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股票代碼:F)CEO 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美國消費者對售價 7.5 萬美元的電動車不感興趣,且福特不願再 「活在特斯拉(股票代碼:TSLA)的陰影下」。
「我們發現…… 對於一款售價 5 萬至 6 萬美元的多用途車(SUV),消費者不願為大容量電池額外支付 3 萬美元溢價,」 法利在密歇根州底特律舉辦的福特 「Accelerate Pro」 大會上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表示,「但如果一款電動車售價 3 萬美元,且每年能比燃油車節省 2000 美元油費,消費者就願意購買。」
法利的言論凸顯出福特在進一步推進電動車業務時面臨的挑戰。儘管全球電動車需求不斷增長,但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正決定着哪些車型能在市場中立足。
這位 CEO 稱,過去三年福特在電動車領域 「一直僅次於特斯拉」,並正從這段經歷中吸取經驗,以更好地契合消費者需求。
此外,福特還在重新審視其電動車戰略,並以中國電動車領軍企業比亞迪(BYD)為對標對象。2024 年,比亞迪公佈的年營收達 1070 億美元,超過特斯拉的 977 億美元。
「比亞迪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 他們深耕電動車領域已有 20 年,」 法利表示,同時補充稱比亞迪擁有 「大量優質」 知識產權。
「福特必須創新,以追趕比亞迪,因為我們是一家全球化企業,」 法利說,「我們將在全球範圍內與比亞迪展開競爭。」
他強調,電動車的普及在海外市場正加速推進,美國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福特創新舉措的一部分,是推出全新 「通用電動車平臺」,該平臺以 「親民定價」 為核心目標。法利表示,福特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售價 3 萬美元的電動車,既能吸引主流消費者,又能保持具備競爭力的性能與配置。
「…… 我們必須根據已有的經驗重新調配資金,以最快速度推進,同時確保我們的產品能應對未來與比亞迪的競爭(具備抗風險能力),」 他補充道。
法利將汽車行業對電動化的接納,比作科技改變其他行業的過程。「每當出現新技術…… 行業格局就會發生變化,」 他舉例稱,蘋果 iPhone 重塑了移動設備領域,並對摩托羅拉等傳統企業造成了衝擊。
分析師指出,福特的策略與更廣泛的市場現實相契合。摩根大通分析師瑞安・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強調,儘管電動車需求在增長,但 「未來如何將電動車相關虧損降至最低」 仍是決定市場滲透率的關鍵因素。
高盛分析師馬克・德萊尼(Mark Delaney)則在報告中寫道,「福特在混動 / 電動車轉型等公司特定舉措上的成功程度」,是高盛對其股票給予 「中性」 評級的關鍵考量因素。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