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規模增加三成以上,ETF規模繼續高歌猛進。
截至9月底,ETF規模已經超過了5.6萬億元,其中,非貨ETF規模也達到了5.47萬億元,過去的三季度非貨ETF規模增加1.33萬億元,增幅為三成以上。
其中,百億級ETF在三季度末增加至117只,較二季度末(81只)增加了36只。百億級ETF出現新面孔的背後,資金再次在ETF上演高拋低吸,寬基ETF在三季度被淨贖回超1400億份,科創50、創業50等漲幅居前的核心寬基ETF被淨贖回較多,而中小盤寬基ETF、券商、港股互聯網主題ETF被淨申購較多。
百億ETF再增36只
新進百億級梯隊的ETF中,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的規模增加最多,截至9月底,該ETF規模為343.53億元,較6月底(97.03億元)增加了246.51億元,增加了兩倍以上。
三季度新成立的科創債ETF,16只已超百億,佔據新晉百億級ETF的近半數席位。其中,嘉實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三季度規模增長210.79億元,位列三季度科創債ETF增量之首。
股票ETF也突飛猛進,鵬華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的規模從6月底的14.15億元,迅速增至9月底的185.43億元,增加了12倍以上。
廣發中證港股通非銀行金融主題ETF、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廣發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易方達國證機器人產業ETF等三季度規模也增長了百億元以上,南方中證申萬有色金屬ETF則是規模增近百億。

不過,整體規模增長的態勢下,也有2只ETF退出百億隊列。景順長城中證A500ETF的規模從6月底的115.27億元,縮水至9月底的71.37億元,減少了43.9億元。
天弘滬深300ETF也暫時回落至百億元以下,截至9月底規模為91.6億元,較6月底減少了8.8億元。
寬基ETF遭贖回,科創50流出明顯
百億級ETF出現新面孔的背後,資金再次在ETF上演高拋低吸。
數據顯示,非貨ETF在三季度增加了2894.46億份額,其中的寬基ETF份額卻減少了1482.23億份。
科創50成為資金流出的主要方向。單隻產品來看,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被淨贖回最多,三季度被贖回了311.18億份,規模也縮水了77.18億份。
而掛鉤科創50的寬基ETF整體則被淨贖回了500億份以上,除了華夏科創50ETF,易方達科創50ETF也被淨贖回超百億。而科創50ETF整體在三季度上漲48%左右,資金也在持續獲利離場。
類似的情況也在跟蹤創業板的ETF出現,數據顯示,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均在三季度被淨贖回超50億份。另外,易方達科創創業ETF作為三季度領升的寬基ETF,也被淨贖回18.57億份。
掛鉤中證A500的寬基ETF,則是被淨贖回316.67億份。其中,易方達、華泰柏瑞、富國、南方旗下的中證A500ETF仍被淨申購較多,而嘉實、景順長城、廣發、招商、泰康、銀華等旗下的中證A500ETF被淨贖回30億份以上。
不過,跟蹤中小盤指數的寬基ETF,如科創200、國證2000則得到整體的淨申購。比如華泰柏瑞、富國旗下的科創200ETF均被淨申購超3億份。與前述的創業板50、科創50相比,科創200ETF在三季度累計漲幅較窄,為33%左右,且跟蹤中小盤的指數往往彈性更大,或是階段性受資金青睞。
券商、化工ETF最受青睞
不同於寬基ETF的整體贖回,行業主題ETF成為資金流入的主要方向。數據顯示,主題指數ETF在三季度增加了1318.51億份,而行業指數ETF整體也在三季度增加了844.15億份。
具體到單隻產品,資金低位吸金的現象較為顯著。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在三季度被淨申購最多,基金份額增加了379.34億份。期間券商板塊在9月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拉漲,但三季度整體僅上漲11%。
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被淨申購369.55億份,該ETF規模也在三季度翻倍增長,至三季度末的976.52億元,期間產品淨值上漲了20%以上。鵬華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也被淨申購231.01億份,規模從6月底的14.15億元,飆升至9月底的185.43億元,近三個月淨值漲超26%,小幅跑贏被動指數型基金。
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夏恒生科技ETF、鵬華中證酒ETF、華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華寶中證銀行ETF、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等最近3個月也被淨申購超100億份。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智通財經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