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勳近日表示,隨着數據中心的加速發展,有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等着年輕人。他們只要願意去職業學校就行了。
「如果你是電工,你是水管工,你是木匠——我們將需要成千上萬的人來建造所有這些工廠,」黃仁勳在一次採訪中表示。
「每個經濟體的熟練工藝領域都將迎來繁榮。你必須每年翻倍,翻倍,再翻倍,」他說。
英偉達上週宣佈,將向OpenAI投資1億美元,以幫助開發基於英偉達人工智能處理器的數據中心。根據麥肯錫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達到7萬億美元。
一個25萬平方英尺的數據中心在建設期間可以僱傭多達1500名建築工人,其中許多人的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加上加班費,所有這些都不需要大學學位。一旦該數據中心建成,大約需要50名全職工人來維護設施。而每增加一個就業崗位,就會帶動周邊經濟再增加3.5個就業崗位。
黃仁勳的這番言論與他更廣泛的觀點一致,即下一波機會在於技術的物理方面,而不是軟件。今年早些時候,當被問及如果他再回到20歲,他會學什麼時,黃承認他會傾向於物理科學領域。
「對於現在畢業的20歲年輕人詹森來說,他可能會選擇更多的物理科學而不是軟件科學,」他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