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處的指導下,由上海醫管聯盟主辦的"全國家醫團標試點經驗交流會暨基層衛生社區金融項目合作上海研討會"順利召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張天曄、徐彙區衛生事業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孫雅、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組織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路琳、上海市數字健康信息中心理事長吳晨凱,以及上海六區衛生事業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和各社區醫院院長等50位代表出席會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好醫生」)與中國平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等多位代表積極參與,共同推動基層衛生與社區金融的融合創新,為家醫團標轉化應用與基層健康治理升級貢獻"平安方案"。
多方合力攻堅基層醫療實踐
本次大會以家庭醫生領域首個全國性團體標準在各地試點推廣為核心背景,旨在通過標準化路徑提升遠程與互聯網健康服務質量,為基層衛生模式創新奠定基礎。 據悉,該團標凝聚全國30餘位醫學專家的智慧,同時借鑑平安好醫生十餘年來基層醫療服務實踐的經驗。
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張天曄發表致辭,明確指出家庭醫生服務是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核心抓手,強調"需推動政府、醫療機構、企業等多方協同,構建‘從疾病治療到健康促進’的基層健康管理新生態"。隨後,在與會全體共同見證下,《基層衛生視角下家庭醫生、居民健康社羣與社區金融的融合實踐研究》項目正式啓動,標誌着基層衛生建設從"標準探索"邁入"落地攻堅"階段。
作為該家醫團標參與起草的唯一企業代表,平安好醫生自2014年成立以來,以「專業」為錨點,深耕健康生態,構建能力護城河,多年來為平安集團超2.4億個人金融客戶開展高品質、一站式的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本次平安好醫生領先的AI慢病管理能力與平安人壽社區金融隊伍深度融合,為徐彙區康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靜安區彭浦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準賦能,有望發揮"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生態資源的協同優勢。56 歲的李叔叔便是典型受益者。在平安壽險社區金融網格員小陳的邀請下,近期他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驗健康服務。在快速完成基礎檢查與頸動脈篩查後,家庭醫生在報告解讀中發現其血糖處於糖尿病前期,當即建議李叔叔簽約家庭醫生服務並加入線上控糖訓練營。經過兩週訓練營線上專業指導,李叔叔疲憊感消失、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他由衷感慨:「沒想到家門口就有這麼貼心又專業的服務!感謝小陳的邀請,感謝社衛醫生和線上家庭醫生的認真負責。」行業專家表示,這一創新協同模式有效破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籤而不管"的痛點,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推廣家醫團標落地百城,樹立可複製的"上海樣本"。
共探路徑輸出"保險+服務"創新方案
在本次大會「社會組織在基層衛生健康管理中的作用與價值」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多方還聚焦企業如何助力基層衛生髮展展開富有建設性的專業探討。平安相關代表則從保險賦能、技術支撐雙維度輸出創新方案。
平安人壽社區金融服務事業部客戶經營部總監陳錚作為商保行業代表指出,商業保險正在經歷服務轉型,國際與國內趨勢均指向保險+健康養老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平安集團在保險+健康的戰略佈局下,全新打造社區金融服務渠道,培養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高留存的服務隊伍,紮根社區深度服務居民。她進一步結合國際經驗補充,日本長期介護險整合社區資源服務老齡化社會,美國HMO模式聯動商保、醫療機構與客戶實現利益共享,這些都印證了"重前端預防、重基層合作、重資源整合"的價值。目前,平安人壽社區金融的網格專員已在上海、廣州、濟南等地與社衛中心緊密配合,向居民傳遞社衛服務價值、開通家醫簽約,同時深入社區積極開展各種社區健康教育及檢測活動,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未來平安人壽將把社區金融與基層社衛的合作進一步推廣到更多城市,讓網格專員成為基層社衛的得力助手,讓更多的社區客戶獲得更便捷、更貼心的社區健康服務。
平安好醫生醫療中心總經理侯傑克則聚焦技術落地層面,闡述如何進一步提高服務可及性,聯動社區衛生機構,把基衛服務作為"最後一公里",可以為保險客戶提供家門口的快速檢測、康養、藥品等服務,補齊線上服務斷點。同時,平安好醫生基於線上平臺的優勢能力可以賦能基衛,除了支付方助力外,一方面,依託7×24小時AI醫生及自有來自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認證的家醫團隊,補充社區衛生機構非工作時間服務能力,讓居民"隨時能問診、就近享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名醫數字分身"等先進AI醫療工具開展智能隨訪、報告解讀,提升家庭醫生的「簽約有感」度。據其介紹,在上海、深圳、濟南等地的試點中,該創新服務模式已持續助力社區居民慢病管理,其中體重達標率提升至75%,驗證了"技術+服務"融合的有效性。
截至目前,在廣州,深圳,濟南,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已先後落地了該團標試點單位建設,高度契合國家"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有感三年行動計劃",受到全國各地基層衛生機構的歡迎。未來,平安好醫生將以本次大會共識為基礎,進一步協同推動家醫團標在全國100個城市規範應用。同時將通過"人才輸送、技術支持、支付創新、服務落地"的"四送"計劃,持續幫助社區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讓"省心、省時、又省錢"的醫療健康服務惠及更多居民,為基層衛生高質量發展注入"平安力量"。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