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交易陷阱頻出?貝殼「真保障」為購房者主動兜底

魯網
09/26

「在覈算物業費時,發現原房主拖欠了8000元物業費,導致物業無法為我辦理變更手續。」回想起此前的購房經歷,市民陳女士仍心有餘悸。

在濟南,像陳女士這樣遭遇房產交易陷阱的購房者並非個例。長期以來,「欠繳物業費」「虛假房源」「售後無人管」等問題,讓不少人在安家路上栽跟頭。

作為深耕濟南市場的房產服務平臺,貝殼深知購房者顧慮。近日,貝殼正式推出「真保障」全流程服務保障體系,從「真房源」到「真保障」,加速建設貝殼平臺各項保障能力,推進貝殼平臺服務承諾進度,為泉城市民築起「全生命週期」的安居防線。

貝殼嚴堵交易漏洞,

從「被動維權」到「主動兜底」

在房產交易中,「喫差價」是長期存在的消費陷阱。部分中介利用買賣雙方的信息差式賺取差價,這種行為不僅違背公平交易原則,更讓不少購房者對中介服務產生信任危機,甚至因一次糟糕的購房經歷,對所在城市失去信心。

去年,市民劉女士通過一家中介看房時,就遭遇「差價陷阱」。當時中介告知她一套兩居室掛牌價192萬,而她偶然在其它平臺看到同一房源實際掛牌價僅188萬。經覈實,業主實際委託價就是188萬,原中介試圖通過隱瞞信息賺取4萬差價。

為徹底杜絕「喫差價」現象,貝殼濟南站在2024年3月聯合新經紀品牌推出「真實房源,假一賠百」「交易不成,佣金無理由退」「物業欠費,損失先行墊付」三項平臺級承諾,並設立億元保障資金池。

「真保障」體系的實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依託「1套標準+2個能力+1億元保障金」的堅實支撐:「1套標準」即覆蓋房源錄入、合同簽約、交易服務、承諾履約的全流程標準,確保服務每一步都有章可循;「2個能力」為依託樓盤字典、大數據風控的產品技術能力,以及通過培訓、監督、考覈構建的運營管理能力,提前識別並規避交易風險;「1億元專項保障資金」則為「敢承諾、敢賠付」提供底氣,實現消費者糾紛快速響應、及時解決。

延伸保障鏈條,

讓「交易完成」成為「安心起點」

買房只是開始,住得安心纔是關鍵。除嚴堵交易環節漏洞,貝殼平臺還將「真保障」延伸至售後環節,解決購房者「收房後出問題沒人管」的痛點。

在三項平臺級承諾落地後,今年3月,趙女士通過濟南鏈家購買的二手房因雨季連續降雨,房屋閣樓出現漏水情況。接到反饋後,經紀人第一時間上報,經覈實,該情況符合鏈家漏水服務承諾範疇。最終,根據「交房後漏水最高補償1萬元」的規則,鏈家消費者賠付1萬元維修費用,及時解決了售後難題。

為做好售後保障,貝殼濟南站還建立「房屋質量全週期篩查」機制:交易前,經紀人會對房屋進行「一問二判三拍」漏水檢查;交易中,合同會明確約定房屋質量相關條款,提醒購房者注意潛在風險;交房後,平臺提供1年房屋主體結構漏水保障、2年物業欠費保障,若出現問題,購房者可直接向平臺申請賠付。

數據是服務成效最有力的證明。近年來,貝殼濟南站聯合新經紀品牌累計投入的服務承諾保障金超3155萬元,月度服務承諾履約率始終穩定在98.5%。這組數據背後,是平臺對「言出必行」的堅守,更是對消費者「安心安家」需求的精準回應。

如今,隨着貝殼「全生命週期」服務保障體系的落地,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心的交易體驗,更推動房產交易行業向高質量服務轉型。未來,貝殼將不斷優化升級保障體系,讓更多家庭在安居路上少一份顧慮、多一份安心,共同推動「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好願景照進現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