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比想象中的火爆!
午後,港股繼續發力。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升破27000點,收漲1.61%,恒生科技指數收漲3.36%,科技股、芯片股多數走高,中芯國際漲超12%,阿里巴巴漲超3%;寧德時代漲近6%;紫金礦業延續漲勢,收漲近4%。
摩根士丹利午間突然發聲。其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在近期的一次出差中,她會見的美國投資者中有逾九成表示計劃增加對中國股票的敞口。
此外,美銀在9月29日的報告中表示,其最新調研顯示,歐洲投資者對中國股市信心顯著回升。巴黎小組會上近70%的投資者以及倫敦小組會上近100%的投資者預計中國股市反彈將持續至年底。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將阿里巴巴港股目標價大幅上調至240港元/股,同時將阿里巴巴美股目標價從170美元/股上調至245美元/股,稱雲計算和電商業務的增長料支撐其更高估值。
大摩發聲
在港股大漲之際,外圍亦傳來強勁的多頭聲音。
午間,有報道稱,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隨着公司盈利企穩並且科技板塊上行空間擴大,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日益升溫。王瀅稱,美國投資者的興趣尤其值得關注,因為「他們的興趣升溫得稍微慢一些」,在近期的一次出差中,她會見的美國投資者中有逾九成表示計劃增加對中國股票的敞口。
不過,從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的亞太區市場策略報告來看,似乎又與他們的調查情況並不完全一樣。該行稱,其所覆蓋市場現已接近其2026年6月「牛市」情境目標,幾乎完全得益於估值倍數擴張。除非全球增長從現在起顯著加速,否則該行懷疑這趨勢是否可持續。
該行表示,若以「自上而下」方法分析,認為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估值若無盈利增長再度加速,預計很可能難以持續。他們認為,通脹進程仍然緩慢,美元匯價或進一步走弱,日本央行仍具加息空間,而聯儲局則會大幅降息。
在市場層面,今年摩根士丹利對中國和韓國「增持」後,當前持倉風險已低於往年,並「增持」日本、新加坡、印度、阿聯酋及巴西,相反「減持」印尼、沙特阿拉伯等地區市場。行業策略方面,繼續偏好包括金融、電商/消費、工業,保持「低配」能源及原材料(黃金除外),而在科技板塊則採取精選策略。
大摩維持恒指「基本」情境至2026年6月目標24500點,相當預測市盈率10.6倍;在「牛市」情境給予恒指至2026年6月目標28000點,相當預測市盈率11.5倍;在「熊市」情境給予恒指至2026年6月目標18300點,相當預測市盈率8.2倍。
阿里遭強CALL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摩發佈強勁多頭信號的時候,摩根大通(下稱小摩)亦在個股上發力。
小摩大幅上調阿里巴巴股票目標價,將其ADR目標價從每股170美元/股調至245美元/股,對應港股上調至240港元/股,核心邏輯圍繞AI驅動的成長新敘事展開。
小摩出具研究報告指出,阿里巴巴的估值邏輯正從「中國電商份額流失方」轉向「中國網絡一線資產」,雲端業務與國內電商的雙重進展支撐估值倍數提升。
小摩將阿里巴巴的核心成長引擎定義為「Token-> 抽成率」的AI飛輪;阿里雲向商家提供AI工具如內容生成、客服機器人,助阿里降本增效,提升轉換率與廣告ROI,進而促使商家增加平臺廣告投放與服務採購,最終推高阿里廣告收入與佣金率。這一循環將AI 算力消耗轉化為電商實際收益,形成自我強化的正向循環。
估值層面,小摩在報告中基於15倍2028財年預期本益比給出上述目標價,強調短期外送、閃購業務投資可能扭曲2027年利潤,必須着眼長期「完全體」價值。
小摩認為,中國生成式AI採納速度遠超過往SaaS浪潮,阿里巴巴憑藉「全端+開放」策略佔據優勢,既有大規模雲端基礎設施與自研芯片,又有通義大模型及羚羊、千問等工具,已在幫助商家提效增收。隨着AI浪潮深化,阿里巴巴作為「中國網絡第一線核心資產」的新敘事正重構估值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9月26日,港交所披露文件顯示,摩根大通於9月25日通過取得股份保證權方式,將其阿里巴巴好倉持股增加10.45億股至23.45億股,佔比12.29%,對應市值約1647.5億港元;同步申報的淡倉持股增加10.25億股至14.52億股,佔比7.61%。這一變動使得摩根大通成為阿里巴巴重要股東之一。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