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0月1日消息,在2nm工藝節點,除了Intel、臺積電及三星之外,可能還有一個競爭者,那就是日本Rapidus公司。
該公司是由豐田、瑞薩等8家日本巨頭投資成立的芯片製造公司,2022年才成立,但得到了日本官方數千億日元的支持,截至目前承諾的投資已達1.7萬億日元,將近120億美元,其目標是2027年量產2nm工藝,讓日本重返先進工藝大國行列。
Rapidus公司當前的任務一方面是繼續研發2nm工藝,這方面已經有可喜進展,前不久展示過2nm晶圓,2HP工藝節點的邏輯密度達到了237.31百萬晶體管/平方毫米(MTr/mm?),與臺積電N2工藝的236.17 MTr/mm?相當,甚至比Intel的18A工藝還要好一點。
不過Rapidus公司更關鍵的任務是尋找到客戶,沒有客戶支持的先進工藝是走不遠的,Rapidus首席執行官Atsuyoshi Koike今年7月份提到他們已經接洽了30-40家潛在客戶進行談判。
當然這些公司肯定是不可能都成功的,願意用他們工藝的其實並不多,最新消息稱Atsuyoshi Koike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了領先的潛在客戶,明年會有原型產品試產。
一個是IBM,一個是Tenstorrent——前者很好理解,因為Rapidus公司的2nm技術來源就是IBM公司,別人花了大筆錢跟IBM合作,IBM當然也有義務配合對方進行2nm芯片研發、試產。
Tenstorrent就名不見經傳了,他們本來也是一家初創的AI芯片公司,但該公司現在的CEO——Jim Keller可就大大有名了。
他被稱為CPU行業的傳奇,被稱為硅仙人,先後在DEC、P.A. Semi、博通、蘋果、AMD、Intel及特斯拉等公司擔任高管,其中兩次在AMD臨危之際加入,AMD近年來翻身靠的Zen架構處理器據說就是他的手筆,被稱為Zen之父(不過這個說法也有爭議)。
從AMD跳去Intel之後,他和團隊又重構了多款CPU架構,之後去特斯拉也擔任了AI芯片的研發高管,這兩年在Tenstorrent成為CEO,目標是開創RISC-V架構的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