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今年港股IPO盛宴中,紫金黃金國際閃耀登場!募資近250億成港股第二大IPO,29家頂級資本加持,坐擁8座境外金礦,業績爆發式增長,在黃金熱潮中強勢來襲,備受矚目!
今年港股第二大IPO誕生了。
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正式在港交所鳴鑼,發行價71.59港元/股,開盤大漲64%,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憑藉募資近250億,紫金黃金國際一舉成為今年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港股IPO。
其身後站着29家頂級基石投資者,包括GIC、高瓴、貝萊德、高毅資產、富達基金、景林、中國太保、泰康人壽、IDG Breyer Fund、橡樹資本、雲鋒投資、CPE River等,這些資本巨頭集體出手,合計認購約124億港元。
01
龍巖走出的「黃金教父」
在福建龍巖,人們熟知兩位互聯網大亨——字節跳動的張一鳴和美團的王興。但少有人知,這裏還走出了一位中國礦業「教父級」人物——陳景河,紫金礦業創始人。
1977年恢復高考後,陳景河考入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後被分配至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參與紫金山地質勘探工作。
當時的紫金山被認為是一座沒有開發價值的「廢山」。但陳景河卻在日後發表的《我與紫金,此生不了情》中寫道:「紫金山千百萬年地質痕跡使我癡迷,騎着五龍駕霧,伴着麒麟入眠……終於發現了我日思夜想的黃金。」
他辭去福建省地質局最年輕高級工程師的「鐵飯碗」,主動申請去紫金山金礦所在的上杭縣礦產公司(紫金礦業前身)出任總經理,開始主導紫金山金礦的開發。
陳景河推動紫金山金礦採用低成本、大規模的開採技術,突破傳統工藝,使低品位金礦實現經濟開採。到2000年,這家曾經瀕臨倒閉的企業總資產已達約6億元。
2003年,紫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又迴歸A股,陳景河由此被稱為「中國黃金第一股」掌門人。
如今,紫金礦業已成為涵蓋金、銅、鋰、鋅等金屬的全球礦業巨頭,A股市值超過7800億。而此次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則是紫金礦業旗下除中國外所有黃金礦山整合而成的黃金開採公司。
02
今年港股第二大IPO成色如何?
作為2025年港股市場最受關注的IPO之一,紫金黃金國際展現出強大的資本號召力。
該公司此次發行3.49億股,定價每股71.59港元,募資總額達249.84億港元。若後續行使超額配售權,募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29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124.68億港元,其中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高瓴資本、貝萊德集團、施羅德集團等全球頂級投資機構。
這些基石投資者承諾六個月內不減持所認購股份,為市場注入信心。
從基本面看,紫金黃金國際主要從事黃金的勘查、開採、選礦、冶煉、精煉和銷售,其業務遍佈全球黃金資源富集區。
根據招股書,紫金黃金國際坐擁8座境外金礦。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4年末,紫金黃金的黃金儲量856噸,位居全球第九;黃金產量40.4噸,居全球第十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礦產資源量估計約為11.762億噸。
(八座金礦地理位置覆蓋範圍)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業績增長能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18.18億美元增長至29.90億美元,淨利潤從2.90億美元飆升至6.21億美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更呈爆發式增長——營收20億美元,同比增長42.86%;淨利潤6.25億美元,同比增長125.6%,利潤規模已超2024年全年。
招股書顯示,紫金黃金國際將把募資主要用於收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項目,以及現有礦山的升級改造和建設。
03
黃金熱潮,礦山排隊IPO
黃金市場的火熱行情為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創造了絕佳時機。
今年以來,倫敦金價漲幅已達45%,近期更突破380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
花旗研究部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黃金和白銀可能在結構性及週期性順風推動下延續上漲趨勢」,並將黃金三個月價格預測從3800美元/盎司上調至4000美元。
黃金市場的火熱也反映在消費端。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5年上半年,儘管黃金首飾消費量下降26%,但金條及金幣消費量卻同比增長23.69%,達到264.242噸。
這一現象反映出在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黃金的投資屬性正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全球央行連續三年黃金購買量超過千噸,為金價提供了強勁支撐。
不過,紫金黃金國際也面臨不少挑戰。
根據招股書,公司2024年黃金開採的全維持成本為1458美元/盎司,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公司業務遍佈多國,需要應對複雜的地緣政治風險,以及高昂的債務壓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支出高達408.55億元。
隨着金價持續走高,越來越多的黃金相關企業正在奔赴港交所。
赤峯黃金已於今年3月在港上市,其股價較發行價已上漲超100%;老鋪黃金、夢金園、週六福等黃金零售企業也先後登陸港股。
而下一個排隊敲鐘的「黃金玩家」,或許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