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券和國債期貨整體走弱
30年超長端國債弱勢明顯
股市拉昇壓制債市情緒
資金整體平穩,結構性矛盾凸顯
路透北京9月29日 - 中國債市週一整體走弱,其中超長端國債弱勢更加明顯,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個基點(bp),同期限的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收低0.47%。交易員稱,股市午後強勢拉昇,疊加市場對基金銷售費率新規的持續擔憂,債市情緒偏謹慎。
交易員稱,債市短期仍缺乏明確驅動,儘管資金面尚可,但在股市持續走強、經濟數據預期改善的背景下,機構做多意願不高,短期走勢或仍跟隨股市震盪。最新PMI數據即將公佈,若顯示經濟修復跡象,或進一步加劇債市調整壓力。
「股市午後拉昇幅度一度很大,債市情緒明顯受挫,」上海一銀行交易員表示,「雖然資金面不算特別緊,但在股強債弱的格局下,大家都在觀望。」
北京一券商交易員稱,基金銷售費率新規的擔憂仍在,部分機構擔心資金流向變化對債市造成持續影響,「尤其是長假臨近,大家更傾向於減少久期敞口。」
北京一銀行交易員並指出,市場對最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有一定樂觀預期,如果經濟修復跡象明確,債市可能還要再承壓一段時間。
「不過短期來看,債市走勢主要還是得看股市臉色。」他說。
10年期國債活躍券250011最新成交在1.8020%,較上日尾盤走高0.2bp;30年國債2500006最新成交在2.2380%,較上日尾盤上行2bp。
中國股市滬綜指週一收升,8月工業利潤同比大增提振市場情緒,券商股勁揚領升。分析人士稱,長期市場震盪上行趨勢不變,短期關注10月的政策發佈情況。
路透綜合12家分析機構預估中值顯示,中國9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CNPMIB=ECI料小幅升至49.7,但連續第六個月處於收縮區間;9月RatingDog中國製造業PMICNPMIC=ECI料小幅跌至50.3,自上月所及五個月高位回落,連續第二個月高於榮枯線。
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週一稱,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外部環境仍嚴峻複雜,但有信心持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中國將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實施宏觀政策。
以下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各主力合約的最新情況:
北京時間15:53 | 兩年期 | 五年期 | 10年期 | 30年期 |
TS2512CTSZ5 | TF2512CTFZ5 | T2512CFTZ5 | TL2512CTLZ5 | |
現價(元) | 102.326 | 105.485 | 107.66 | 113.72 |
較上結算價升跌 | -0.02% | -0.04% | -0.01% | -0.47% |
盤中最高(元) | 102.372 | 105.645 | 107.79 | 114.5 |
盤中最低(元) | 102.322 | 105.465 | 107.615 | 113.62 |
**資金整體平穩,結構性矛盾凸顯**
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整體平穩均衡,季末結構性矛盾凸顯,月內隔夜資金充沛,跨季資金價格仍居高;存款類機構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回到逼近1.3%一線,一度創出逾兩年低點;匿名點擊(X-repo)系統上,隔夜報價在1.3%,供給亦充足。
非銀機構可跨季的七天及14天期報價仍居高在1.9%附近。交易員指出,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彰顯支持性立場不改,季末資金結構性矛盾難消,央行逆回購持續淨投放呵護態度不改,跨季資金應無憂。
長期資金方面,全國和主要股份制銀行一年期同業存單二級市場最新成交在1.685%附近,較上日變化有限。
「(銀行間)隔夜很鬆,匿名上1.3%,就非銀跨季價格高,也正常,季末嘛,」華北一券商交易員稱,「交易所隔夜今天跨季,所以價格漲的多。
央行週一開展了2,886億元人民幣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仍為1.40%,投標量繼續與中標量相同。在14天期逆回購隱身的情況下,單日淨投放481億元。
中國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合併放假,10月1日至8日為放假調休,9月28日(週日)和10月11日(週六)上班。
前述交易員表示,央行貨幣政策最新例會的態度也表明支持性立場不改,短期對流動性無需過度擔憂。
「10月,貨幣條件維持中性,」華創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三季度貨政例會強調抓好貨幣政策的執行,年末降息或相機抉擇,主要聚焦於結構性政策工具;央行買債重啓更加關注長期機制的建設,開啓時點難以提前預判。
他們認為,流動性狀態或延續,不穩定因素在於銀行超儲結構偏短,較為依賴逆回購投放;同業負債內部也存在短期化特徵。但央行積極呵護下,預計資金收緊的風險有限。
他們預計,四季度資金價格走勢相對平穩。10月大行融出或受稅期影響震盪下滑,11-12月財政支出提速,融出或有改善。七天質押式回購利率或在1.4%-1.5%運行。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稱,建議加強貨幣政策調控,提高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完)
mmt0929 https://tmsnrt.rs/487wC4M
(發稿 侯嚮明; 審校 田鑭沁)
((xiangming.hou@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095; Reuters Messaging: Mobile/Wechat:(8610)1369927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