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衡水日報)
轉自:衡水日報
當前,人工智能正從技術突破邁向規模化應用,算力統籌、算法創新與數據流通構成產業發展的核心三角,智能算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在此背景下,國家層面密集出臺政策構建發展支撐體系: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能+」行動列為國家戰略抓手,明確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進一步確立「發展—應用—安全—治理」協同推進路徑,將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納入重點支撐領域。
配套政策持續細化落地:《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與「東數西算」工程協同推進,將算力提升至「水、電、氣」般的基礎資源高度;《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則從技術、應用、安全等七維度構建標準框架,為產業發展劃定規範邊界。這一系列政策形成合力,既破解了算力佈局失衡、標準不統一等瓶頸,也為AI技術在醫療、工業等關鍵領域的合規應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算力底座突圍入選北京方案彰顯技術標杆
2025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於9月10日—14日在北京舉辦,吸引85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參與的全球數字服務盛會,集中展現了AI領域的創新突破。由北京市經信局指導的北京方案展重磅發佈11項可複製的數字服務解決方案,北電數智面向國產AI芯片的「數智化算力底座」成功入選,成為唯一聚焦AI基礎設施領域的標杆成果。
作為北京電控佈局AI領域的產業平臺,北電數智「數智化算力底座」精準直擊行業痛點:針對國產芯片商用難、大模型適配難等核心挑戰,依託「先進計算迭代驗證平臺」國家級項目,突破混元算力多級混池、訓推混布等關鍵技術,打造「前進・智算平臺」與國產算力PoC場景驗證平臺。目前已實現11款國產AI芯片的適配納管,支持千卡級異構算力集羣統一管理,全面兼容DeepSeek、Qwen等主流大模型的訓練與推理需求。
技術優化成效尤為顯著:通過計算圖優化、硬件感知優化等核心技術,該底座使顯存佔用降低70%,首Token延遲縮短84%,吞吐量提升8.5倍,大幅增強了國產平臺上大語言模型的運行效率與穩定性,為工業、醫療等垂直領域的算力落地掃清障礙。在服貿會現場展示中,其「雲邊協同」架構所實現的低時延、高安全特性,進一步印證了國產算力基礎設施的商業化潛力。
星火平臺全鏈助力多場景落地繪就發展藍圖
作為踐行「AI新國企」使命的核心載體,北電數智「星火・大平臺」以「1個AI底座+2大產業平臺」為創新範式,通過一地一策、一業一策產業賦能方針,構建起從基礎設施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賦能體系。
在文旅領域,如何通過AI能力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視頻內容製作?「星火・長纓」一站式AIGC平臺創作的京津冀文旅短片全程由AI獨立完成,從腳本生成到後期精修實現閉環操作,將故宮的恢宏、天津之眼的浪漫等場景精準呈現,相比傳統工作流效率提升超50%,成片達到專業影視水準,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提供創新引擎。這一突破源於「星火・AIGC底座」的技術支撐,其實現的角色跨鏡頭一致性保持、光影物理效果模擬等能力,已在泛家居、文創等場景中應用。
在醫療場景下,北電數智與中日友好醫院聯合打造的櫻智・α專病大模型,依託「星火・醫療底座」構建起涵蓋醫療可信數據空間、專病大模型及Agent開發平臺的一站式AI醫療服務體系實現了從基礎設施到應用落地的全鏈條覆蓋。得益於技術與醫療場景的深度融合中日友好醫院相應科室診療時間縮短20%,病歷書寫效率提高75%,病例質量提升20%,減輕了醫生負擔並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與質量,成為AI醫療的標杆案例。

錨定國家戰略構建AI產業生態
未來,北電數智將持續緊扣「人工智能+」行動部署,聚焦「AI基礎產業強鏈補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三大方向。通過算力底座的技術迭代,進一步提升國產芯片應用效能;依託星火・大平臺深化行業發展,在更多領域打造標杆案例。
「以技術創新打破瓶頸,以協同模式加速轉化,以開放姿態構建生態。」北電數智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北京方案為起點,推動算力資源的普惠化供給與AI技術的場景化落地,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數智動能」。
編輯:牟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