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正式在港交所鳴鑼,發行價71.59港元/股,截至收盤漲68.46%,市值超過3100億港元。憑藉募資近250億,紫金黃金國際一舉成為今年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港股IPO。
身後基石陣容豪華——紫金黃金國際引入29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約124億港元,其中包括GIC、高瓴、貝萊德、高毅資產、富達基金、景林、中國太保、泰康人壽、IDG Breyer Fund、橡樹資本、雲鋒投資、CPE River等,盛況驚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中國金王」陳景河第三次站在交易所敲響上市鐘聲。


公司黃金儲量達856噸
年產量40噸
2025年5月26日晚,紫金礦業發佈公告,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一個多月後的6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的母公司紫金礦業(02899.HK)公告,緊隨全球發售完成且並未計及紫金黃金國際或須根據超額配售權發行的額外紫金黃金國際股份,本集團擁有約86.70%紫金黃金國際已發行股本總額的權益。
紫金黃金國際稱,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支付收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用於現有礦山的升級及建設項目,以全面提升產能等項目。
官網資料顯示,紫金黃金國際成立於2007年,總部位於中國香港,主營業務為黃金的勘探、開採、加工和銷售,主要銷售產品為金錠、合質金和金精礦。
紫金礦業透露,紫金黃金國際2024年黃金產量1.3百萬盎司(約40.4噸),位居全球第11位;營業收入29.9億美元,黃金收入佔比高達94.9%。2022-2024年,礦產金產量複合年增長率21.4%,在全球前十五大黃金開採公司中位列第1,成為行業 「增長先鋒」;2022-2024 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達61.9%。
成本控制能力是公司盈利韌性的重要支撐。2019-2024年,公司平均併購成本約為每盎司61.3美元,較同期每盎司92.9美元的行業平均水平低52%;2024年平均全維持成本(AISC)為每盎司1458美元,位列全球前十五大黃金開採公司第6低。
資源儲備作為礦業企業的發展根基,公司在此維度優勢顯著。截至2024年底,公司黃金儲量達27.5百萬盎司(856噸),在全球黃金行業排名第9;憑藉先進的自主地質勘查技術和裝備,累計實現黃金增儲超過14百萬盎司(450噸),累計增儲比重超過一半,黃金儲量複合年增長率超20%。
事實上,在紫金黃金國際系列亮眼表現的背後,是2025年全球「黃金熱」的縮影。今年以來黃金已經37次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站上3800美元/盎司,累計漲幅達到45%,不僅跑贏今年所有其他主要資產類別的表現,而且也創下了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漲幅。
在此背景下,港股掀起「黃金IPO潮」,赤峯黃金、週六福等企業已成功登陸港交所,而山金國際亦已提交上市申請;市場表現方面,多隻黃金概念股股價亮眼。
展望未來,黃金價格或有望進一步走高。高盛在9月初的報告中預計,基準情景下,到2026年中國際金價將飆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在「尾部風險情景」下,金價或達每盎司4500美元。
民生證券指出,紫金黃金國際產量增速快、確定性強。公司未並表的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若完成收購,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旗下境外金礦曾遭非法盜採
據紫金礦業透露,作為紫金礦業境外黃金資產的專屬平臺,紫金黃金國際自香港成立以來,聚焦高潛力黃金礦山及價值被低估的低品位、難選冶黃金礦山,在中亞、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全球核心成礦帶佈局了8座金礦,搭建起多元化黃金礦山資產組合。這些項目包括:全球超高品位大型金礦哥倫比亞「武裏蒂卡金礦」、澳大利亞年處理能力超500萬噸的大型堆浸項目「諾頓金田」、塔吉克最大金礦「吉勞/塔羅金礦」、吉爾吉斯第三大金礦「左岸金礦」、南美最大露天金礦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圭亞那2024年產量唯一超10萬盎司的「奧羅拉金礦」、加納最大金礦之一「阿基姆金礦」,以及參股的世界級金礦巴布亞新幾內亞 「波格拉金礦」。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武裏蒂卡金礦曾在過去兩年兩度引起關注。
去年11月14日晚間,紫金礦業在網站公告稱,武裏蒂卡金礦周邊長期存在非法採礦活動,給該礦母公司大陸黃金有限公司哥倫比亞分公司(下稱「大陸黃金」)帶來了一定的損失,損失的資源確切數量尚需覈實。

彼時,紫金礦業在說明中稱:公司及大陸黃金堅持與非法採礦活動作鬥爭,在當地軍警、安保人員及項目員工的共同努力之下,礦山雖然受到非法採礦的影響,但安全仍然處於可控狀態,黃金產量持續上升。
2023年5月17日下午,武裏蒂卡金礦遭遇爆炸恐怖襲擊。事件共造成兩人死亡,分別來自大陸黃金外協安保公司和勞務公司;另有包括4名哥倫比亞國家警察在內的14人受傷,無中方人員在襲擊中受傷。5月29日,一名工人遭槍擊受傷。
據環球時報、界面新聞等援引外媒報道,在背後支持並控制這些非法採礦的,是一個名為「海灣幫」的販毒集團。
據紫金礦業2024年報,武裏蒂卡金礦系其2024年(礦產金口徑)產量最大的金礦,全年產量約1萬公斤。

紫金黃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個月,武裏蒂卡金礦黃金產量為3.9噸。


始於福建龍巖
張一鳴老鄉挖金礦
說起來,紫金黃金國際源自於紫金礦業,而紫金系背後是中國礦業傳奇人物——陳景河。
據長江商報報道,1957年,陳景河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這裏人才輩出,最著名的當屬字節跳動張一鳴、美團王興。相傳,從小,陳景河就喜歡石頭,上中學時酷愛地理,是遠近聞名的「地理通」。
1977年,是陳景河人生第一個轉折點,他考取了福州大學地質專業。1982年,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隨即到紫金山進行地質勘探。自此,他與紫金山結下不解之緣。
1982年開始,在單位支持下,陳景河每天帶隊在紫金山上找礦。上山背乾糧、下山背礦石,一年的努力,終於有了發現。隨後,陳景河又和團隊耗費了近10年光陰,勘探清楚了具體礦量、種類。
1992年,福建上杭縣決定開發這個礦山,但是有專家認為金礦的總儲量只有5.45噸,開採成本太大。
陳景河不甘心,此時,已是福建省地質局最年輕高級工程師的他,主動請纓,前往上杭縣礦產公司擔任總經理,踏入前景不明的礦產商海。

上杭縣礦產公司是紫金礦業的前身,當時只有76名員工,靠買賣零星礦產發工資。
陳景河獨闢蹊徑,力排衆議,大膽採用投資額低、生產成本低的堆浸技術。出人意料,陳景河成功了。
1993年,陳景河在紫金山上挖出了第一桶黃金9.3千克。於是,公司正式更名為紫金礦業。
初嘗成功喜悅,陳景河信心更足,曾經的反對者對其刮目相看,主管部門對他更信任了。緊接着,陳景河大張旗鼓開發紫金山。1993年至2000年,紫金礦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提升開發的科技含量。1997年,紫金山驚天一爆,宣告由洞採改為露天開採。當年,年產黃金1136.3千克,年利潤2000萬元,紫金山成了真正的金山,被稱為中國單體礦山保有可利用儲量最大、採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堪稱「中國第一大金礦」。
大規模開發需要大量投入。陳景河決定借力資本市場。
紫金礦業通過三步走完成改制,吸收職工入股,吸收民營資本,新華都集團就是此時入股並獲得鉅額收益的。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成功登陸H股市場,2008年4月,迴歸A股市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A+H」上市公司。
2020年以來,市場對全球復甦、通脹預期的演繹逐漸走強,礦產等週期品在這一輪中走出向上行情,紫金礦業收穫頗豐,市值也水漲船高。
隨着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在港股的正式掛牌交易,公司也形成了以紫金礦業A股為主,藏格礦業A股、紫金黃金國際H股為輔的「紫金系」資本矩陣。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孫志成
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長江商報、界面新聞、環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