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深度!解析中國稀土產業鏈的競爭態勢

SMM稀土
10/02

最近「稀土」幾乎是所有平臺的熱門話題,在這些討論中,有不少「真知灼見」,也摻雜着大量「自以為是」。

本文參考了50多份專業資料,帶大家從稀土的定義、用途、全球稀土產業鏈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稀土「霸而不強」的原因、中國主要稀土廠商這些層面,來了解真實的中國稀土產業鏈。

01

稀土的概念

「稀土」一詞是從十八世紀沿用下來的名稱,因當時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且其外觀酷似「土壤」,故而得名「稀土」。

稀土元素是化學週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按稀土硫酸鹽溶解度的差異,稀土分為輕稀土(鈰組稀土)和重稀土(釔組稀土),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重稀土包括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

02

稀土的用途

1.稀土元素的用途

稀土具有優異的的光、電、磁、催化等性能,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類繁多的新型材料,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

表1:17種稀土元素的主要用途[1,2]

數據來源:中國稀土學會,華福證券

2.稀土元素的需求分佈

在所有稀土元素中,使用最廣泛的是釹、鈰、鑭,佔比分別為33%、32%、20%[3]。

圖1:稀土元素需求佔比(2022)

數據來源: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國信證券

03

全球稀土產業鏈現狀

從產量看,中國在稀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均具有突出優勢。

圖2:中國稀土產業鏈各環節在全球市場的佔比(2022)

數據來源:吳一丁等.稀土產業鏈全球格局現狀、趨勢預判及應對戰略研究

稀土產業鏈一般包括5個環節:①開採選礦→②冶煉分離→③功能材料製備→④終端應用→⑤循環回收[4,5]。

①通過開採選礦將稀土礦物中的稀土元素提取出來形成初級的稀土礦產品(混合稀土化合物)

②將稀土礦產品進一步冶煉分離,得到純度更高的單一稀土元素、少數稀土元素混合物、稀土金屬等(冶煉分離產品)

開採選礦和冶煉分離屬於通常意義上的稀土原料供應環節。

③將冶煉分離產品添加到其他材料中製成功能各異的新材料,如稀土永磁、拋光、催化、儲氫、發光材料等(功能材料產品)

④將冶煉分離產品或功能材料產品用於製造元器件並以終端產品的形式被消費使用(終端應用產品)

⑤從稀土生產廢料或末端廢料中回收稀土資源並進行循環再生利用。

中國是全球唯一具備稀土全產業鏈產品生產能力的國家,其他國家的稀土產業鏈均不完整。比如,美國只有稀土礦產品、部分稀土功能材料、部分稀土應用產品的生產能力;日本只有部分稀土功能材料、部分稀土應用產品的生產能力;馬來西亞只有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生產能力,澳大利亞、緬甸等國只有稀土礦產品的生產能力,俄羅斯、印度只有稀土礦產品、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生產能力。

表2:全球主要國家稀土產業鏈覆蓋情況(2022)

數據來源:吳一丁等.稀土產業鏈全球格局現狀、趨勢預判及應對戰略研究

下面我們來分環節一一分析

1.稀土資源儲量環節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低。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6],2024全球稀土儲量約9000萬噸REO(稀土氧化物),中國儲量4400萬噸,佔全球總儲量的48.89%,其他儲量較多的國家包括巴西23.33%、印度7.67%、澳大利亞6.33%、俄羅斯4.22%,CR5約為90%,集中度較高。

圖3:2024年全球稀土儲量分佈

數據來源:USGS

其中,中重稀土儲量分佈更為集中,含量高的離子型稀土礦僅分佈在中國、緬甸等少數國家。

需要注意的是,天然賦存的資源儲量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中,資源開採使儲量減少,資源發現使儲量增加。近年國外陸續發現大型稀土礦,中國稀土資源優勢逐漸減弱。

2.稀土開採選礦環節

雖然稀土並不稀少,但由於可開採礦牀中的含量低、分佈散等因素,規模化工業開採難度較大。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主導全球稀土礦的供應;1986年,中國稀土礦產量首次超過美國,並在之後近40年成為全球稀土主要供應來源;2011年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開始建設/重建本土稀土開採項目,全球稀土逐步轉向多元化供應時代[4]。

圖4:全球1950-2021年稀土礦生產格局演變

數據來源:吳一丁等.稀土產業鏈全球格局現狀、趨勢預判及應對戰略研究

據USGS統計數據[6],2024年全球稀土礦產量39萬噸,其中中國產量27萬噸,佔比69.23%,其次是美國11.54%、緬甸7.95%。

圖5:2024年全球稀土礦產量分佈

數據來源:USGS

未來幾年,預計海外礦山增量有限,國內開採配額平穩增長。

海外礦山規劃多,但進度一直延後:目前海外礦山大都處於經濟評估(PEA)和可行性報告(PFS、DFS)階段,預計未來2-3年實際增量有限[7](國泰君安,2025)。

表3:海外規劃中的礦山統計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

國內「開採配額+行業整合」雙管齊下,開採量平穩增長:

(1)總量控制,按需供給

2007年,國土資源部收回授權省級的稀土探礦權/採礦權;2009年起暫停受理新的稀土探礦權/採礦權申請;2010年頒佈《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勘查開採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對包括稀土在內的特定礦種的勘探/開採實行統一規劃、總量控制。

2011年,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採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2024年6月,國務院發佈《稀土管理條例》,明確要求建立稀土全產業鏈監管機制,對稀土資源的開採、冶煉分離、產品流通、進出口等活動進行全面管理。

2025年2月,工信部就《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稀土產品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意在通過強化總量調控與全流程追溯管理,進一步規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

2020-2024年,中國稀土礦開採和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平穩增長,輕稀土開採指標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而重稀土開採指標則維持不變。

圖6:近5年中國稀土開採控制指標(噸)

數據來源:工信部

(2)行業重組,南北雙雄

2011年5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由工信部牽頭組建「1+5」全國大型稀土集團;2013年六大稀土集團正式成立,包括中鋁公司、中國五礦、南方稀土、廈門鎢業、廣東稀土、北方稀土;2015年基本完成整合。

2021年12月,中鋁公司、中國五礦、贛州市人民政府等將持有的稀土股權重組為中國稀土集團,六大合併成四大,分別是中國稀土、廈門鎢業、廣東稀土、北方稀土。

2023年9月,廈門鎢業與中國稀土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廈門鎢業控制的稀土礦山和稀土冶煉分離產業;2023年12月,廣晟集團將其子公司廣東稀土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

自此,「一南一北,南重北輕」雙雄格局形成,稀土原料供給側進一步集中。

3.稀土冶煉分離環節

稀土礦主要有四種—獨居石、磷釔礦、氟碳鈰礦和風化殼淋積(離子吸附)型礦,稀土礦包含多種稀土元素在一起,由於稀土元素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相似,把每個金屬單獨分離出來是非常困難的。

1972年徐光憲團隊研發出串級萃取技術,實現了稀土元素的高效分離,80年代這項技術開始在國內大規模應用,90年代中國稀土氧化物產量首次超過美國。2000-2015年,基於經濟和環保的考量,海外稀土冶煉分離廠陸續關停,典型的有美國在2002年關停了MoutainPass。與此同時,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產量在全球佔比不斷上升,最高時達到97%[4]。

隨着冶煉分離技術的不斷精進,目前中國已可將16個稀土元素(除鉕外)提純到6N級(99.9999%),部分達6N5級,實驗室在研7N級。據廣晟有色研究院介紹,中國獨有的439項萃取專利以及萃取系統背後的數學模型,構建了中國在稀土冶煉分離環節「偷不走的護城河」。

高昂的環境成本是除技術工藝外又一大障礙。據《稀土冶煉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8],稀土冶煉過程中會產生諸如SO2廢氣、酸性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處理不當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

綜合考慮中國稀土的資源優勢、產業鏈協同效應、較低的環保與人力成本,西方國家的稀土冶煉成本普遍是中國的2-5倍。據USGS統計數據[6],截至2024年,美國稀土進口依存度高達80%,其中對中國的進口依存度為70%。

為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早在2011年,美西方就開始大力推動「去中國化」全球稀土供應鏈聯盟,試圖重構以美西方為主體的完整稀土產業鏈。但是,據ROSKILL[9](2021)測算:到2030年,中國在稀土冶煉分離環節的全球市場份額不會低於90%。

4.稀土功能材料製備環節

(1)稀土功能材料的定義

稀土功能材料,是指在材料中添加稀土元素從而提升其性能所形成的新材料。

根據使用功能,稀土功能材料主要分為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儲氫材料和稀土拋光材料。

表4:稀土功能材料分類[10]

資料來源:國元證券研究所

(2)稀土功能材料的應用分佈

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最主要、最具潛力的下游應用領域,佔稀土功能材料總量的60%以上[3]。

圖7:2023年中國稀土下游需求分佈

數據來源: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國信證券

在稀土永磁材料中,釹鐵硼永磁材料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優的磁性材料,用稀土永磁材料製造的電機具有效率高、力矩高、體積小、溫升低、噪音低、可靠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變頻空調等領域[3]。

圖8:中國高性能釹鐵硼下游需求分佈

數據來源: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國信證券

(3)稀土功能材料產業格局演變

以稀土永磁體為例,21世紀以來,在中國低價產品的衝擊下,美西方永磁體生產難以為繼,全球永磁體產業開始向中國轉移,比如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日本尼蘭德磁業公司、美國麥格昆磁公司等,我國快速形成了以寧波、山西、京津地區、包頭和贛州為主的永磁產業集羣,產能全球佔比從2005年的78%上升至2020年的92%(之後則一直維持在90%左右)。另外,我國還生產了全球70%的稀土儲氫合金和45%的稀土催化材料。整體而言,我國已成為多數稀土功能材料的全球最大生產國,規模優勢突出[4,11]。

在專利數量上,中國後來居上。羅翔等[12](2023)研究表明,全球稀土新材料專利數量,經歷了「美國→日本→中國」的引導演變格局,中國(36.42%)和日本(32.14%)的專利數量佔據了全球半壁江山,中國後發優勢明顯。

但是,中國在高端稀土材料領域與美西方仍存在差距:

在稀土磁材方面,楊丹輝等[13](2024)研究指出,現階段日本企業仍控制着稀土磁材領域絕大多數核心專利,其中相當一部分專利屬於不可迴避性專利,這對中國稀土企業向產業鏈中、下游延展造成了很大障礙。根據海關數據測算,2024年我國磁材的出口單價不到進口單價的1/2,呈現「低出高進」特徵。

圖9:稀土磁材關鍵專利分佈

數據來源:楊丹輝等.地緣政治與戰略資源產業鏈重構——以關鍵稀土礦產和材料為例

在催化材料方面,葉前林等[14](2025)研究表明,受石化等行業的發展驅動,美國在稀土催化劑領域競爭優勢突出,稀土催化劑主要運用於汽車尾氣淨化和石油催化裂化等領域,美國格雷戴維遜(GraceDavison)公司作為稀土催化領域的巨頭,有80年的生產經驗,引領全球稀土催化技術的發展。

在拋光材料方面,半導體集成電路淺槽隔離製程用氧化鈰拋光材料尚依賴進口。

特別是高純稀土金屬及靶材,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實質性差距,美國的西格瑪公司、英國的AlfaAesar、日本的信越化學等已經實現產業化,並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和產品禁售。如運用在國防軍工領域的海底聲納和空天武器靶向系統的磁致伸縮永磁材料,雷達探測和隱身技術的高性能稀土軟磁吸波材料,夜視成像儀和激光武器的光功能材料等,嚴重威脅國防安全[5]。

5.稀土終端應用環節

(1)終端市場消費格局演變

據吳一丁等[4]測算,世界稀土消費從1997年的6.6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6.7萬噸,年均增長4%。我國自2002年之後就成為世界稀土最大消費國,消費量由2010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11.5萬噸;相較而言,世界其他國家稀土消費量相對較低且增長緩慢,由2010年的3.8萬噸上升到2020年的5.2萬噸。

(2)終端市場稀土需求分析

稀土不僅應用於石化、冶金、玻璃、陶瓷、輕紡等傳統領域,也應用於電子信息、通訊、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機器人、低空經濟、航空航天、軍事國防、醫療等高科技領域。

傳統應用領域市場增量有限,稀土用量小且穩定;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新能源汽車、風電、工業節能電機、變頻空調等領域持續發展,稀土用量大且穩步增長;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正在崛起,將為稀土打開新的增長曲線。

04

中國稀土供應鏈「霸而不強」

在上一部分,我們論證了中國在稀土產業鏈各環節均具有規模優勢:稀土資源佔全球49%、礦石產量佔全球69%、冶煉分離能力和功能材料產量均佔全球90%以上。

但是,當我們把視角從「產量」切換到「價值」,則會發現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另一面——霸而不強。

表5:中國頭部稀土企業的財務狀況[15]

數據來源:各公司2024年報

原因1:上游是小市場,產品供大於求

稀土是「工業的維生素」,維生素自然不能多用;另外,我國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如出口配額、出口關稅、禁止出口等),在限制美西方稀土終端應用規模的同時,自身也無法消化過多的稀土原料,供大於求進而導致價格過低。

根據稀交所[16]統計:2024年我國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55431噸,產生出口額34.8億元;工信部下發的2024年冶煉分離指標是254000噸(佔全球約90%)。我們假設滿產滿銷、內外同價,則可推算出2024年全球稀土冶煉分離環節產值約是180億元;假設價格不變、產量按20%速度增長,到2030年也只有500億。

「小市場」,這也許纔是限制美西方稀土冶煉分離產能擴張的根本原因。稀土的價值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終端應用。

原因2:下游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價值含量低

從稀土各環節產品的市場價值看,稀土礦產品、冶煉分離產品、功能材料產品到終端應用產品的價值比大約為1:5:10:100(賴丹等[17],2022)。

截至目前,中國在稀土終端應用領域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這直接導致了中國稀土全產業鏈盈利水平不高。

原因3:買家集中度較高,議價能力強

2015-2022年,中國稀土資源主要以分離產品和功能材料的形式流向美國、日本和荷蘭,分別佔中國稀土出口總量的29%、28%和14%(湯林彬等[18],2024),CR3達71%,買家議價能力較強。

05

中國稀土產業鏈主要廠商

1.稀土礦產公司

北方稀土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輕稀土產品供應商,產品主要分為稀土原料產品、稀土功能材料產品及稀土終端應用產品。

母公司包鋼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稀土礦白雲鄂博礦的獨家開採權,主礦加尾礦儲量約3500萬噸REO,儲量超過全國80%。

盛和資源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礦採選、冶煉分離、金屬加工、稀土廢料回收以及鋯鈦礦選礦業務,主要產品包括稀土精礦、稀土氧化物、稀土鹽、稀土金屬、獨居石、鋯英砂、鈦精礦、金紅石等。

公司在國內參股了冕裏稀土、中稀(山東)稀土開發有限公司,在境外參股了美國MP公司,幷包銷其稀土精礦等主要稀土產品,此外,公司還參股了澳大利亞ETM公司、Peak稀土公司、重要金屬公司。截至2024年低,公司參與的稀土項目資源儲量超2000萬噸REO。

中國稀土

公司是中重稀土龍頭,主要從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等產品的生產運營,以及稀土技術研發、諮詢服務。通過開採和外購稀土原料等方式進行分離加工,主導產品包括混合碳酸稀土、稀土氧化物混合精礦、高純的單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富集物等。

公司旗下中稀湖南擁有湖南省目前唯一一宗離子型稀土礦採礦權,是目前國內離子型稀土礦山中工藝及裝備先進、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離子型稀土礦山。根據中稀湖南2024年度儲量年報,江華縣稀土礦一期採礦權許可範圍內現有保有礦石量2165萬噸,保有資源量22734噸REO。

廣晟有色

公司主要從事稀土礦開採、冶煉分離、深加工以及有色金屬貿易業務,生產產品包括稀土精礦、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永磁材料等。

公司通過橫向構築「稀土、鎢、銅」三大產業佈局,縱向打造「礦山開採、冶煉分離、精深加工、貿易流通與進出口」完整的稀土產業。

稀土資源方面,公司擁有仁居稀土礦、五豐稀土礦和新豐稀土礦等多個稀土礦山,稀土資源儲量近12萬噸REO;鎢資源方面,公司擁有豐富的鎢礦資源,證內鎢礦資源6.5萬噸,並具有較好的增儲潛力;銅資源方面,公司參股企業大寶山公司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銅硫金屬礦山,擁有豐富的銅硫資源。

2.稀土磁材公司

金力永磁

公司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磁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綜合利用於一體的企業,是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領先供應商。

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節能變頻空調、風力發電、機器人及工業伺服電機、3C、低空飛行器、節能電梯、軌道交通等領域。其中,人形機器人領域正積極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磁組件研發和產能建設,並有小批量的交付;低空飛行器領域亦有小批量交付。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具備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產能3.8萬噸,計劃2026年達到6萬噸。

2024全年,公司產能利用率超90%,高性能磁材毛坯產量約2.93萬噸,同比增長39.48%,高性能磁材成品銷量約2.09萬噸,同比增長37.88%。

正海磁材

公司是全球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主要應用在新能源、節能化和智能化等高端應用領域。

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對國際汽車品牌TOP10、自主汽車品牌TOP5、造車新勢力品牌TOP5覆蓋率100%;全球EPS等汽車電氣化品牌TOP5覆蓋率100%;全球變頻空調壓縮機品牌TOP5覆蓋率100%;公司已與全球風力發電機、節能電機、人形機器人、智能消費終端產業鏈的頭部用戶建立了廣泛深入的業務關係。公司產品可高度匹配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和無框力矩電機等核心部件,現已與多家下游客戶開展聯合研發、小批量供樣等工作。

截至2024年底,公司高性能釹鐵硼永磁產能3萬噸,計劃在2026年前提高到3.6萬噸。2024年,煙臺基地/南通基地產能利用率為84%/62%。

中科三環

公司主要從事磁性材料及其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以燒結釹鐵硼磁體、粘結釹鐵硼磁體、軟磁鐵氧體主要產品,廣泛應用於能源、交通、機械、信息、家電、消費電子等領域。

截至2024年底,公司燒結釹鐵硼產能2.5萬噸,粘結釹鐵硼產能1500噸。

寧波韻升

公司主要產品為釹鐵硼,聚焦在新能源汽車應用、消費電子和工業及其他應用三大市場。

截至2024年底,公司高性能釹鐵硼產能2.1萬噸,遠期釹鐵硼產能規劃高達3.6萬噸。2024年生產1.29噸,產能利用率63%。

英洛華

公司專業生產燒結、粘結釹鐵硼永磁材料及其磁組件,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高端音響、節能家電、曳引機、伺服電機、智能消費電子、風力發電等領域。

截至2024年底,公司現有釹鐵硼產能約為1.3萬噸。

天和磁材

公司主要從事燒結釹鐵硼、燒結釤鈷等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發、生產、銷售。

截至2024年底,公司毛坯產量達1.04萬噸。

大地熊

公司專注於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及磁組件具有高磁性能、高矯頑力、高服役特性等特點,主要應用於汽車工業、工業電機和高端消費類電子等節能環保和智能製造領域.

截至2024年底,公司毛坯產能1萬噸。

銀河磁體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粘結釹鐵硼磁體、釤鈷磁體和熱壓釹鐵硼磁體,其中粘結釹鐵硼磁體佔公司銷售收入90%以上。

公司主要從事粘結釹鐵硼磁體、熱壓釹鐵硼磁體、釤鈷磁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產能分別為4000/500/200噸。

廈門鎢業

公司專注於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

公司擁有從稀土精細化工產品到稀土發光材料、稀土金屬、高性能磁性材料、光電晶體等稀土深加工產品的稀土產業鏈,公司參股中稀廈鎢,共同開發福建稀土資源,與赤峯黃金合作共同開發海外稀土資源,在原料端為稀土產業提供保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