全流程3DAI影視製作平臺「賽博導演」,包含自研有語義結構的3D模態垂類大模型「賽媧」,可使前後鏡頭不穿幫,可編輯可控,是工業級視頻大模型。

在趙天奇看來,影視製作無論是實拍還是數字動畫,本質都是3D建構。「現實電影是三維的:尋找景、人、機位和燈光設計,全部在空間中進行。數字動畫同樣如此,搭建場景、創建人物,本質都是三維建模。」他強調,AI影視要遵循「正常進化路徑」:先有實拍,再有數字,最後纔是AI。

但3D只是基礎。趙天奇更強調,AI要真正替代人工、創造價值,必須實現工業化。「世界上絕大多數事物都依賴工業化生產,影視製作也不例外。如果不能融入工業流程,AI就永遠停留在實驗或玩票階段。」他說。

所謂工業化,不僅是效率提升,更是流程化和可編輯性。趙天奇打了個比方:「現在很多3D AI 生成,就像雕像——好看,卻不能動,也不能改。影視工業不需要‘雕像’,而是需要流水線產品,不同環節的人也可以去結合生產,環環相扣,隨時可調整。」

「人類在數字世界中做的一切,本質上都是可編輯的。」趙天奇說,「如果AI生成的結果不可編輯,就無法進入工業生產。目前能真正做到工業級3D AI影視製作的,只有聚力維度一家。「其他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底層研究,或者在做‘雕像式’生成,沒法進入產業閉環。」

趙天奇解釋,賽博導演利用賽媧大模型三大核心技術,實現影視降本增效。比如,語義結構的3D對象生成,可以輸入照片或文字讓模型生成符合人設可實時驅動的3D演員。AI影視表演方面,只需要輸入臺詞、人設、情緒等信息就可生成聲音表情口型及說話類動作。通過約束條件生成符合鏡頭要求的語義動作。此外還有AI視覺捕捉技術,可支持普通攝像頭捕捉創作者,或影視片段的表情、手勢、動作,把握表演和動作細節。趙天奇提到,在賽媧大模型的基礎上,結合全流程製作工具與「數字橫店」資產庫完成AI影視製作,降低成本到1%。

圖為文字生成模型示例

目前「賽博導演」已開放內測申請,變現模式上,平臺設計了兩條路徑:其一是承接漫劇製作,根據交付時長獲得固定制作費用;其二是參與劇本創作與製作,作品上線後按流水分成。

3D大模型的商業化難度遠超視頻模型和語言模型。趙天奇告訴藍鯨科技記者,「3D更復雜,必須深耕垂類,才能真正融入工業流程,產生商業價值。」為此,聚力維度正在擴建導演製作團隊,並計劃培訓學生成為AI導演,用工具高效生產短劇和番劇。「我們的目標,是讓AI生成的動畫短劇和番劇的成本降到原來十分之一。」

他同時保持謹慎判斷:未來五年不會出現真正通用的3D大模型。但在兩年內,人物生成和表演有望徹底解決。「這纔是AI影視最具價值的落地場景。AI不是大衆體驗的玩具。」趙天奇說,「它的使命是替代傳統工業生產,創造實際價值。」

在番劇電視節目方面,聚力維度已與閱文B站騰訊、央視等達成頭部IP的番劇與電視節目的合作協議,在微短劇方面,聚力維度已與字節合作推出世界首部工業級AI短劇,已經上線紅果短劇平臺。

「只有當AI真正替代工業生產的一環,它纔是產業的未來。」趙天奇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