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擬禁止汽車隱藏式門把手!

汽車產業前線觀察
13小時前

特斯拉做出一個關鍵決策前,隱藏式門把手還只是汽車設計領域一個鮮為人知的 「小衆元素」—— 彼時,這種設計幾乎無人問津。而當特斯拉將其定為旗下所有電動汽車的唯一標配後,風向徹底改變。

一、特斯拉 「帶火」 的潮流:隱藏式門把手風靡全球

一夜之間,隱藏式門把手彷彿成了新能源汽車的 「時尚標籤」。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歐洲市場,新款電動汽車紛紛將其納入主流配置,一時間,這種與車門齊平的設計成為了車企彰顯科技感與設計感的重要選擇。

它的流行並非毫無道理:除了視覺上帶來的 「酷炫感」,更重要的是其對車身空氣動力學性能的優化作用。有數據顯示,憑藉這一設計,車輛續航里程據稱可增加 5 至 10 公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這幾公里的續航增量,曾是不少消費者和車企關注的重點。

二、光鮮背後的隱患:安全漏洞逐漸凸顯

然而,隨着隱藏式門把手的普及,其背後隱藏的安全風險也慢慢浮出水面。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一旦門把手的傳感器受損,緊急情況下車門將難以開啓。

比如,當車輛側面遭受撞擊,而傳感器恰好安裝在側面時,傳感器損壞的概率極大。此時,無論是車內人員自救,還是外部緊急救援人員施救,都會因為無法順利打開車門而陷入困境,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今電池技術已取得大幅進步。在十年前,5 至 10 公里的續航增量或許能成為車企競爭的 「加分項」,但放到現在,這一優勢已顯得不再重要。當 「續航優勢」 逐漸弱化,「安全隱患」 卻愈發突出,一個疑問自然而然地產生:若隱藏式門把手可能導致人員被困車內、威脅生命安全,這樣的設計真的值得繼續保留嗎?

三、中國出手:新規劍指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問題

就在行業對隱藏式門把手的爭議不斷時,中國市場傳來了重磅消息 —— 中國政府正計劃針對此類門把手出臺禁令,這讓已全面採用隱藏式門把手的特斯拉等企業,不得不面臨再次調整設計的局面。

據《中國日報》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於週三發佈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草案,其中明確規定:除後備箱門外,所有車門均需配備外部可見的門把手。工信部對此解釋稱,此舉旨在提升汽車門把手的安全性能,持續完善中國汽車整體安全水平,支持被動安全技術發展,最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不僅如此,草案還對車門設計提出了更細緻的要求:車門需至少提供一個尺寸不小於 60 毫米 ×20 毫米 ×25 毫米的手動操作空間,並且必須具備機械應急開啓功能。目前,在正式敲定該規定前,工信部正公開徵求公衆意見,廣泛收集市場反饋。

四、並非個例的擔憂:早有警告,為何現在行動?

事實上,對隱藏式門把手安全隱患的擔憂並非首次出現。此前,美國已有媒體報道過特斯拉門把手存在的安全問題。雖然這與中國出臺新規看似巧合,但也引發了人們對全球市場監管態度的思考:美國和歐洲 —— 尤其是歐洲,是否會採取類似舉措禁止隱藏式門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美國政府的執政理念下,似乎無意採取切實措施保障公衆健康與安全,有評論稱這已不是 「狐狸看守雞舍」 那般簡單,而是 「瘋狂的狼與失控的小妖在掌管雞舍」,因此歐洲的態度更受關注。

回到中國的政策背景,《中國日報》補充道:「長期以來,部分行業組織和工程師一直警告,隱藏式門把手在車輛發生碰撞、起火或斷電時可能卡住或失效,從而阻礙救援工作。」 甚至早在十年前左右,就有人對特斯拉門把手的設計提出過類似質疑。

那麼,為何中國選擇在此時出臺新規?答案或許藏在 「安全優先級」 的轉變中。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激增,安全事故案例增多,隱藏式門把手的隱患從 「潛在風險」 逐漸變為 「現實威脅」,此時出臺政策規範,既是對行業發展的引導,更是對公衆生命安全的負責。

五、行業震盪:多數車企需升級,過渡期內忙應對

隱藏式門把手的 「陣營」 早已不止特斯拉一家。目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甚至部分燃油車)都配備了這種與車門齊平的設計 ——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銷量排名前 100 的插電式汽車車型中,有 60 款採用了該設計。這意味着,中國的新規將影響絕大多數汽車製造商,它們都需儘快制定解決方案,對旗下車型進行升級調整。

儘管調整難度不小,但中國顯然認為此舉對保障人身安全至關重要。為了給車企留出足夠的準備時間,新規設定了合理的過渡期:新款車型需在 7 個月內符合標準;而已通過安全認證的現有車型,則擁有 19 個月的過渡期。

從目前車企的反應來看,大家已開始積極行動。豐田一位車身工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公司正計劃在隱藏式門把手內部增設機械應急裝置,以滿足新規要求;參與該標準起草的吉利汽車稱,已制定多種技術解決方案;零跑汽車也明確表示,將嚴格遵守新規。

六、未來展望:頭部車企方案成焦點,政策理念或影響全球

不過,公衆和行業最關注的,還是特斯拉、小鵬、蔚來極氪等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會推出怎樣的應對方案。這些企業對隱藏式門把手的依賴度更高,其解決方案不僅關乎自身產品迭代,也可能影響整個行業的技術方向。

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國此次針對隱藏式門把手的政策理念,是否會傳播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如果中國通過新規有效降低了因門把手設計引發的安全事故,那麼其他國家和地區或許會借鑑這一經驗,重新審視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性,進而推動全球汽車設計朝着更安全的方向發展。畢竟,在汽車行業,安全永遠應該是比潮流更重要的 「底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