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意外帶火一位蘇州女博士。
時間回到去年底,英諾賽科登陸港交所,市值逼近300億港元。幾個月後,一則「進入英偉達供應鏈」的消息引爆市場,英諾賽科股價從約40港元一路最高衝上106港元,最新市值突破700億港元。
公司身後是一位芯片女王,駱薇薇。2017年,英諾賽科成立,她帶隊攻克鮮少有人敢嘗試的8英寸硅基氮化鎵工藝技術。八年時間過去,公司坐擁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製造廠,集結一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就連曾毓羣也出現在招股書裏。
這也是今年留給外界印象最深刻女性創始人。由此望去,中國新一代科技女性正在崛起。
蘇州女博士帶隊
市值700億
英諾賽科的故事始於一位女科學家。
駱薇薇,新西蘭梅西大學應用數學博士,1999年加入美國宇航局(NASA)旗下研究院,花了15年從高級項目經理做到首席科學家。駱薇薇曾表示,正是這一段科研經歷給了她日後創業的勇氣。
2015年,駱薇薇看到第三代半導體的崛起,以及對於打造中國芯的熱忱,她決定回國創業。即便當時困難重重:只有一名員工願意追隨她回國創業、研發費用遲遲沒有着落……依然沒有動搖她的決心。「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偉大機會,我們不應該辜負。」
半導體行業素有「一代材料、一代技術、一代產業」之說。氮化鎵與碳化硅並稱為第三代半導體「雙雄」,有着高電壓高頻率、高運行效率、能在高溫下穩定運行等優勢,多適用於光電、射頻通訊、高頻功率器件等領域。
彼時,國內第三代半導體剛萌芽,駱薇薇切入的氮化鎵賽道更是一片荒蕪量產能力薄弱、技術代差明顯、市場驗證不足。大多數企業仍然在用6英寸或者是4英寸工藝,而英諾賽科卻選擇以8英寸工藝去製作芯片,並毅然決定採用IDM全產業鏈模式,把設計、製造、銷售都掌握在自己手裏。
在她看來,經驗不該成為發展的瓶頸和壁壘。「我走的是一條讓人意想不到的路,每一個項目、每一個課題都幾乎沒有人做過。如果覺得它是可行的……就會找到路徑去做。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太多不可完成的事情。」
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珠海基地產能見頂。駱薇薇果斷揮師北上,將總部遷至蘇州。隨後,駱薇薇帶領團隊建成中國首條8英寸硅基氮化鎵生產線,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目前英諾賽科的公司業務包括設計、開發及生產若干類型的氮化鎵產品,包括分立器件、集成電路、晶圓及模組。產品應用領域遍佈消費電子快充賽道、LED照明、數據中心、工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感謝蘇州吳江這片美麗的土地。我常常在想,當時如果沒有選擇吳江,還會有今天的英諾賽科嗎?答案是:沒有。」駱薇薇曾直言,英諾賽科的成功,離不開蘇州的培育和陪伴。
去年底,英諾賽科正式登陸港交所。此次IPO,發行價為30.86港元/股,開盤後市值一度漲至約300億港元,如今最新市值超過700億港元。
回報盛宴
英諾賽科背後的投資人,都賺到了錢。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英諾賽科股價突然爆發,開始飆漲。短短數週內,股價從約40港元一路衝上106港元,較發行價漲幅超過243%,市值一舉突破800億港元大關。
這一幕要從英偉達說起。7月31日,英偉達官網更新800V直流電源架構合作商名錄,英諾賽科成為名單中唯一的中國芯片企業。
簡言之,英偉達正在推動數據中心從傳統的54V交流供電,向800V高壓直流架構躍遷。這一變革,旨在支撐未來百倍、千倍增長的AI算力需求,實現單機櫃功率密度突破300kW,邁向真正的「兆瓦級」時代。
英諾賽科表示,將為英偉達提供全鏈路氮化鎵電源解決方案,共同推動800V直流電源架構在AI數據中心的規模化應用。未來幾年,AI數據中心將實現從千瓦級到兆瓦級的飛躍,開啓更高效、更可靠、更環保的AI計算時代。
可以說,英諾賽科用一場關鍵卡位完成了逆襲。而背後投資方也收穫了一場回報盛宴。
數年來,英諾賽科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投資人隊伍蘇州展翼、珠海創投、吳江產投、寧波嘉科投資、嘉興金琥投資、深商創投、中天匯富、浩遠投資、國民創投、朗瑪峯創投、華業天成、招銀國際、鈦信資本、毅達資本、海通創新、中比基金、賽富高鵬、招證投資、武漢高科、東方富興、曾毓羣……名單之長,印象深刻。
這裏不得不提蘇州國資。在英諾賽科創立之時,吳江產投就位列第二大股東,而後又在B輪加註。財報顯示,吳江產投持股約4475萬,以最新股價計算,對應持股市值約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英諾賽科的股東列表還有一位個人投資者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他曾向英諾賽科投資了2億元。截至上市前,曾毓羣已將該部分股權交由其妻子洪華燦持有,持股比例為1.78%。以目前市值來算,曾毓羣的這筆投資已經翻數倍。
硬科技江湖
她們,執掌帥印
縱覽這一波IPO浪潮,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女創始人站到聚光燈下。
最新一幕出現在中秋節前,果鏈龍頭立訊精密股價漲至72.29元/股,刷新歷史高點。彼時有消息稱,OpenAI已與立訊精密等企業簽署協議,共同打造一款消費級設備。稍早前,立訊精密宣佈衝刺A+H上市。
這背後是一位潮汕女掌門王來春。早年間,她從流水線工人做起,後以代工廠白手起家創業,又因與蘋果的合作打響名號。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締造A股「果鏈一哥」,王來春也一路逆襲堪稱最牛女老闆。
無獨有偶,今年7月藍思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如今市值突破1700億港元。身後掌門人是出生於1970年的周羣飛,她從一位輟學的打工妹成為兩度敲鐘的董事長。
更早前,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正力新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如今市值超300億港元。成立於2019年,正力新能掌門人曹芳,也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她在福耀玻璃一干就是近30年,退休後聯合老同事陳繼程創業,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用了6年時間,將正力新能帶至國內動力電池前十。
這份名單還有很長百力司康的魏紫萍和周宇虹在生物醫藥前沿攻堅克難;聯合動力的朱瀚玥,專注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芯碁微裝的程卓,帶領團隊突破光刻技術瓶頸;華新精科的郭雲蓉與郭婉蓉姐妹,打造精密製造「隱形冠軍」……
她們不再只是「幕後英雄」,而是站在舞臺中央,用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帶領企業穿越週期。硬科技女創始人的集體崛起,不僅是個體的勝利,更是中國產業升級浪潮中一道風景線
「女性和男性在職場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差異。」正如立訊精密創始人兼董事長王來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形容自己是雌雄共體,「既有強勢的一面,也會在公司高速發展、團隊承受超常壓力時,扮演媽媽和姐姐的角色,陪伴他們走過艱難時刻」。
自強則萬強,這羣中國女掌門們相繼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