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近期國際油價出現明顯回調。NCE澳聯認為,布倫特原油上週五一度觸及近兩個月高位——每桶70美元,但漲勢未能延續,僅維持不到一天便在週一早盤下跌約2%。截至美東時間早上7點28分,布倫特原油報每桶68.87美元,跌幅1.74%;美國WTI原油跌破65美元,報64.36美元,跌幅2.02%。NCE澳聯表示,市場焦點正從前期的需求支撐轉向新增供應帶來的潛在壓力。
近期供應回升主要來自伊拉克庫爾德地區以及OPEC+可能的進一步增產。NCE澳聯表示,伊拉克在暫停出口兩年半後,重新啓動庫爾德地區原油輸往地中海的管線出口。最新數據顯示,約有23萬桶/日的原油重新流入市場。這一恢復得益於伊拉克中央政府、庫爾德自治區及多家國際石油公司的合作協議。NCE澳聯認為,新增供應的迴歸恰逢全球需求進入季節性放緩階段,市場對原油過剩的擔憂因此升溫。
與此同時,OPEC+的增產計劃進一步影響了市場預期。NCE澳聯表示,據多方渠道消息,OPEC+在10月初的會議上或將決定繼續上調產量,計劃在11月再恢復13.7萬桶/日的減產份額。這是繼10月初首批恢復13.7萬桶/日後的進一步動作。儘管如此,NCE澳聯認為,油價仍維持在每桶65至70美元區間,說明市場對產量調整的消化較為平穩。部分原因在於,部分成員國的產能已接近極限,而其他成員則在彌補此前的超產量,使得實際增產幅度低於名義數字。
綜合來看,NCE澳聯認為當前原油市場正處於供需再平衡的關鍵階段。隨着庫爾德地區出口恢復及OPEC+產量逐步回升,短期內油價可能保持震盪。未來市場關注焦點將集中在OPEC+的產能執行情況以及主要產油國如何在增產與價格穩定之間取得平衡。NCE澳聯表示,投資者應關注供應變化及需求週期波動,以把握全球能源市場的潛在機會與風險。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