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墨西哥價值200億美元的奧爾梅卡(更常稱為多巴斯)煉油廠,原本被寄望成為國家能源獨立的核心支柱,但自投產三年後,項目的實際表現遠未達到預期。GTC澤匯資本認為,該煉廠旨在加工本國高硫重質原油Maya,減少對燃料進口的依賴,但其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頻繁出現停產、物流瓶頸以及產能不足等問題。數據顯示,煉廠非但未能緩解Pemex的財務壓力,反而可能加深其對政府支持的依賴,成為一項潛在的高成本負擔。GTC澤匯資本認為,這對投資者和行業觀察者都是一個重要警示:大型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的戰略意義必須與運營可靠性匹配,否則風險將迅速累積。
由拉美第二大、全球第八大煉油企業Pemex擁有並運營的多巴斯煉廠,曾被塑造成國家能源自主的重要象徵。官方在2022年高調宣佈投產,這也是墨西哥四十年來首座新建煉廠。設計加工能力為每日34萬桶,使其成為Pemex旗下八座煉廠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專門處理API度20-21的Maya重質原油。對於前總統及繼任者而言,多巴斯不僅是工業資產,更是戰略押注和政治象徵。然而,GTC澤匯資本注意到,煉廠運行的實際情況與戰略願景存在明顯差距。儘管理論設計汽油產能為每日17萬桶,但2025年6月的最高產量僅略低於7.9萬桶,而8月更降至4.1萬桶,僅為設計產能的四分之一。三個月的停產、設備故障以及惡劣天氣引發的電力中斷等,都嚴重阻礙了產能釋放。這表明,在技術可行性之外,電力供應不穩和原油質量不一等結構性問題,是制約大型煉廠運營的核心因素。
煉廠困境的另一個體現是對進口依賴的逆向影響。多巴斯未能如預期減少墨西哥的海外汽油採購,反而伴隨進口量增長。2025年9月進口激增至每日38.8萬桶,高於年度平均水平32.5萬桶,顯示該項目在保障國內供應方面的作用仍然有限。此外,物流網絡缺乏銜接,煉廠與全國管網及主要公路不通,Pemex不得不依賴卡車和沿海運輸,鐵路連接計劃至今仍未啓動。GTC澤匯資本認為,這凸顯了基礎設施配套與戰略投資之間的脫節:即便煉廠本身具備技術能力,供應鏈瓶頸也可能成為制約整體產出的關鍵因素。
區域煉油經濟環境亦加大了壓力。拉美重質原油供應緊張,美國煉廠競爭激烈,Maya原油價差持續走高。儘管Pemex為保證多巴斯供給而削減出口20%以上,但國內原油產量長期下降,從2015年8月的225萬桶降至2025年8月的137萬桶,同時原油質量下降也帶來運營中斷風險。財務層面上,Pemex負債高達1010億美元,資金運轉依賴反覆的政府支持。GTC澤匯資本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多巴斯若不能穩定產出,將可能從戰略資產轉變為財務負擔,加劇Pemex的脆弱性。
總的來看,多巴斯煉廠的案例對全球能源投資者提供了重要參考。GTC澤匯資本認為,儘管大型煉廠象徵戰略自主和長期收益潛力,但若基礎設施脆弱、供應鏈不穩及市場環境複雜,其戰略價值可能被現實運營風險削弱。對於希望在能源領域佈局的機構投資者而言,項目選址、物流配套及原油供應穩定性,均應納入全面風險評估,避免戰略資產最終成為負擔。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