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萬芯公里!中國電信啓動超大單集採

通信頭條
09/28

「通信頭條運營商/通信人都在關注的公衆號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 專注於TMT領域

設為星標,一起嬗變成長!

通信頭條消息近日,中國電信山東分公司重磅啓動「2025年室外光纜集中採購項目」,一次性拋出90.33萬芯公里的超大訂單,摺合皮長公里約4萬公里,覆蓋山東省十六地市。

這一規模不僅刷新區域集採紀錄,更以「10日交付+36個月保修」的嚴苛條款,宣告光纜行業從「價格戰」轉向「質量與效率」的硬核競爭時代。結合中國電信全國範圍內超5200萬芯公里的兩年集採計劃,2025年無疑成為光纖光纜行業的「爆發年」!

90萬芯公里訂單細節:型號、份額與交付的「三重博弈」

本次山東電信集採涵蓋GYTA、GYTS、GYTA53等七大系列30種型號,芯數從4芯到288芯不等,全部採用G.652D單模光纖。其中,GYTS系列成絕對主力:12芯需求達12.5萬芯公里,24芯和48芯分別高達15.5萬、19.2萬芯公里,三大型號佔比超總規模的50%。

中標規則堪稱「強者遊戲」:10箇中標名額按綜合排名分配,第一名獨佔16%份額(約14.5萬芯公里),第十名僅5%(4.5萬芯公里)。頭部廠商憑藉產能和交付能力優勢,或將快速收割訂單,而中小廠商若無法跨過500萬元業績門檻,恐面臨出局風險。

交付與價格管控「雙高壓」:訂單下達後10個日曆日內完成省內交付,保修期長達36個月。價格方面,以「GYTA-24芯」1200元/皮長公里(不含稅)為基準,其他型號按聯動係數計算,超限價直接否決。這一設計既保障供應鏈效率,又倒逼廠商提升產品質量。

全國聯動:中國電信兩年5200萬芯公里「超級訂單」

山東項目只是中國電信全國光纜佈局的縮影。7月,中國電信啓動2025-2026年度室外光纜及引入光纜集採,總規模預計超5200萬芯公里(室外光纜5000萬+引入光纜200萬),為5G和千兆光網建設提供核心支撐。

產能門檻「篩出」頭部玩家:投標廠商需滿足室外光纜年產能不低於150萬芯公里、引入光纜不低於10萬芯公里的硬指標。此舉將訂單集中到技術成熟、供應鏈穩定的龍頭企業,如亨通長飛等,進一步優化行業格局。

三大運營商「集體衝鋒」:2025年,中國聯通集採6578萬芯公里,中國移動達9884萬芯公里,加上中國電信的5200萬芯公里,三大運營商總集採量突破2.2億芯公里,直接拉動光纖光纜行業全年景氣度。

行業變革:從「低價競爭」到「質量為王」

山東電信此次集採的36個月保修期技術參數鎖定,標誌着運營商對光纜壽命與穩定性的要求顯著提升。這與全國集採中強調「5G網絡擴展與千兆光網升級」的目標高度契合——高速網絡需要更高耐久性的基礎設施。

價格聯動機制的引入(如山東項目以24芯價格為基準),有效規避惡性競價,推動行業利潤迴歸合理水平。市場研究機構CRU指出,2025年光纜均價有望同比上漲5%-8%,廠商毛利率將明顯改善。

中小廠商的「生存之戰」:在頭部企業憑藉規模優勢搶佔90%份額的背景下,中小廠商需轉向細分領域(如特種光纜、定製化服務)或區域市場,尋找差異化生存空間。

從山東90萬芯公里的「閃電戰」,到全國5200萬芯公里的「持久戰」,中國電信的集採策略正重塑光纜行業生態。「快交付、長質保、高技術」成為新標尺,而產能、資金、技術「三強」的頭部企業,將成為這一輪基建紅利的最大贏家。對於下游用戶而言,更穩定的網絡質量與更快的5G普及,已觸手可及!

關於通信頭條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 專注於TMT領域

你的讚好、轉發和關注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