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六個月前,華爾街還在為谷歌深深擔憂。這家互聯網巨頭在AI浪潮的初期,似乎顯得步履蹣跚: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它的搜索霸主地位顯得搖搖欲墜,微軟憑藉與OpenAI的聯盟在雲戰爭中步步緊逼,而一場漫長的反壟斷訴訟更是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
市場上瀰漫着一種情緒:谷歌是否已經老去?其核心商業模式是否面臨着結構性風險?
國際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10月2日發佈了一份重磅研究報告: 《約6個月內,從結構性質疑到AI贏家》
《From Structural Question Marks to AI Winner in ~6 Months》
報告的核心結論旗幟鮮明:谷歌已經成功地將市場的「結構性質疑」轉化為「AI贏家的確定性」,這場華麗的逆轉,僅僅花了大約180天。
那麼,這半年裏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摩根士丹利的態度發生瞭如此根本性的轉變?
一、陰霾散盡:壓垮谷歌的「三座大山」正在移開
報告指出,此前壓制谷歌估值的三重主要壓力已經顯著緩解,甚至轉化為動力。
1、AI創新從「追隨」到「引領」
半年多來,谷歌通過Gemini系列模型的持續迭代和AI代理(AI Agent)體驗的推出,有力回擊了對其創新能力的質疑。
報告認為,谷歌不再是AI競賽的旁觀者或追隨者,而是已經成為核心領跑者之一。其AI技術已深度整合進搜索、廣告、雲服務等核心產品,並開始展現出提升用戶體驗和商業效率的巨大潛力。
2、反壟斷訴訟迎來「溫和」結局
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最終以一種「對谷歌相對有利」的方式達成和解。這消除了業務被強制分拆的最大不確定性,為管理層掃清了障礙,使其能更專注於AI時代的競爭。摩根士丹利認為,這一結果的積極意義遠超市場預期。
3、市場情緒與估值修復
隨着上述利空出盡,疊加AI成果顯現,投資者的信心迅速恢復。曾經因擔憂而逃離的資金開始重新審視谷歌的價值,其估值折扣也隨之收窄。
二、雙輪驅動:搜索與雲業務迎來AI增長新範式
報告詳盡分析了谷歌兩大核心引擎——搜索和雲業務在AI賦能下的新前景,認為其增長故事遠未結束,而是啱啱開啓新篇章。
1、搜索業務:不是被顛覆,而是被增強
市場最大的誤判在於認為生成式AI會徹底顛覆傳統搜索引擎。然而,谷歌的實踐表明,AI正在讓搜索變得更強大、更具價值。例如,通過「AI概述」(AI Overviews)等功能,谷歌能夠直接生成答案,並智能整合購物、本地服務等信息,這反而提升了用戶的搜索效率和信息獲取深度。
對於廣告商而言,更精準、更富交互性的AI搜索意味着更高的轉化率,這將驅動廣告單次點擊收入的增長。摩根士丹利預計,谷歌搜索收入增速將在2026年和2027年顯著提升。
2、谷歌雲(GCP):AI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
這是谷歌打翻身仗的關鍵。報告揭示了幾個強勁信號:
驚人的訂單積壓:目前谷歌雲平臺擁有高達1080億美元的未完成訂單(backlog),這為其未來收入提供了極強的可見性。
增長的「加速器」:基於此,摩根士丹利預測谷歌雲業務在2026年的收入增長率有望達到驚人的39%,增速遠超此前市場的保守預期。谷歌雲正憑藉其在AI計算領域的獨特優勢(如自研的TPU芯片),從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手中搶奪更多市場份額。
三、投資價值的重估:目標價大幅上調至270美元
基於以上積極因素,摩根士丹利將對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票評級維持在「增持」(Overweight),並將其目標價從之前的210美元大幅上調至270美元。這一價格反映了機構對谷歌AI驅動下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的重新定價。
報告最後總結道,谷歌的案例是一個經典範例,展示了一家擁有強大技術底蘊、海量數據和雄厚財力的巨頭,一旦全面聚焦,其爆發出的能量是何等驚人。
市場的擔憂已經從「谷歌能否在AI時代生存」轉變為「谷歌將在AI時代獲取多大的蛋糕」。
在約6個月的時間裏,谷歌完成了從「問題學生」到「優等生」的蛻變,正式確立了其作為本輪AI革命中不可爭議的贏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