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用益研究
信託業深挖高淨值需求 構建「服務+」新生態
9月28日,中國證券報在北京舉辦「長錢 長投 長青」2025保險業、信託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高淨值客戶需求挖掘與專業服務生態構建」主題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共議在高淨值客戶需求深刻變遷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如何因需而供,構建以專業服務和綜合解決方案為核心的新生態。
業內觀點:
1、當前高淨值客戶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強烈,而且越來越多樣化,不少客戶有定製化需求。在信託設立之後的服務安排上,客戶已不滿足於信託公司標準化的服務條款庫。在預期目標上,客戶既關注資產安全,又關注資產增值,還關注資產傳承、自身養老、子女教育、家族治理、持股企業發展。
2、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知易行難。這種全市場的短板正是我們的巨大機會。比如,在資產配置上,信託公司可以立足買方立場,與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合作,優選管理人,搭建開放、多元的產品平臺,形成涵蓋不同資產類別、不同投資策略、不同流動性安排的產品體系;結合客戶的財務目標、風險偏好與生命週期階段,提供適當的資產配置建議與動態調整服務,助力客戶實現財富的長期穩健增值與有效傳承。
3、在信託生態共建過程中,需要關注三方面關係,一是資產管理信託和資產服務信託的關係,二是資產管理信託和財富管理信託的關係,三是信託公司和資產管理機構的關係。原來信託行業傳統模式是以孖展方的需求為出發點創設產品,以完成孖展需求為閉環,目前已發展為以投資者需求為起點,創設相應類型的資產管理產品,並且提升資產管理的質量,進而滿足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
中國ETF迎來「黃金時代」
中國的ETF正迎來「黃金時代」。目前,全球的被動管理產品(包括ETF)擴張迅速,但主動管理產品的規模仍佔據六成。2024年,中國的被動型指數基金和ETF規模已成功超越了主動管理股票ETF。2025年二季度末,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A股規模達4萬億元,ETF超過3萬億。
業內觀點:
1、ETF省錢、省時、省心,還沒少賺錢,而統一的市場、高流動性、低費率都是驅動中國ETF的發展因素。中外市場無數研究都已證實,幾乎沒有可持續的α,只有長期中的β。絕大多數主動投資的基金經理業績,都沒能持續跑贏指數,而高收費是主動型基金跑輸低成本指數基金的最常見和最主要的原因。
2、滬深300和標普500盈利的差距並不大,兩者漲幅的差別來源於估值的差距。中國的權益資產正迎來重塑。比較一國股票市值佔全球股票市值的比重及其經濟GDP佔全球經濟比重,當前中國股市總市值在全球佔比,低於其GDP佔比。
3、從分散全球配置風險的角度來看,中國目前的權益配置在新興經濟當中的佔比也偏低,與中國經濟在全球GDP中的佔比並不相稱。未來國際資本還將持續流入中國市場,而且在被動投資浪潮下,隨着中國資產的上漲,外資流入中國市場也會增加。
華泰證券:適度向低位板塊做切換 10月將迎來政策及業績佈局窗口期
近期A股市場進入上行平臺期,結合日曆效應來看,節前投資者情緒或以避險為主,但考慮到資金正反饋仍在持續、基本面改善仍在蓄勢,市場或偏向縮量震盪。節後,宏觀不確定性減弱,投資者交投意願存在回暖動力,市場進入政策及業績佈局的窗口期。配置上,考慮到上週TMT板塊成交額佔比回升、季末資金存在風格調整需求,建議投資者小幅調整倉位,關注主線低位板塊,如港股科技、國產算力、機器人,「反內卷」中化工、電池及大衆消費龍頭。
光大證券:節前指數或維持震盪格局
滬指目前仍在區間震盪的格局,節前大概率延續震盪之勢;市場風格方面,科技賽道短期休整,不改中期上行趨勢。方向上,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大會9月29日開幕,計劃投入消費券及補貼超1億元,或將刺激新能源汽車相關概念。
廣發證券:Q4日曆效應顯現 看好順週期行業及高增長板塊
進入四季度,市場板塊結構上存在一個重要特徵:05年至今,順週期行業在四季度的上漲概率超過65%,且有超過60%的概率跑贏滬深300。但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即「順週期」行業在四季度的「日曆效應」基於宏觀經濟基本面變好的預期。在宏觀基本面亮點不多,但產業賽道活躍年份,四季度股價對來年指引作用更強,業績真空期提前演繹來年高增長板塊。
責任編輯:朱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