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在芯片領域,是非常重要的,被稱之為「芯片之母」。
因為現在的芯片太複雜了,不可能再用圖紙來畫,必須用到工具來設計。同時因為複雜,設計出來後,也不可能直接就流片,這樣成功率低,成本高。
所以還要通過EDA來進行仿真、模擬、測試等,所以現在的EDA軟件是集芯片設計、模擬、仿真、測試為一體,越來越重要。
而以前,國產EDA軟件真不行,我們自給率甚至不足10%,90%以上靠進口,這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隱患,畢竟一旦卡住EDA,那就真的歇菜了。
所以最近幾年以來,國產EDA一直在努力,與國產芯片企業們一起努力,想要覆蓋更多的流程環節,同時還要提高芯片工藝,滿足國內企業的要求。
同時,EDA企業們也是強強聯手,進行大融合併購,免得大家浪費資源,各自為戰。
在這麼努力之下,現在終於也取得了成果,一是國產EDA軟件廠商,已經進入了臺積電的供應鏈。
之前華大九天進入了臺積電供應鏈,如今概倫電子也進入了臺積電供應鏈。臺積電作為全球最頂尖的芯片製造企業,能夠進入它的供應鏈,這意味着什麼,這個大家都懂的。
不僅臺積電在使用,連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也在使用中國的EDA軟件了。
原因其實是一樣的,所有的芯片廠商,其實苦美國的EDA已久,大家都想尋找備胎,都不想過度依賴美國的EDA,否則就會變成案板上的肉了。
如今看到中國EDA崛起,可以替代美國的EDA,那麼肯定會在能夠替代的場景下進行替代。
不過話說回來,目前國產EDA雖然進步很大,但和美國的三巨頭相比,還是差了不少,特別是在對先進工藝支持,以及IP核上,差距很大,接下來還需要繼續努力。
也希望國產芯片企業們,大家如果有可能的話,就用國產EDA來替代,只有大家都使用了,纔會形成正循環,讓國產EDA發展更快,形成整個國產生態體系,真正替代國外的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