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爾街掀起一輪做多中國科技股的熱潮。由美國銳聯投資研究發行的一隻聚焦中國科技股的ETF於納斯達克上市,該ETF以Solactive華夏轉型中國科技指數為底層指數,致力於為全球投資人提供佈局中國科技與創新領域的新敞口,其前十大重倉股囊括了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小米集團、寧德時代、寒武紀等中國科技股巨頭,其中前兩大重倉股為阿里巴巴 - W和騰訊控股,阿里巴巴 - W最新佔比超過10%。
銳聯集團創始人許仲翔表示,發行該ETF的核心契機是市場熱議的「DeepSeek時刻」,這讓全球投資者意識到中國科技產業已超越傳統硬件代工角色,在多個領域與全球頭部「玩家」並行甚至局部領先,促使國際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科技公司的定位。
當前,華爾街對中國科技股的投資熱情顯着升溫。多隻在美上市的海外中國股票ETF規模大幅攀升。截至10月2日,中國海外互聯網ETF - KraneShares資產規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相較於上半年末增長近60%;MSCI中國ETF - iShares資產規模相較於上半年末增長35%;中國大盤股ETF - iShares資產規模相較於上半年末增長15.29%;2倍做多BABA ETF - GraniteShares資產規模相較於6月底增長近兩倍。
多名華爾街知名投資人也在積極佈局中國科技股。「木頭姐」凱茜·伍德管理的方舟投資四年來首次買入阿里巴巴;好萊塢電影《大空頭》原型、全球知名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巴里在今年二季度買入阿里巴巴的看漲期權。
此外,花旗集團近日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同時把歐洲股票評級從「增持」降至「中性」,表示更看好中國股市,因其對人工智能持樂觀看法且本地股市資金流入勢頭強勁。摩根大通近日將阿里巴巴美股和港股目標價格分別上調。分析師強調,阿里敘事已轉變,AI服務將為其在廣告和工具服務方面提供重新定價的空間。
許仲翔認為,從海外投資者視角看,當前中國科技股彷彿回到阿里巴巴初登美股市場時的盛況,全球資本看到了中國科技的內生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中國研發、全球拓展」的新範式,促使投資者急切將中國科技板塊納入資產配置組合。他還稱,憑藉龐大本土市場基本盤和日益增強的全球競爭力,中國科技公司當前估值被市場低估,現在是佈局中國科技股的戰略性機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