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季度表現強勁,但需警惕第四季度的下滑

美股研究社
昨天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掃碼添加進社羣】

特斯拉(NASDAQ: TSLA)週四公佈了第三季度的交付數據,成績確實不錯,超出了市場預期。不過這背後很可能是「透支」效應造成的——美國政府的7500美元購車稅收抵免在9月底到期,很多消費者趕在優惠截止前下單,把原本該在四季度的銷量提前到三季度完成。因此,四季度的表現大概率會明顯走弱。

雖然三季度亮眼的交付數據會讓特斯拉當季的利潤和現金流看起來更好,但整體來看,特斯拉的汽車業務並沒有真正強起來。

三季度交付創紀錄,但市場反應平淡

三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了49.7萬輛車,創下公司歷史新高,比分析師預期的44.8萬輛高出約11%。照理說這應該是個好消息,但股價反而下跌了1%到2%。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好消息早就被市場消化了,二是投資者擔心四季度需求下滑。

此外,特斯拉在能源業務上也交出不錯的成績,三季度儲能系統部署量達到12.5GWh,同樣創下新高。雖然我並不是特斯拉的鐵粉,但該誇的地方還是得誇: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確實很強。汽車和儲能業務雙雙創紀錄,也算是止住了前幾個季度的運營下滑。不過從細節來看,特斯拉的增長其實挺有限——相比去年同期的46.3萬輛,交付量只增長了7%。這離馬斯克口中「年增長50%」的目標差得遠。更重要的是,交付結構越來越偏向Model 3和Model Y這類中低價車型,佔比從去年的95%升到97%。而售價更高的Model S、Model X和Cybertruck佔比繼續下滑,只剩3%。

這意味着平均售價和利潤率都在下降——賣便宜車多、貴車少,對財務數據可不是好事。尤其是Cybertruck,看起來依舊遠遠達不到預期,說句實話,這款車目前更像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三季度特斯拉生產了44.7萬輛車,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些。這可能是公司主動控制產量以去庫存。此前庫存積壓導致自由現金流表現不佳,適當壓低產量、加快銷售節奏,可以讓現金流和財務報表都好看一些。

特斯拉的能源業務(二季度約佔總營收的12%)三季度也表現強勁,儲能部署量同比大增81%,達到12.5GWh,刷新歷史紀錄。這部分業務雖然基數較小、波動較大,但依然是公司未來的重要增長點。預計特斯拉將在10月底公佈三季報時,展現出能源業務的明顯收入增長。

四季度需求透支

雖然三季度交付破紀錄,但很大一部分是被政策「提前刺激」的結果。美國的7500美元電動車購車抵稅政策在9月底結束,很多人趕在政策到期前下單,這讓三季度的銷量虛高。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車企上:福特的Mustang Mach-E銷量環比猛增50%以上,通用的電動車銷量更是翻倍。換句話說,這不是特斯拉一家「爆單」,而是整個行業提前透支了需求。

問題是,這部分提前消費的需求,到了四季度就沒了。再加上補貼取消後,電動車相對燃油車的價格優勢下降,四季度的銷量很可能全面走弱,尤其對像特斯拉這樣純電動車企的影響會更大。

那投資特斯拉,現在還合適嗎?

分析師的結論是:不太合適。

特斯拉確實超預期,但7%的交付增長、偏低的產品結構,加上短期政策拉動的假繁榮,都不足以支撐目前高達1.5萬億美元的市值。要知道,這家公司現在的估值高得驚人——市盈率超過270倍,而馬斯克曾承諾的50%年增長率早已遙不可及。

特斯拉也許未來能靠機器人、AI汽車等新業務打開新局面,但那只是「可能」。以目前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來看,特斯拉的股價仍被嚴重高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