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大半導體巨頭,從廝殺轉向聯手

天天IC
10/05

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美國媒體Semafor報道,英特爾(Intel)正與AMD展開初步洽談,希望爭取AMD成為其晶圓代工客戶,英特爾股價1日應聲大漲7.12%至35.94美元,2日早盤則在平盤附近遊移。基於英特爾與AMD在覈心市場激烈競爭,分析師略為懷疑這樁合作能否成真。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雙方目前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還不清楚若達成協議,AMD對英特爾下單數量或是否直接投資英特爾,最後也可能未達成任何協議。AMD高階AI芯片目前多數由臺積電生產,英特爾現階段也缺乏生產AMD最先進芯片的技術能力。

業界指出,美國政府的角色不可忽視。近期美國政府宣佈直接入股英特爾,代表英特爾已被納入美國國家戰略核心資產,AMD若下單英特爾,美國政府可望宣告「美國製造迴歸」。對英特爾而言,若能爭取到AMD,證明其先進製程具備競爭力,對AMD而言,則是供應鏈多元化的策略選項,亦可在政策氛圍中取得額外籌碼。

市場人士關注AMD是否會將高階核心芯片交由英特爾生產,抑或僅限於I/O控制器、嵌入式元件等成熟製程產品。技術良率、保密隔離,以及總持有成本(TCO)是否能與現有供應鏈匹敵,是決定合作實質影響的關鍵。若AMD真的下單給英特爾,可能象徵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的重大勝利,但AMD與英特爾在x86架構的個人電腦(PC)與服務器芯片市場競爭激烈,讓業界對此案能否成功有疑慮。

英特爾拒絕置評,AMD發言人則表示「不評論市場謠言或揣測」。

Bernstein分析師雷斯根略為懷疑AMD和英特爾合作的前景,因為相較於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案,AMD和英特爾在覈心市場的競爭更激烈,至少目前雙方都不太可能認真想依賴彼此,AMD透過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生產芯片,也能更輕易地滿足擴大美國製造的要求。

儘管英特爾製程技術被認為落後臺積,但在特朗普政府推動「美國需要芯片製造冠軍」的政策方向下,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開始將部分產能,主要是較低階芯片,轉移至英特爾的國內晶圓廠。(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