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通研究 | 金價走到什麼位置了?

財通證券
09/29

深度研究,創造價值。【財通研究】本期特邀請【財通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陳興博士】,捕捉市場動態、洞悉市場趨勢,多維度解析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8月下旬以來,黃金市場如烈火烹油,倫敦金現貨價格累計漲幅超10%。那麼,短期金價要見頂了嗎?長週期來看,當前金價處在什麼位置?滬金漲幅為何低於海外金價?

短期金價會見頂嗎?不會,金價年內和明年中預計達到3900和4200美元/盎司。本輪金價上行主因聯儲局降息預期升溫、財政擴張下的避險與抗通脹需求,以及投機性資金轉向快速回流。首先,美國非農就業持續惡化,市場對於聯儲降息預期快速升溫,從中性利率的角度來看,預計明年降息幅度仍將超預期。其次,財政擴張與債務風險上升構成黃金牛市的底色。全球主要經濟體財政擴張,提升市場對長期債務供給和通脹韌性的擔憂,同時美國債務與赤字持續攀升,加大債務失控風險,也進一步推升黃金需求。最後,投機資金入場是助推金價的主因之一。近期投機端頭寸由降轉升,對金價的作用從拖累轉向拉動,市場投機情緒已逐步回暖,黃金年內仍有上行動力。我們預測,至明年年中,金價中樞或升至4200美元/盎司。

長週期金價處在什麼位置?長期金價或將突破1萬美元/盎司。回顧歷史,長週期內金價的升跌與全球貨幣體系的變革密切相關。央行購金對金價的影響正如鏡子的兩面。在牙買加體系確立之後,推動各國央行大幅減持黃金,拖累金價步入長週期熊市;在美元貨幣體系受到挑戰的當下,全球央行又開始持續增持黃金,大幅推升金價。我們分兩種情形對長週期金價進行測算:在第一種情形下,由於我國和中東等新興市場購金動力不減,而目前黃金儲備大多掌握在發達經濟體手中。假設黃金佔總儲備的比值達到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則長期金價將超過1萬美元/盎司。在第二類情形下,由於「去美元化,增持黃金」已逐漸成為主流觀點,私人部門做多黃金與沽空美元仍是熱門交易,同時各國央行去美元化、買黃金的態度更加堅定。假設美元資產持續拋售轉向黃金,長期金價最終將超過1.5萬美元/盎司。

滬金漲幅為何低於海外大盤?近期國內金價漲幅落後歐美大盤。首先,本輪金價大幅上漲主要集中在歐美盤交易時段,而黃金ETF持倉也指向歐美加倉力度更大,印證歐美成為本輪黃金上漲的主要動力。其次,人民幣升值對滬金漲幅也有所打壓。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呈現上行趨勢,壓制上海金與海外金價差,並導致其逐漸由正轉負。最後,國內風險偏好回升,黃金吸引力相對減弱。年中以來,A股回暖疊加國內商品熱潮,推動金融市場風險偏好抬升,國內資金從黃金市場流向股市和商品市場,進一步壓制滬金漲幅。

報告正文

8月下旬以來,黃金市場如烈火烹油,倫敦金現貨價格累計漲幅超10%。而在金價突飛猛進的同時,部分投資者也患上了「恐高症」。那麼,短期金價要見頂了嗎?長週期來看,當前金價處在什麼位置?滬金漲幅為何低於海外金價?

1.短期金價會見頂嗎?

8 月下旬以來,國內外金價快速上漲,主因聯儲局降息預期升溫、財政擴張下的避險與抗通脹需求,以及投機性資金轉向快速回流。

首先,降息預期快速升溫是推動金價攀升的導火索。今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持續爆冷。在政府嚴格控制移民入境工作的背景下,失業率仍趨勢上行。受非農就業惡化影響,市場對於聯儲局降息預期快速升溫。

當前聯邦基準利率仍遠高於中性利率。從主流研究機構和聯儲局官員對中性利率的判斷來看,當下4-4.25%利率水平仍高於3%的中性利率。如果考慮美國經濟軟着陸情形,那麼在貨幣政策上,基準利率至少要下調到中性利率或再低一些,才能對經濟起到刺激作用,故預計明年降息幅度仍將超預期。

其次,財政擴張與債務風險上升構成黃金牛市的底色。從全球範圍來看,主要經濟體財政多處於擴張週期,導致國債收益率普遍攀升,反映市場對長週期政府債務供給增加與通脹韌性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債務規模屢創新高,赤字率也處於上行區間,債務規模失控風險與赤字高企,提升黃金需求。

最後,投機資金入場是助推金價的主因之一。從需求端來看,近期投機端頭寸由降轉升,對於金價的作用也從拖累轉向拉動,指向市場投機情緒已逐步回暖,黃金年內仍有上行動力。

明年年中金價或升至4200美元/盎司。近期,倫敦黃金現貨價已漲超3700美元/盎司。我們認為,在全球秩序持續重構、中美戰略競爭深化以及美國債務問題難以根本改善的背景下,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依然穩固,年內金價高點或達到3900美元/盎司位置。至明年年中,考慮到聯儲局降息仍有較大可能超預期,美國債務增發難以改善,疊加投機需求回暖與央行購金需求延續,金價中樞或升至4200美元/盎司。

2.長週期金價處在什麼位置?

回顧歷史,金價的升跌與全球貨幣體系的變革密切相關。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從佈雷頓森林體系轉向牙買加體系。隨着黃金與美元脫鉤,加上美國經濟出現滯脹,催動黃金價格快速上漲,70年代累計漲幅超過1800%;新世紀以來,全球先後經歷了互聯網泡沫、次貸危機等事件,伴隨實際利率走低,金價再次迎來大幅上漲超500%。新冠疫情以來,現有的以美元為本位的貨幣體系受到挑戰,美元不斷走弱,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價格續創歷史新高。

央行購金對金價的影響正如鏡子的兩面。一方面,在牙買加體系確立之後,黃金結束貨幣化,推動各國央行大幅減持黃金,拖累金價步入長週期熊市。另一方面,在主權貨幣超發,美元貨幣體系受到挑戰的當下,全球央行又開始持續增持黃金,大幅推升金價。

去美元化與買黃金並行。全球去美元化浪潮開啓,疊加地緣衝突局勢持續加劇,使得黃金的避險屬性進一步凸顯,推動黃金成為各國央行增量儲備的主要配置資產。從央行購金整體規模來看,2022-2024年全球央行黃金需求創新高,年購金均超1000噸。

長期金價或將突破一萬美元/盎司。為了測算長週期情形下,黃金價格的變動趨勢,本部分設定兩類情形進行推演。第一種情形是,若發展中國家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其外匯儲備中黃金比重追趕發達國家水平,將推動金價大幅攀升。第二種情形則更極端一些,若美元體系持續崩潰,去美元化趨勢不變,則美元資產配置比重大幅下降,黃金作為優質資產的需求將得到強化,對應價格中樞將顯著上移。測算結果顯示,兩種情形下的長期金價都將突破一萬美元/盎司大關。

新興市場購金動力不減。具體來看第一類情形,從主力購金國來看,我國已經連續8個月購金,但當前黃金儲備比重仍在6%左右,不僅遠低於西方主要經濟體超50%的比重,也低於全球近22%的水平,適當增持黃金儲備,對於穩定人民幣幣值以及乃至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於中東主要經濟體,從歷史經驗來看,參考上世紀70-80s中東戰爭時期,中東主要經濟體黃金儲備最高點約為30%,比目前約15%的水平仍高超15個百分點。

而目前黃金儲備大多掌握在發達經濟體手中。如果分經濟體來看,截至2025年二季度,美國的黃金儲備量超8000噸,斷檔領先全球,而排名靠前的國家多為發達經濟體。到目前為止,按照當前的金價,發達經濟體的黃金儲備佔總儲備比重約為36.4%,而新興市場的黃金儲備比重僅有14.8%,增持空間仍然較大。

總結來看,在第一種情形下,新興市場為了降低美元依賴、提升金融安全、增強國際信譽,其央行將不斷購入黃金。假設黃金佔總儲備的比值達到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最終黃金佔總儲備的比例將達到35.7%。通過構建金價迴歸模型,若新興市場購入足量黃金的假設成立,長期金價或將超過1萬美元/盎司。

「去美元化,增持黃金」已逐漸成為主流觀點。具體來看第二類情形,部分機構和個人從美國政府貿易政策、貨幣政策、債務風險可持續性以及全球秩序變遷等角度出發,認為應當分散美元投資,轉向補充黃金。

做多黃金與沽空美元仍是熱門交易。美銀9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有25%的基金經理認為做多黃金是最熱門的交易(較8月的12%翻倍),也有14%的基金經理認為沽空美元是最熱門的交易,反映了市場對美元走弱的預期。

各國央行去美元化、買黃金的態度更加堅定。從世界黃金協會2025年6月對於各國央行的調查問卷來看,多數央行仍將繼續去美元化,且程度有所加深。而對於黃金,認為比重上升的央行繼續增多,超過四分之三。

總結來看,在第二種情形下,隨着美國債務風險的不斷擴大,美元指數的不斷走弱,現行美元貨幣體系將逐漸崩潰。我們假設美元外匯資產持續拋售,轉向加速增持黃金。若美元資產儲備佔比降至低位的情形假設成立,長期金價或將超過1.5萬美元/盎司。

3.滬金漲幅為何低於海外大盤?

近期國內金價漲幅落後歐美大盤。價格來看,8月以來上海金期貨價漲幅落後於COMEX期貨價,隨後上海金現貨價也落後於倫敦金。雖然滬金現貨與期貨價格均持續上行,但相較歐美市場幅度較低。

首先,本輪金價大幅上漲主要集中在歐美盤交易時段。我們對黃金價格漲幅按時段進行拆分發現:自8月起,金價上漲時間段主要集中在美盤交易時段,歐盤交易時段價格上漲也比較顯著,亞盤時間段價格較為平穩。這意味着歐美市場可能是金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ETF持倉也指向歐美加倉力度更大。從黃金ETF持倉變動情況來看,9月歐美黃金ETF分別增持58.8和26.6噸,成為絕對主力。而亞洲投資者僅增持1.3噸,印證歐美成為本輪黃金上漲的主要動力。

其次,人民幣升值對滬金漲幅也有所打壓。在人民幣貶值階段,國內投資者常將黃金視為對沖匯率貶值的工具,間接推動滬金溢價上漲。但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呈現上行趨勢,壓制上海金與海外金價差,並導致其逐漸由正轉負。

最後,國內風險偏好回升,黃金吸引力相對減弱。年中以來,A股行情逐步走強,帶動市場風險偏好回升。與此同時,情緒面和供給端等因素帶來國內商品熱潮。金融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抬升,國內資金從黃金市場流向股市和商品市場,進一步壓制滬金漲幅。

風險提示:(1)聯儲局降息不及預期。本文對經濟運行判斷基於公開數據,無法預知未來或有變動。(2)歷史經驗失效。本文所依據的歷史經濟環境和條件不可能與當前完全相同。(3)測算存在偏差。本文關於油價的測算設定諸多假設,或存在一定測算偏誤。

研報信息

文中報告節選自財通證券研究所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黃金走到什麼位置了?——大宗商品分析框架之八》

對外發布時間:2025.09.25

報告發布機構: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分析師:陳興

SAC證書編號:S0160523030002

分析師:馬駿

SAC證書編號:S0160523080004

重要提示

以上推送的內容涉及投資研究觀點,為避免不當使用所載內容可能帶來的風險,若您並非財通證券客戶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專業投資者,請勿使用相關信息。本文所載的投資研究觀點摘自財通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對已經發布報告的後續解讀。若因報告的摘編而產生的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請注意,本微信公衆號不承擔更新推送投資研究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後續更新信息請以財通證券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為準。

點擊「在看」,推薦給身邊好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