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儲能「一芯難求」
1)央視財經報道,國內外需求疊加下,新型儲能市場「一芯難求」,多家頭部電池廠均表示生產線處於滿產的狀態。由於儲能市場的火爆,電芯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
2)9月第三週電芯價格環延續上漲,再證需求超預期:C公司本週中標價0.29元/Wh,環比+0.3%;E公司本週中標價格0.28元/Wh,環比+5.7%;B公司本週中標價格0.275元/Wh,環比+7.8%;Z公司本週中標價格0.275元/Wh,環比+10%;G公司本週中標價格0.27元/Wh,環比+5.6%;R公司本週中標價格為0.255元/Wh,環比+6.3%;H公司本週中標價格0.25元/Wh,環比+4.2%。目前主流電池廠價格均出現上漲,對26年儲能出貨指引超50%增長,考慮一定修正,合理預計26年儲能電池增速達45%,裝機增速高於電池出貨增速。
3)電池旺季將臨需求旺盛、排產逐月向上、銷量高增長。排產端看,當前電池廠受益於動儲需求,產能供不應求,9月排產環增10%基礎上,10月進一步增長10%,同增35%+,大超預期,全年需求預計35%增長,且頭部電池廠26年預示訂單樂觀,預計25%+增長,明顯好於此前15-20%的預期。
4)歐洲動力+全球儲能需求超預期、26年高增可期。國內強制配儲取消後,獨立儲能爆發,全年仍維持20-30%增長;美國OBBB執行前項目搶裝,預計維持30-40%增長;歐洲與新興市場爆發,維持1-2倍增長,預計全年儲能電池需求500-550gwh,同比增50-70%,同時26年歐洲與新興市場持續性可期,預計全球儲能需求30%+增長至700gwh。歐洲動力25年預計25%+增長,26年疊加新車型+政策催化,預計20%以上增長,有超預期的空間。
5)電池規模化+價格回暖帶動盈利好轉、電池廠盈利拐點明確、利潤彈性可期。儲能電芯價格超漲1-2分,且其次各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規模化明顯,預計行業盈利水平Q3起逐步改善,Q4完全體現漲價影響,且行業滿產價格戰已結束,26年價格預計可維持,疊加主流公司大鐵鋰電芯逐步落地,可賺取超額溢價,盈利有望持續改善。
2、儲能爆發直接推動鋰電景氣度超預期
本週我們一直在產業鏈調研,反饋底層信息如下:儲能爆發直接推到鋰電景氣度超預期,鋰電材料價格談判已率先啓動,鐵鋰反饋大廠開始搶貨鎖定明年產能
1)電池超預期下率先開始搶貨材料:此前我們從採購端獲得寧德1100GWh的要貨市場還在質疑,本週下游材料端已真實確認公司確給出的這個要貨預期,寧德、BYD均已經找多家正極、電解液、銅箔廠希望鎖26年的量;
2)當前部分材料和客戶已經開始漲價:
正極廠1反饋客戶A已經漲價幾百加工費,客戶B正在談價;
正極廠2反饋客戶C付款方式從票據有望轉成現金結算;
正極廠3反饋加工費沒漲但是產能基本被鎖定,後續產能利用率會提升顯著;
銅箔企業反饋客戶B一個月來了幾次想要更多的量但當前已經沒有餘量了。
3)本輪漲價始於電池,傳遞到材料,本質是需求超預期下的全面緊張,行業將會迎來的適度價格傳遞,6月起儲能電池小客戶率先漲價,寧德給小客戶也開始漲價,大客戶預計11月也會略漲;當前持續超預期下鐵鋰正極也已啓動(部分客戶已漲價,大部分在談,漲幅我們預計1000以內)
後續只要行業25%的漲幅6F、銅箔、隔膜也都會進入陸續緊張;若是30%的漲幅將會全面緊張。
我們確已看到儲能將進入加速非線性增長的趨勢,供給端行業經歷3年的擴產收縮+3年30%+的行業複合增速已不再過剩,我們認為存在盈利略修復+只有龍頭具備擴產的格局優化機會。
3、鋰電材料:漲價已逐步啓動,邊際變化選擇6F和鐵鋰
供需來看,26年最緊張的為6F、隔膜、銅箔、鐵鋰正極,若儲能超預期下碳酸鋰和負極也會供不應求。
- 6F:當前邊際變化最大的環節,8月因碳酸鋰漲價帶來2-3千價格提升,9.23-28日連續幾日每天漲價出現均價從5.75提升至5.9;預計10月會突破6萬;當前全行業產能利用率突破80%,頭部除了天賜已經滿產,26年該環節會出現全行業產能利用率突破90%,Q4預計滿產都無法滿足;寧王已經率先開始想談長單,預計價格將持續上行。漲價趨勢不變下預計我們會看到26年整體迎來1.5萬左右的漲價(考慮尾部企業還是不掙錢)。
- 鐵鋰:頭部企業給部分客戶價格上漲幾百,龍頭在談;當前客戶已看到供不應求狀態開始鎖26年的量,但由於行業當前盈利和現金流下很難擴產,年底漲價趨勢明確。
- 隔膜:虧損單子已經漲價幾分-1毛不等,當前全行業僅一家盈利。預計最晚26Q1會迎來下一輪普漲。
4、10月鋰電排產:旺季高位環比提升
電芯6家:
鐵鋰排產113.6GWh,環比+9%,同比+49%;
三元排產22.2GWh,環比+1%,同比+12%;
其中龍頭為55+18.5=73.5GWh,環比+6%,同比+41%
正極:
三元正極4家排產2.6萬噸,環比+2%,同比+15%;
鐵鋰正極4家排產13.0萬噸,環比+0%,同比+19%;
負極4家:排產16.3萬噸,環比+6%,同比+50%;
隔膜3家:排產17.2億平米,環比+4%,同比+31%;
電解液2家:排產10.0萬噸,環比+4%,同比+46%;
根據鋼聯統計,9-10月鐵鋰實際排產大幅超預期了:9月預排表33.5萬噸,實際34.5萬噸;10月排產37+萬噸
目前主要增量:富臨10萬噸擴產+四線代工增量
後續主要增量:預計11月還有邦普20萬噸磷鐵投產,年底龍蟠11萬噸投產,26年一季度國軒10萬噸和邦普25萬噸投產。
鋰電板塊自中報後開始交易需求超預期、產業鏈盈利改善的邏輯,時至今日,隨着景氣度進一步演繹,我們更新各環節價格、盈利預期變化如下:
- 電芯環節:1)價格方面,戶儲電芯價格上漲0.03-0.04元/Wh,也出現更高的報價;大儲散單價格自底部上漲有0.015-0.025元/Wh;大儲長單目前仍在談價中,部分客戶落地,預計漲價幅度在0.01-0.02元/Wh,考慮原材料漲價後也有盈利改善。2)結構改善方面,寧德時代將延續海外、高端佔比提升,度電折舊下降趨勢;億緯鋰能寶馬大圓柱、馬來基地儲能有超額盈利;欣旺達動力客戶高端化、泰國儲能大電芯有超額盈利,規模化帶來成本改善;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產品、客戶高端化。
- 6F&隔膜環節:1)6F散單價格已有0.7-0.8萬元左右的上漲,剔除碳酸鋰後預計在0.5-0.6萬元;產業基於年內搶裝旺季,有更為積極的散單報價預期出現。長單也在醞釀年內談判落地,有望接近6萬元,也將帶來盈利改善。2)隔膜行業虧損面較大,年底旺季背景下,部分散單有漲價訴求,大客戶訂單暫時未動,2026年困境反轉可能性存在。
- 鐵鋰&負極環節:1)鐵鋰結構改善邏輯明確,2025年已經兌現高端產品超額盈利,2026年還將兌現新基地盈利更高、商務條件更優,同時資源一體化和出海也將帶動盈利改善,此外積極關注頭部產能短缺下企業可能的提價預期升溫。2)負極大客戶方面2025Q3有所壓價,需求起量後頭部緊平衡加劇,小客戶漲價有望2025Q4落地,大客戶部分產品也有價格修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