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3分鐘換電:蔚來與寧德時代,正在謀劃一張萬億儲能網

青澄財經
昨天

作者丨方詩意

編輯丨六子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去年有過一個驚人預言:佈局「零碳電網」的業務收入,可能比供應電動汽車電池「大十倍」。如果按寧德時代去年從動力電池上賺到的2503.4億元營收計算,曾毓羣盯上的,是一個可能超過2萬億的市場。

這個被寄予厚望的「零碳電網」,並不是窗外的電線杆和高壓線,而是一個整合了發電、儲能和電動車向電網反向送電等技術(B2G)的全新儲能系統。

前段時間,寧德時代攜手康迪科技等合作伙伴大力加碼的換電業務,正是這盤萬億大棋的關鍵一環。

*圖源寧德時代

無獨有偶,換電路線上最知名的車企蔚來,也在這兩年越來越多地提到旗下數千座換電站與電網的聯動。通過參與電網的調峯調頻,換電天然的儲能能力開始轉化為商業價值。

上半年,因為換電路線,蔚來得到寧德時代投資被「奶了一口」,隨後不久寧德時代又光速和中國石化達成合作,要建設一萬座換電站。當市場還在爭論換電和快充的優劣時,這些巨頭早就打起了新的算盤:

再好的補能故事,也不可能好過一個萬億級分佈式儲能網絡的巨大未來。

01

「從補能到儲能,巨頭爭的不止充電速度」

換電對消費者來說,不是新鮮事。蔚來的「3分鐘滿電」,治癒了困擾電動車主多年的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因為這一點,即便充電速度越來越快,市場也從未敢下結論說,快充會幹翻換電。

蔚來創始人李斌今年3月曾經反駁過超快充比換電優越的觀點,核心是儲能的問題:「這麼高功率的超快充,電力容量直給那是不可能的,就像電腦沒有內存一樣,所以超快充必須配備儲能。而做儲能的超充站,成本上其實跟我們的換電站一樣貴。」

*圖源李斌採訪截圖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689萬輛,而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為1734.8萬臺。如果數以千萬計的車輛在下班回家後的晚間等高峯時段集中充電,就會形成巨大的、無序的充電負荷,對城市電網造成劇烈衝擊。

更嚴峻的是,我國能源結構風、光佔比越來越高。但它們具有天然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白天光照強時發電量激增,夜晚則歸零;風力大的時候電力充沛,無風時則斷供。這種「靠天喫飯」的特性,讓綠電和充電高峯一樣,對電網的安全運行帶來了挑戰。

但如果有換電站做儲能,解決方案就出現了。李斌曾經算過賬:「我做10萬個換電站的錢,遠遠低於10萬個加油站。而且大家別忘了,一個發電站一天可以存2萬度電,10萬個發電站一天就能存20億度電。它是一個巨大的儲能設施,很容易算賬。」

他看到了問題的本質。一座換電站,通常儲備有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的動力電池,其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的、標準化的儲能電站。它們連起來,就是巨大的分佈式儲能系統。

這個系統的運作邏輯,恰好能完美解決上述電網的痛點,調節輸入和輸出。如此一來,換電站就成了服務於整個城市能源系統的「巨型充電寶」。這種超越補能本身的能源價值,纔是巨頭們不惜重金投入換電業務的深層邏輯。

據《國家電網報》等媒體報道,蔚來在去年2月參與調峯至4月末市場關閉,其換電站最大降低高峯時段用電負荷2萬千瓦,累計消納新能源電量71萬千瓦時,獲得市場收益30餘萬元。

而到了今年3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又與蔚來合作,將其在蘇州的68座換電站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形成了一個可調能力超過2萬千瓦的虛擬電廠。

*圖源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蘇電牛思

顯然,一個由無數換電站和電動汽車組成的國家級能源調節網絡,正在加速成型。正是這片廣闊的「星辰大海」,激勵着蔚來、寧德時代等一批企業,即便面臨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和盈利壓力,也依然堅定地走在換電這條戰略路線上。

02

「玩家各懷心思:蔚來為電網打工,寧德想「當司令」」

蔚來作為換電車企,其探索為整個行業「交了學費」。但這樣的它,在社交媒體上依然被議論紛紛。原因非常簡單:蔚來的換電網絡只為自己服務,如同圍牆裏的花園。如果無法擴張,誰敢確認這就是儲能的答案?

可以說,蔚來更像是在為電網「打工」,它驗證了這個模式對電網和企業的價值,卻難以定義整個行業的標準。

這一點在今年3月迎來重大轉變。真正在行業呼風喚雨的寧德時代正式加入共建換電網絡。

*圖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

與蔚來的封閉截然相反,寧德時代強勢舉起了開放的大旗。作為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絕對霸主,它手握電池技術和市場份額兩張王牌,一手要做最快的快充電池,一手準備牽引國內換電儲能生態的發展。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羣曾經兩次「糾正」外界對寧德時代的評價。第一次是在上海車展前夕,他希望外界不要把寧德時代看作造電池廠商,而是新能源開拓者。第二次則是在5月末港股上市時,寧德時代在發言中已經被稱為零碳科技公司,而發言的重點也變成了換電。

按照寧德時代外顯的野心,它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做一個服務商,而是要成為這條技術路線的「總司令」。因為它的「零碳電網」夢想,不僅要徹底定義換電儲能化發展的模式,還需要能號令一批合作伙伴,共同把蛋糕做大。

為此,寧德時代推出了其核心武器——為乘用車推出的「巧克力換電」解決方案,以及為重卡行業定製的騏驥換電解決方案。標準化的、可靈活組合的換電電池,加上可以兼容市面上95%主流車型的騏驥換電站、今年已經上線500站的巧克力換電站,極大地降低了其他車企進入換電領域的門檻。

*圖源寧德時代

在寧德時代這位「盟主」的號召下,一個橫跨能源、交通、製造、科技的龐大換電生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型。

上游,有像康迪科技這樣專注於提供換電站核心設備及解決方案的「賣水人」,他們負責將技術藍圖轉化為可靠的物理基礎設施。據天眼查信息,康迪科技原名康迪車業,原本從事高爾夫球場電車、電動摩托車等產品的生產和出口,但今年8月成為了寧德時代換電站設備供應商。

*圖源天眼查

中游,是寧德時代自身,作為電池和標準的核心提供者。下游,則是一個星光熠熠的聯盟:長安、廣汽、北汽、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等國內主流車企紛紛加入,承諾推出支持「巧克力」換電的車型。

在出行領域,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平臺「蘿蔔快跑」選擇換電作為其無人車的補能方案,成為重要的使用者和場景驗證者;在能源領域,中石化這樣的傳統能源巨頭也與寧德時代牽手,計劃建1萬座換電站,今年就要落地500座。

*圖源寧德時代

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換電已不再是蔚來或寧德時代的獨角戲,而是演變為一場全產業鏈的集體奔赴。這塊價值萬億的蛋糕,正在做上桌前的最後準備。

03

「萬億棋局,最後一公里難打通」

不過,臨門前的最後一腳最是讓人緊張。當前最大的障礙,依然是標準問題。有網友戲稱,即便寧德時代出手了,換電江湖也還是需要一個「秦始皇」。

主要原因是,標準的推動不能以損害合作伙伴利益為代價。而蔚來擁有龐大的自有標準體系,其他主機廠如吉利、北汽等早期也都有自己的探索。各品牌間的電池物理尺寸、電芯配方、BMS電池管理系統、車與站的通信協議等,早就形成了壁壘。

一個真正高效的分佈式儲能網絡,必須建立在統一、互聯互通的基礎之上。否則,城市中只會出現一批換電的孤島,而非一張協同運作的能源網。當下,市場或許還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強有力的政策,繼續推動建設。

*圖源寧德時代

除了標準,另一個骨感的現實是經濟賬。換電是一門極度燒錢的生意。根據頭豹研究院的報告,一座乘用車換電站,除了建設成本,每年的運營成本高達138萬元。而對於商用車領域,一座重卡換電站的單站建設耗資更是超過500萬元。

業內普遍認為,乘用車換電站通常每天需要完成約100次換電才能實現盈利,而重卡換電站的利用率也需要達到35%以上才能不虧損。在換電網絡尚未形成規模、換電車型保有量有限的當下,要達到這樣的利用率極具挑戰。

儘管參與電網互動能帶來額外收益,但目前這部分收入尚不足以覆蓋巨大的成本。

而如果想要讓更多車輛加入這張換電儲能網絡,那麼電池技術也還要更新:新國標要求儲能電芯的循環壽命大於等於6000次,而汽車動力電池遠遠低於這個標準,一般只要求1000多次。也就是說,如果要讓每輛車、每個換電站都融入儲能網絡,現在的電池承載力還遠遠不夠。

*圖源工信部鋰離子電池

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

算不過來的經濟賬,是阻礙換電網絡大規模、快速鋪開的最現實的障礙。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1億輛,其理論上的儲能潛力將高達65億千瓦時,這是一個足以改變整個儲能產業格局的巨大能量池。但怎麼發動它,現在還有漫長的「最後一公里」要走。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早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提案中,就已提出「使新能源汽車成為分佈式儲能設施」的建議,並在2024年再次提案建議:「抓住車網互動(V2G)的本質,研究探索電池與電網雙向融合互動(B2G)」。但時至今日,行業和輿論依然更喜歡討論換電快不快、充電樁夠不夠用這類補能效率問題。

這說明,將換電站真正打造為成熟的虛擬電廠和儲能節點,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突破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更需要一場深刻的行業認知革命和持續、大力的政策支持。要走完這通往分佈式儲能時代的「最後一公里」,整個產業或許還需要付出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耐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