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副總裁林朝暉將接棒廣發銀行行長,3萬億資產「棋局」何以求變

產經風雲
昨天

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以及淨息差收窄、合規壓力增大等行業性挑戰面前,林朝暉執掌廣發銀行後,亟需在業務結構調整、盈利模式創新上找到突破口。

農商行合併重組,說白了就是抱團取暖。改革後的新銀行能不能通過優化資源解決之前的不良貸款和內部管理問題,仍是關鍵。

據廣發銀行官微顯示,9月28日下午,廣發銀行召開幹部會議,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希良同志出席會議。會議宣佈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林朝暉同志兼任廣發銀行黨委書記;王凱同志因集團分工調整,不再兼任廣發銀行黨委書記職務。

同時,林朝暉並被擬任行長,待監管覈准後,將全面執掌這家資產規模超3萬億元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01

值得關注的是,林朝暉接任廣發銀行黨委書記以及行長一職,實際上也是延續了中國人壽集團對廣發銀行的管理佈局。

原行長王凱兼具進出口銀行與中國人壽多重任職經歷,在任期間推動廣發銀行保持了穩健發展態勢。與王凱相似,林朝暉也擁有豐富的金融系統工作經驗。

這位1974年出生的新掌門人,擁有法學碩士學位和高級經濟師職稱,長期深耕銀行業。同時,林朝暉的職業生涯與建設銀行緊密相連,曾擔任建行北京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及總行辦公室主任。

2024年1月,林朝暉調任中國人壽集團黨委委員,成為集團領導班子最年輕成員。此後,他於同年3月和8月先後獲覈准副總裁及中國人壽海外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

業內對林朝暉評價頗高,稱其為「才子」,工作細緻且為人正直。多位廣發銀行員工表示,事前並未聽聞總行主要領導變動的消息,但相信同樣出身中國人壽集團的新領導會維持既定戰略和目標。

02

回溯來看,廣發銀行與中國人壽的姻緣始於2006年。

2016年,中國人壽從花旗集團手中收購廣發銀行股份,以43.686%的持股比例成為廣發銀行單一最大股東。

自此,廣發銀行正式步入「國壽時代」。

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後,如何更好地進行保險與銀行協同合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2016年12月,雙方聯合推出「中國人壽—廣發銀行聯名借記卡」,並同步上線「國壽一賬通」專屬應用,打通了保險、銀行的基礎服務功能。

中國人壽集團總裁繆建民當時表示,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就是要實現強強聯手,放大協同效應,打造綜合金融航母。

2021年5月,中國人壽再次斥資174.75億元增資廣發銀行,穩固其第一大股東位置。此次增資進一步深化了雙方戰略合作關係,提升了中國人壽綜合競爭實力。

03

從經營情況來看,林朝暉接手的廣發銀行,正處於經營穩健與挑戰並存的發展階段。

據2024年財報顯示,該行年末總資產達3.6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8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92.37億元,淨利潤152.84億元。

不過,2024年對於廣發銀行而言是業績成色黯淡的一年:該行出現了多年來首次營收與淨利潤同步下滑,營收同比下降0.63%,淨利潤同比下降4.58%。

究其背後,業績下滑很大程度上在於個人銀行及信用卡業務的「失速」。2024年,該行個人銀行及信用卡業務營收較2023年大幅減少61.21億元。

與此同時,廣發銀行的合規問題也在2025年進一步凸顯。

截至2025年9月,廣發銀行年內已領到33張罰單,累計罰沒金額超8000萬元。

從股份行梯隊來看,其截至2024年末的總資產達到3.64萬億元,雖然在非上市銀行中領跑,但在股份行梯隊中規模已是靠後水平。

目前,廣發銀行還未發佈2025年半年報,不過其2025年上半年經營管理工作會議上所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廣發銀行總資產達到3.69萬億元,較去年末的3.64萬億元增長500億元。

經營業績指標方面,上半年淨利潤達成進度目標,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實現「雙降」。

結語

能夠看到,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以及淨息差收窄、合規壓力增大等行業性挑戰面前,林朝暉執掌廣發銀行後,亟需在業務結構調整、盈利模式創新上找到突破口。

他在建設銀行積累的分行管理與總行統籌經驗,以及在中國人壽集團的工作經歷,能否賦能於廣發銀行、帶領這家3.69萬億股份行破局,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