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策略
市場回顧:
本週A股市場整體震盪,主要指數表現分化。受益於全球科技巨頭AI領域資本開支提速、國內光刻機技術突破等催化,半導體產業鏈整體走強,科創50指大漲6.47%;消費板塊走弱,社服、商貿零售、輕工、紡服行業指數跌幅居前。資金面,市場成交邊際縮量,孖展資金維持淨買入,股票型ETF本週淨申購231億元。大宗商品方面,國際定價的商品價格走強,貴金屬、原油、倫銅均上行,國內定價的黑色系商品下跌。外匯方面,美元指數上行,10Y美債回到4.2%附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所貶值。
市場展望:A股、港股暫時的折返,慢牛即是長牛。A股在經歷了7-8月的趨勢性上漲和科技龍頭的交易擁擠後,九月以來資金分歧有所加劇。下週臨近長假,「日曆效應」下場外資金入市或有放緩,短期A股、港股有望階段性震盪休整,部分資金傾向於節後佈局十月行情。中期來看,本輪牛市演繹仍在延續:股市微觀流動性寬裕,資本市場「穩股市」政策和中長期資金入市構築慢牛基礎;經濟數據偏弱,但「反內卷」效果已初步顯現,A股中長期盈利預期邊際改善;產業趨勢上,中國企業已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展現全球競爭力,科技領域維持高景氣度。以下幾個方面是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
1)海外方面,聯儲局「預防式」降息落地,後續降息路徑分歧加大。9月聯儲局如期降息25BP,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年內有望再降50BP,2026年有望降息1次。此外,聯儲局內部對後續降息路徑的分歧進一步擴大:19位官員中有9位預計2025年還會降息兩次,兩位預計降息一次,六位預計不再進一步降息,特朗普新任命的聯儲局理事斯蒂芬·米蘭支持降息50bp。當前美國經濟數據仍存韌性,鮑威爾講話亦釋放出「審慎降息」的信號,但特朗普對聯儲局獨立性的衝擊也在顯現,意味着本輪降息路徑或較為曲折。
2)供給側「反內卷」政策影響逐漸顯現,8月工業企業利潤回升。8月工業企業利潤單月同比增長20.4%,累計增速由7月的-1.7%改善至0.9%;價格方面,8月PPI同比增速降幅收窄至-2.9%,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收窄,PPI環比也結束連續八個月負增長態勢:一是低基數效應,二是供給側「反內卷」政策影響逐漸顯現,上游商品價格率先漲價。央行第三季度例會中重點強調了「國內需求不足、物價低位運行」的困難和挑戰,近期推動物價回升的政策進一步落地,建材、鋼鐵、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均強調嚴控新增產能,國資委召開部分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強調要帶頭堅決抵制「內卷式」競爭等,有利於A股中長期盈利預期持續改善。
3)結構上,科技產業領域催化較多,TMT盈利預期高增長。AI引領的新一輪科技浪潮正在加速滲透各領域,其一,海內外AI產業趨勢逐漸明朗,全球科技巨頭AI資本開支提速,龍頭業績較快增長驗證高景氣度;其二,十月四中全會與「十五五」規劃將繼續聚焦硬科技、新質生產力;其三,從市場一致盈利預期看,成長板塊2025年盈利預期高增長,如:軍工電子、軟件開發、IT服務、光學光電子、遊戲、新能源、半導體、通信設備、元件等。
4)流動性層面,A股流動性充裕的格局沒有改變。8月非銀存款繼續同比多增5500億元,M1-M2負剪刀差持續收窄,反映牛市對居民風險偏好起到有效提振,居民「存款搬家」將具備潛力。與 19-21 年「結構牛」中居民資金通過主動型基金入市不同,本輪牛市居民更偏好被動型產品渠道。2024年四季度以來,股票型ETF資產淨值快速擴張,指數型基金規模已連續三個季度超過主動權益類,進一步推動了行業指數化趨勢。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延續適度寬鬆基調,資金利率中樞下行,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四季度A股微觀流動性有望維持寬裕。
行業配置上,科技賽道主線不變,10月「景氣投資」與「主題投資」並存,成長內部輪動有望加快(AI中下游應用、固態電池、儲能、算力、創新藥等);關注非科技板塊中景氣向好的領域,如化工、有色金屬、工程機械等。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超預期波動、海外流動性風險,地緣政治風險等。
證券分析師:李立峯 S1120520090003;
發佈日期:2025-09-28;
《A股、港股暫時的折返,慢牛即是長牛——華西策略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