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第一上海發佈研報稱,維持國藥控股(01099)「買入」評級,目標價21.3港元。國藥控股作為醫藥流通行業龍頭,短期業績雖承壓,但零售板塊逆勢增長與國大藥房扭虧初顯轉型成效。長期仍受益於老齡化趨勢與集約化政策,預計公司將逐步走出之前調整帶來的業務轉型壓力。
報告中稱,國藥控股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6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95%。毛利為203.5億元,同比下降7.28%。整體毛利率持續承壓,上半年為7.11%,同比下降了0.34%。淨利潤為53.37億元,同比下降9.53%。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利潤為34.7億元,同比下降6.43%。費用管控成效顯著,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率分別降至2.74%、1.28%和0.35%,主因孖展成本降低、一體化整合深化及業務成本優化。期間費用率下降有效緩解利潤壓力,推動利潤率同比降幅收窄,報告期內利潤率為1.21%,同比下降3.59個百分點。
醫藥分銷板塊方面,期內營業收入為2,185.3億元,同比下降3.52%。經營溢利率為2.58%,較上年同期下降0.17個百分點,主要受終端銷售價格下降和院端品類結構調整影響。2025年H1國談品種銷售額保持快速增長,銷售收入及毛利額同比均實現雙位數增長。渠道結構上,國藥控股積極推進等級醫院核心市場品種增長,同時緊抓基層醫療市場剛需,帶動整體份額增長。收入下降也部分由於公司主動的戰略轉型,降低低毛利、低週轉的收入佔比,推動行業供應鏈效率和合規提升,持續挖掘新環境下業務可持續增長的能力。
器械分銷業務來看,實現收入570.5億元,同比下滑2.46%。經營溢利率為1.92%,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主要是高毛利器械收入佔比降低以及行業配送毛利率整體下行所致。醫療設備與IVD品類銷售呈現明顯回落,而醫用耗材保持穩健增長。公司主動收縮長賬期、低附加值及資金佔用較高的業務規模,持續優化渠道結構,上半年淨新增SPD項目7個、單體醫院集中配送項目18個及醫聯體、醫共體集中配送項目1個。SPD項目帶動器械收入同比增長13%。此外,公司新增35項服務類軟件著作權,進一步賦能終端醫院運營。
此外,醫藥零售板塊實現收入171.6億元,同比增長3.6%,呈現逆市增長。該板塊經營溢利率為2.68%,同比提升1.13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收入規模增長、網絡結構優化以及費用有效管控。截至2025年6月底,國大藥房門店總數達8,591家,較上年末淨減少978家,通過聚焦門店質量提升和網絡優化,實現扭虧為盈並保持良好盈利態勢,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15.8%。專業藥房門店數為1,516家,較上年末淨減少128家,但在處方外流及創新藥政策支持下,同店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增速維持在兩位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