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
周兆恆的辭任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中房報記者 梁笑梅丨北京報道
9月25日晚間,瑞森生活服務的一紙公告將公司內部治理矛盾呈現於公衆視野。獨立非執行董事周兆恆因不滿被無故解除審核委員會主席職務,宣佈辭去所有職務。其在辭呈中直指董事會「缺乏合理理據」解除其職務,暴露出董事會與獨董之間「互信出現問題」。
這場看似普通的人事變動背後,反映出的是瑞森生活服務自2024年停牌以來持續發酵的公司治理問題。從去年總裁李春玲因賬外花紅問題被罷免,到二股東瑞華投資安排人員進入公司管理層,再到此次獨董與董事會公開破裂,一系列事件展現出這家物企內部複雜的權力動態。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9000萬元的虧損,與2023年同期6380萬元的盈利形成鮮明對比。在業績變化、股東矛盾、治理失序的多重壓力下,周兆恆的辭任或許只是瑞森生活服務深層危機的一個體現。
9月26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瑞森生活服務,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
辭任風波暴露治理危機
根據公告,周兆恆在9月22日向董事會發出的辭呈中明確表示,其辭任決定源於「不同意董事會通過決議,在缺乏合理理據下解除其於審核委員會主席及成員職務」。 周兆恆這一表述指向董事會決策的合理性問題。
周兆恆特別強調其「持續參與審核委員會工作將有助於並支持其繼續履行職責」,包括參與「涉及公司財務事務的進行中的調查」。這番表態暗示,解除其審核委員會職務可能與其正在進行的財務調查工作存在聯繫。
面對周兆恆的相關說法,瑞森生活服務董事會做出了回應。在澄清公告中,董事會列舉了四項調整理由:遵循《上市規則》的性別多樣性要求、新委任獨董鄧惠霞的資歷經驗、平衡董事會成員工作量、以及各委員會任期與董事任期一致的規定。
一位資深物業分析師表示:「這些解釋的合理性有待商榷。首先,性別多樣性要求完全可以通過增補而非替換的方式實現;其次,以‘平衡工作量’為由解除一位獨董的重要職務,讓人對董事會此舉的目的產生疑問。」
這場風波還反映出瑞森生活服務在獨董制度設計上的不足。根據公告,各委員會職權範圍均規定成員任期應與其董事任期相同。「這種任期綁定製度,使得董事會可以借董事任期屆滿之機輕易調整委員會結構,削弱了獨董監督的連續性和獨立性。當獨董的專業判斷與董事會意志產生分歧時,後者似乎更傾向於通過人事調整而非溝通協商來解決問題。」一位金融分析師透露。
━━━━
股東博弈下的治理狀況
周兆恆辭任事件的深層原因,或許可以從瑞森生活服務的股權結構和股東關係中找到答案。一位接近瑞森生活服務的人士透露,「周兆恆辭任的背後原因是公司股東間鬥爭的結果。」這一判斷與公司近年來的權力變遷軌跡高度契合。回顧去年11月,公司公告罷免總裁李春玲,理由是其被指控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未經批准私自發放賬外花紅,金額可能超過1000萬元。這一重大人事變動已然顯示出公司內部存在控制權方面的爭議。
更明顯的權力重組發生在2024年12月。當時瑞森生活服務進行了一輪大規模人事調整,從執行董事到非執行董事,再到首席財務官,二股東瑞華投資安排人員進入公司管理層。這一系列動作標誌着公司治理權力格局的重大轉變。作為第二大股東,瑞華投資在瑞森生活服務出現近億港元浮虧的背景下,顯然希望加強對公司的控制。這種控制權的爭取不可避免地會波及到董事會層面的運作,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也因此面臨挑戰。
股東矛盾的直接後果是公司治理效率的低下和戰略方向的不明確。去年該公司就曾因股東矛盾導致股票停牌近三個月,如今停牌狀態已持續超過一年。這種長期的交易暫停不僅損害了股東利益,更反映出公司內部難以就重大事項達成一致。在物業行業整體業績承壓的背景下,瑞華投資與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戰略佈局、投資方向上的分歧可能進一步加大,而獨立董事往往成為這種權力博弈中的影響對象。
值得關注的是,瑞森生活服務的經營狀況正在惡化。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9000萬元的虧損,這與2023年同期盈利6380萬元的表現形成巨大反差。更令人擔憂的是,瑞森生活服務的營業收入增速已連續五年下滑,從2019年的48.77%降至2023年的15.19%。在這種經營壓力下,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更容易被激發,公司治理的穩定性面臨更大挑戰。
周兆恆的辭任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瑞森生活服務需要面對的,是如何構建健康的公司治理體系這一根本性問題。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