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在9月30日密會鴻海及臺積電。其中,與鴻海討論美國AI大基建「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合作細節,並與臺積電商洽自家AI芯片投片等重要議題。臺積電昨天對此不予回應,鴻海昨天也並未回應。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是美國政府衝刺「星際之門」的關鍵廠商,鴻海是「星際之門」最大AI服務器供應商,Sam Altman此次拜訪鴻海,主要洽談細節。
「星際之門」規劃在美國興建5個新的資料中心,其中3個與甲骨文共同建設,而甲骨文AI服務器最大供應商就是鴻海,Sam Altman必須確保足夠的AI服務器產能。至於另外2座資料中心,OpenAI將與軟銀合作開發,計劃18個月完成,這也是軟銀合作開發「星際之門」的首個項目。
另外,OpenAI正積極開發自研AI芯片,先前傳出由博通為其設計定製化AI芯片(ASIC),並在臺積電投片,目標2026年量產,以此降低對英偉達依賴。另外,有消息指出,OpenAI找來曾在Google母公司Alphabet負責設計AI芯片的數十人團隊開發自家AI芯片,也將在臺積電生產。
供應鏈分析,OpenAI計劃2026年生產自研AI芯片,芯片設計送至代工廠投片就要花費數千萬美元,生產芯片也需約6個月,除非急單加費用,若過程出現問題,就必須重複投片並排除錯誤,會花更多時間金錢,如今OpenAI已順利度過該過程,但最初版芯片部署有限,以滿足推理模型為主,不是訓練模型用,量產後纔會提升運算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