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東方科脈:搶灘千億綠色顯示賽道,電子紙龍頭價值幾何?

智通財經
10/06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化,推動智能物聯設備在數字化、無紙化方向上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強。在衆多主流顯示技術中,電子紙以超低功耗、類紙質感、護眼體驗、輕薄、不易碎裂以及可彎曲等特性,相較於依賴背光或自發光、功耗更高的LCD和OLED技術,更符合智能設備的發展趨勢。其近乎零功耗的靜態顯示能力,大幅延長設備續航,並契合全球「碳中和」戰略對綠色節能技術的需求,在智慧零售、智慧辦公、智慧物流等場景的滲透率持續提升。

憑藉在電子紙顯示領域的技術深耕、全球化的產能佈局與穩定的供應鏈協同優勢,浙江東方科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科脈」)坐上商用端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解決方案市場頭把交椅。據灼識諮詢報告,以2024年收入計算,東方科脈在全球商用端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解決方案份額為26.3%,排名第一。

近期,為進一步完善全球產能佈局、加速全綵與柔性電子紙技術產業化、拓展高附加值應用場景,東方科脈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主要用於三大方向:一是作為新增產能與生產基地智能化升級的資金來源之一;二是投入研發以豐富產品矩陣;三是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全球化佈局,業績表現穩健

招股書顯示,東方科脈作為全球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深耕電子紙顯示技術領域十餘載。基於自主擁有的電子紙顯示模組設計製造的核心技術,公司專注於研發和生產各類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模組及相關顯示解決方案。公司的產品矩陣覆蓋全尺寸、全色彩等多種形式,並廣泛應用於智能零售、智慧辦公、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及電子閱讀器和新興應用等場景,以數字化的新型顯示解決方案賦能物聯網時代的智慧生活與工作場景。

東方科脈的競爭優勢涵蓋技術、產能、供應鏈與全球化佈局四大維度。在技術層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專利94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覆蓋驅動設計、柔性封裝等關鍵領域。公司具備多個首創技術成果,例如全球首個實現180°彎折的基於OTFT柔性電子紙墨水屏(彎曲半徑3mm以內)、全球首個基於OTFT技術量產的曲面電子紙觸控顯示屏硬件錢包,以及13.3寸全綵電子紙。目前公司在研產品包括中小尺寸全綵OTFT、基於Spectra6技術的全綵大尺寸產品等,未來有望進一步打開智慧醫療、智能穿戴等新興市場空間。

產能與智能製造方面。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東方科脈已在全球佈局4個生產研發基地,擁有47條專業產線,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模組年化產能超1.3億片,規模位居全球同行業之首。充裕產能保障產品供應,2022年至2024年,公司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模組銷量從5060萬片增長至6710萬片,2025年上半年銷量達5270萬片。

供應鏈端,東方科脈與元太科技等核心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元太科技是公司電子墨水薄膜及PS保護膜的最大供應商,還通過全資子公司戰略投資成為公司股東,形成「技術+資本」的綁定關係。

市場佈局方面,東方科脈客戶服務覆蓋歐、美、亞等國際市場,2024年海外銷售收入佔比達63.3%,隨着越南生產基地於2025年正式投產,成為公司拓展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的重要支點,既能貼近當地客戶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分散單一市場政策風險。

上述競爭優勢加持下,東方科脈業績保持穩健。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2.14億元(人民幣,下同)、10.24億元、11.52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7.96億元,接近2024年全年營收的70%;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92億元、0.51億元、0.53億元,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回升至0.43億元,淨利率從2023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4%。

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不過,穩健的業績背後,財務數據也暴露了公司運營中的潛在風險,其中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高是最核心的痛點之一。智通財經APP注意到,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東方科脈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3.3%、88.7%、82.6%和89.7%。其中最大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為47.7%、50.7%、36.3%及36.1%。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的賬面值分別為2.42億元、2.11億元、2.71億元及3.49億元。公司稱,上述為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為公司截至相關日期所面臨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相關的最大信用風險敞口。

供應商集中度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東方科脈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佔比分別為89.6%、90.2%、78.4%和78.7%;最大供應商採購佔比長期維持在46%以上,2025年上半年達51.6%(主要為元太科技)。若核心供應商出現產能短缺、提價或合作終止等情況,公司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商,可能導致生產中斷或成本上升。

此外,公司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結構也需關注。2022年至2024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分別為0.61億元、1.78億元、0.19億元,2025年上半年轉為淨流出1.23億元,主要因存貨於2025年上半年達4.80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49.6%。

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2年的38%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8.4%,短期借款佔比上升,流動比率從2022年的2.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流動性壓力有所加大。

行業機遇與潛在風險交織

從行業機遇來看,電子紙顯示賽道正處於「政策+需求」雙輪驅動的黃金增長期。全球層面,「碳中和」戰略推動智能物聯設備向低功耗方向轉型,電子紙靜態顯示零功耗的特性完美契合這一趨勢;中國層面,《電子信息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將電子紙納入無紙化替代重點,《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支持新型顯示技術創新,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市場需求方面,根據灼識諮詢預測,全球智能物聯電子紙相關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48億元增至2029年的1084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14.6%;其中智慧零售領域(電子價籤為主)2024年至2029年複合增長率達15.6%,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新場景增速超15%。作為全球龍頭,東方科脈憑藉技術與產能優勢,有望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

需注意的是,行業競爭與技術迭代風險可能壓縮公司利潤空間。根據灼識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物聯電子紙顯示解決方案行業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達81.2%,集中度較高,公司既面臨國內競爭對手在成本與本地化服務上的挑戰,也需應對海外廠商在消費端市場的先發優勢;同時,LCD、OLED等顯示技術若在低功耗領域取得突破,可能對電子紙形成替代壓力。

綜合來看,東方科脈作為全球電子紙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具備技術領先、產能充足、供應鏈穩定的核心競爭力,且所處行業處於高增長賽道,長期投資價值顯著;但客戶與供應商集中、現金流壓力、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也不容忽視。對於投資者而言,需密切關注公司上市後募資項目的落地進度、客戶結構優化情況及海外市場拓展成效,若這些指標持續改善,將進一步驗證公司的成長潛力;反之,若核心客戶流失、技術迭代滯後或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則需重新評估其投資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