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動作拉滿,銷量卻越救越涼?
一邊是 「組合拳」 式救市,一邊是下滑曲線持續陡峭 ——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掙扎,正陷入 「越努力越無力」 的怪圈。
為扭轉銷量頹勢,這家美國車企已將能試的辦法幾乎試遍:全年不間斷的降價促銷、熱門車型 Model 3/Y 的 0 利率購車方案,甚至在第三季度緊急上線新款 Model YL 車型。但殘酷的現實是,這些措施不僅沒能 「止血」,反而讓下滑速度越來越快。
數據刺眼:中國市場降幅連季擴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的銷售數據向來是特斯拉的 「晴雨表」,而如今這張 「晴雨表」 已徹底轉涼。上半年:特斯拉在華交付量同比下滑約 4%,初現疲軟信號;Q3 季度:降幅直接擴大至 8%,下滑態勢明顯加速;全年累計:截至 Q3 末,今年以來特斯拉在華交付量同比已跌去 6.4%(數據來源:車險統計)。
更值得關注的是,即將於明日公佈的特斯拉 Q3 全球交付數據,此前被業內預判為 「未來一段時間內首個且最後一個表現尚可的季度」—— 背後支撐這一判斷的,並非市場需求回暖,而是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消費者 「趕末班車」 的提前購車需求。一旦這部分需求釋放完畢,特斯拉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四季度再拋優惠:0利率 + 軟件延期,能否 「續命」?
面對持續低迷的需求,特斯拉已提前為四季度 「加 buff」,將優惠政策的 「有效期」 一再延長。
最新公告顯示,10 月 31 日前購買 Model 3 與 Model Y,仍可享受 0 利率貸款優惠 —— 按當前政策計算,這相當於直接為消費者讓利 1500 至 2500 美元;同時,被視作 「核心賣點」 的 「智能輔助駕駛」 軟件(中國版 「FSD」)車輛間轉移服務,也同步延長至 10 月 31 日。
事實上,這種 「設期限 - 再延長」 的優惠套路,特斯拉已用了多次。此前為刺激季度末提車,其常為優惠設定截止日期,但受需求疲軟影響,往往很快就會重啓政策 —— 反覆調整的背後,是市場信心的持續流失。
汽車產業前線觀察深度解析:特斯拉的 「中國困局」 在哪?從 「霸主」 到 「下滑」,市場地位已鬆動
中國作為全球電動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既是最大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 「戰場」。曾長期壟斷中國純電市場的特斯拉,如今已徹底告別 「一家獨大」,市場份額進入明確且持續的下滑通道。新車型救不了 「老問題」,還可能 「自相殘殺」
儘管 Q3 推出的 Model YL 對銷量有小幅提振,但遠不足以扭轉頹勢。即將登場的 「精簡版」 Model Y,被業內認為可能是下一張 「救市牌」,但隱患已顯現:這類簡化版車型,大概率會分流現有 Model Y 的銷量,陷入 「左手打右手」 的內耗。競爭太激烈,消費者選擇早已 「溢出」
如今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早已不是特斯拉 「隨便出款車就能賣爆」 的時代。在特斯拉瞄準的價格區間和細分市場裏,比亞迪、小鵬、理想等本土品牌已推出大量高性價比車型,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極大 —— 特斯拉的 「新車型優勢」,早已被稀釋殆盡。破局關鍵:別再押注自動駕駛,該更新車型了
若 「精簡版」 Model Y 仍無法改善銷量,特斯拉或許該醒醒了: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 「自動駕駛不夠強」,而是車型陣容 「太老化」。與其把全部賭注押在尚未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上,不如加大現有車型的更新換代力度,推出真正能打動中國消費者的新產品 —— 否則,下滑曲線可能還會更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