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國聯盟歐佩克+(OPEC+)定於5日決定11月的石油生產配額水平,市場預計該組織將確認11月原油日產量至少再增加13.7萬桶。
儘管市場預計今年和明年全球供應將過剩,但歐佩克+堅定擴產的信念似乎並沒有動搖。上週國際油價累計跌幅仍接近8%,創下6月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WTI原油主力合約逼近60美元關口,刷新四個月低位。
OPEC+或進一步增產
按照日程安排,OPEC+主要成員國在10月5日舉行線上會議,商議11月的產量安排。OPEC+的石油產量約佔全球總量的一半,其成員包括OPEC+成員國,以及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盟國。
對於此次會議,多家外媒透露,預計該組織將確認11月原油日產量至少再增加13.7萬桶。其實,自今年4月起,OPEC+已放棄減產策略。8個參與減產的OPEC+成員國在9月底前,完全取消此前減產計劃中的一項——22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從10月開始,這些國家已開始着手取消第二項減產(165萬桶/日),當月將實現13.7萬桶/日的增產。
但是如此快速的連續增產計劃,讓市場對原油供應進一步增加的預期擴大,加劇了人們對供應過剩局面的擔憂。據彭博社調查數據,OPEC+在9月原油日產量增加40萬桶;而路透社調查顯示,OPEC+五個成員國9月實際增產34.7萬桶/日,低於協議配額增幅。
當下供給不斷增加的市場環境下,已促使多家全球金融機構調整其油價預期。國際能源署(IEA)預測,若當前產量趨勢持續,2026年原油供應過剩量可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麥格理集團(Macquarie)最新報告認為,當前形勢意味着在今年年底至明年第一季度期間,原油市場將面臨嚴重的供應過剩。
麥格理集團預計,若供應過剩狀態持續,未來幾個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不排除跌至50美元/桶區間。具體到價格預測,麥格理預計「明年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均價將為5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2026年第一季度均價將為57美元/桶,第二季度將升至59美元/桶」。
荷蘭國際集團的策略報告指出,「我們的供需平衡分析明確顯示,市場不需要額外供應。預計第四季度市場將出現大規模供應過剩,並將持續至2026年。因此,我們認為未來一年油價將面臨巨大下行壓力。」
目前,歐洲議會正在考慮加快淘汰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以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俄羅斯曾是歐盟最大的能源供應國。歐盟議會的產業委員會將就RePowerEU法規的修訂案進行表決,其中包括自2026年初起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並在一年後全面禁止天然氣進口。
國內化工提出嚴控新增產能
在國際原油市場供給增加的同時,國內化工行業提出「穩總量、優結構」的轉型方向。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稱《方案》)。《方案》明確了行業「穩總量、優結構」的轉型方向,成為化工市場關注的焦點。
《方案》明確「不涉及現有化工產能去化」,產能優化重點指向未來新項目,而非當前裝置。例如,對煉油、乙烯、PX等傳統領域,僅要求「嚴控新增產能、科學調控投放節奏」,對現有老舊裝置則以「改造升級」為主,不強制淘汰。這意味着短期內行業供給端不會出現大幅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重點支持煉化企業「減油增化」,所謂「減油增化」,即降低成品油產出比例、提高化工品產量。這一舉措或將在中期增加化工品供給總量,可能對合成樹脂、乙二醇等基礎化工品價格形成利空壓力。
《方案》要求「嚴格執行新建煉油項目產能減量置換」「防範煤制甲醇行業產能過剩風險」。隨着新增產能增速放緩,疊加老舊裝置改造提升效率,傳統化工品的供需格局將逐步改善,煤化工行業的盈利中樞有望企穩回升。
馬斯克,突爆大消息!
朝鮮半島,突發!
突然,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