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根據BP最新能源展望,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長可能會持續至2030年代中期,然後纔會開始緩慢下降。Moneta Markets外匯分析認為,這一預測相比去年的觀點明顯上調,反映出BP對能源效率提升放緩及電動車增長未能完全抵消石化行業需求增長的考量。BP指出,即便需求下降,原油在未來10至15年內仍將扮演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角色。
Moneta Markets外匯表示,效率提升速度減緩是未來油市的關鍵變量。BP認為,自五年前開始,能源效率改進的速度明顯放緩,未來年均效率改善率僅能維持在2%,這意味着未來十年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增加約600萬桶/日。考慮到發電技術、風能和太陽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潛力有限,以及車輛燃油效率提升空間有限,這一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
從區域需求來看,BP的報告顯示,油氣需求增長仍將由新興經濟體驅動印度及其他亞洲經濟體正逐步成為新增長點。Moneta Markets外匯認為,這一變化將重新塑造全球原油需求格局,投資者應關注亞洲市場的長期消費趨勢。
BP提出了兩個預測情景:一是「當前軌跡」,即維持現有政策和趨勢;二是「低於2℃」情景,代表全球政治和企業界採取更積極的脫碳行動。在當前軌跡下,全球原油需求到2050年下降約15%,需求高峯出現在2035年前後;在低於2℃情景下,需求下降幅度可達70%,全球需求降至每日不足3500萬桶。Moneta Markets外匯認為,這表明不同政策路徑對油市前景的影響巨大,市場波動風險仍然存在。
在交通運輸領域,電動車(EV)增長將大幅抵消燃油需求。BP預測,到2035年,全球EV數量將在當前軌跡下達到4.8億輛,低於2℃情景則為5.6億輛;到2050年,分別增至14億和21億輛。Moneta Markets外匯分析認為,運輸領域的電氣化雖會壓制油品需求,但全球航空及經濟活動擴張仍將支撐部分油品消費。
與此相對,石化行業對原油的需求仍在上升。BP數據顯示,石化原料需求從2000年的每日800萬桶增加至2023年的超過1400萬桶,佔全球新增需求約四分之一。Moneta Markets外匯認為,這一趨勢意味着即便交通運輸需求下降,石化行業仍可能成為油市支撐力量,但十年後增速預計也將放緩,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塑料需求下降影響。
綜上,Moneta Markets外匯認為,雖然未來原油需求可能延後高峯至2035年,並在部分領域繼續增長,但整體增速放緩及政策、技術變革的不確定性將對油市帶來長期挑戰。BP也承認,任何單一情景完全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提醒投資者在油市佈局時應充分考慮多重情景下的風險與機會。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