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來了

新浪財經
10/12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妙投團隊

頭圖 |視覺中國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宣佈,從11月1日起(或更早,視中國是否有反應),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0%關稅,即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再加碼一倍。

與此同時,他還提出對「所有關鍵軟件」進口實施出口管制,以此作為對中國最近在稀土出口管制等舉措的反擊。他表示,如果中國採取激烈反制,美國隨時可以調整實施時間。

目前,這一威脅仍停留在社交媒體聲明階段,能否真正落地,還取決於中美雙方接下來的博弈。但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市場恐慌。當晚美股大幅下挫,道指下跌約878點,標普500收跌2.7%,納指下跌3.6%,芯片與新能源板塊跌幅居前。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尚未開盤,但也難獨善其身。10月10日,富時A50期指夜盤一度暴跌超過4%,刷新數月最大跌幅;中概股普遍重挫,金龍指數跌幅達6.1%,部分熱門中概個股跌幅超10%。

那麼,這一輪關稅風暴對A股各板塊究竟意味着什麼?哪些行業會首當其衝,哪些板塊又可能相對穩健?

分化的智造業

關稅的核心是抬高「中國製造」的成本。

這次100%的關稅意味着,一部在中國組裝的手機,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將直接翻倍。最終的結果,要麼美國廠商尋求豁免關稅,要麼美國廠商尋找替代的供應商。

2025年4月、8月,英偉達蘋果均獲得了125%對等關稅豁免、100%半導體關稅豁免的資格。

本次加徵的關稅不排除英偉達、蘋果可能再次獲得關稅豁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4月份加徵關稅後,英偉達鏈、蘋果鏈的A股相關公司的股價快速下跌,豁免後快速反彈。

然而,對於部分出口型的製造業,邏輯與消費電子類似。它們在全球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性價比」。100%的關稅直接摧毀了這一優勢,使其陷入「量價齊利」的困境。

例如:許多A股汽車零部件公司,深度嵌入了通用、福特乃至特斯拉的供應鏈體系。為了規避關稅,美國車企將有極強的動力尋找替代供應商,這將直接導致中國企業的訂單流失。

對於中國產的零部件與設備,特斯拉、福特等也有申請豁免。這些豁免只有個案審批,不具有行業普適性。例如:用於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的中國產人造石墨獲得關稅豁免,理由是美國本土無法提供。

再加上,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係已從親密合作走向公開對立。特斯拉更難獲得美國政策紅利的傾斜,關稅也不例外。

因此,妙投認為,關稅衝擊對特斯拉鍊的利空影響,將大於英偉達鏈、蘋果鏈。

然而,硬幣總有另一面。中國已經開始走自主可控之路,尤其是在高端製造、國產替代領域,如:半導體等。

除了加徵關稅,特朗普還宣佈,同日我們還將對任何及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

對於半導體而言,EDA(芯片設計軟件)仍是半導體行業的「卡脖子」環節。當前,EDA行業呈現全球高度壟斷,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合計市佔率超70%。

這次「關稅大棒」,將加速本土EDA企業(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等)在國產替代的突破,繼續通過政策支持、併購與研發投入,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除了EDA,基礎軟件及高端工業軟件為主的信創賽道也有機會迎來發展機遇,但特朗普並未表明關鍵軟件的具體內容,還需觀察。

另外,在半導體領域,受益於自主可控,國內GPU算力芯片、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繼續加速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關稅大棒與4月份的關稅對A股製造業的影響會有不同。

其邏輯在於,4月多數A股製造業企業的股價尚在低點,而多數股價已攀升至高位,以「易中天」(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紀連海」(寒武紀、工業互聯、海光信息)最為代表性。

這次關稅大棒之後,全球資產大跌,美國科技公司英偉達、蘋果、特斯拉等紛紛出現下跌。

因此,妙投認為,A股的英偉達鏈(易中天)、蘋果鏈、特斯拉鍊等相關公司的股價也將面臨調整的壓力,要謹慎防範風險。待關稅豁免或者緩和後,投資者方可繼續樂觀。

撕裂的有色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中,有色金屬成了市場分歧最集中的板塊——黃金因避險邏輯堅挺,白銀被看作避險資產,卻又因工業屬性而承壓;銅在擔憂衰退,稀土卻在醞釀戰略紅利。

這種分化反映出市場對關稅影響的不同解讀。一方面,市場認為關稅加碼將直接壓制全球製造業景氣,削弱對銅、鋁、鎳等工業金屬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場也看到供應端的隱憂——地緣博弈升級、貿易壁壘增加、關鍵資源出口受限,可能反而推高戰略金屬的溢價。

如果關稅威脅持續,市場對全球經濟發展必然趨於悲觀,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值幾乎毋庸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風險資產遭遇拋售,流動性緊張也會衝擊金價,而這恰恰提供了低吸機會。

但避險的另一面是增長的代價。

當資金湧向避險資產時,實體經濟的增長預期是在減弱,工業金屬的需求端開始感受到寒意——需求預期坍塌,當天COMEX銅價大跌5.43%。

在此之前,聯儲局降息,銅的需求端有故事,供給端緊縮,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同步向上,銅價大漲。但當關稅落地,市場就會交易衰退預期,也就是悲觀的經濟預期與過於樂觀的降息預期在同時發生,銅價會下跌——因為當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背道而馳時,銅價更受到實物供需的影響。

短期回調不可避免,長期敘事也不應被忽視:全球銅礦供應干擾頻繁(如智利Codelco產量創20年新低、印尼格拉斯伯格銅礦因重大泥石流事故被迫停產),而且能源轉型帶來的銅需求長期來看是硬需求、結構性的。一旦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情緒緩解,供應端的這些硬約束很可能會迅速把銅價拉回「現實」。

銅是經濟週期的鏡像,而稀土是地緣博弈的武器。

美國的關稅加碼,本質上是對中國製造和新能源鏈條的圍堵;但反過來,中國也在強化對稀土、石墨、鎵鍺等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這直接壓縮了國際可流通供應量。下游企業無法輕易找到替代供應源,只能接受漲價或者囤貨,從而支撐稀土相關股票的上漲。

當然,這些資源的戰略價值更是遠超商品本身,已成為大國博弈的籌碼。

白銀的處境最糾結。它既有避險屬性,又有一半以上需求來自工業領域,可以看成「半個黃金+半個銅」。

今年白銀跑贏了黃金——COMEX黃金年內收漲52.8%,COMEX白銀年內收漲62.49%,一是因為白銀價格更低,「槓桿效應強」,對避險資金來說是一個更具彈性的標的;

二是供需關係緊張。工業需求猛升(尤其在新能源、光伏、電子、5G等領域)屬於剛性需求,難以用替代金屬大規模替代;而供應端受伴生礦依賴、礦體品質下降、審批限制及資源枯竭等因素制約,響應能力弱。

這種雙重身份,讓白銀格外尷尬。關稅帶來的風險厭惡,短期內確實讓避險資金追逐貴金屬;但一旦經濟衰退預期升溫,白銀的工業需求會被壓制,從而削弱緊張局面的支撐力。

一旦關稅風險解除,黃金未必會大跌,但白銀和銅等工業金屬則有望迎來明顯反彈。

銀行股重回壓艙石

關稅對於金融板塊的基本面沒有直接影響,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市場風格與資金流向的變化。

今年7月份以來,此前表現不錯的銀行股轉入下跌行情。

中證銀行指數7-9月收益率分別是-2.04%、-1.66%、-6.82%,而5-6月份分別上漲了6%和5%,其主要原因是成長風格與紅利風格兩者之間的蹺蹺板效應,成長風格賺錢效應顯著,部分資金棄紅利買成長,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風格受到較大壓制。

疊加此前銀行股有較大漲幅,有獲利了結的資金,缺少高切低的資金,因此三季度銀行股股價承壓。

如果貿易爭端持續加劇,銀行股可能會重新受到資金熱捧。

首先是在貿易爭端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會顯著下降,高風險高收益的成長風格資產受影響最大,隨着風險偏好的下降,資金會更偏好穩定性強的資產,從安全性、股息率角度,銀行是最符合避險資金偏好的板塊之一;

其次在市場出現快速下跌的情況下,匯金等國家隊很可能入場穩定股市,手段主要是增持四大行股票,以及購買滬深300等寬基ETF,銀行都是直接受益,因為銀行是滬深300指數的最大權重行業;

另外與4月份相比,銀行與成長板塊的情況發生了反轉。4月份時銀行股累積了較大漲幅,四大行迭創新高,成長股則距離前期高點差距較大,估值分位點低。而經過三季度的行情後,現在銀行股是滯漲板塊,成長板塊估值高企。

因此銀行板塊可能是資金的主要去向,相對於其他板塊的超額收益會由負變正。

基本面上,沒有太大變化,目前宏觀經濟還沒有強勁復甦的信號,銀行業的資產規模增長和淨息差、不良率依然有一定壓力,處在築底階段,何時能有趨勢性向好還要看宏觀經濟的表現。

保險板塊在5-8月出現了持續上漲,進入9月份後開始出現回調,較8月底下跌了12%左右。主要因素在於板塊的機會在全市場來看不上不下,相比於AI產業鏈等漲幅高的板塊欠缺彈性,相比銀行等紅利板塊又缺少股息率上的吸引力,基本面上又沒有明顯的景氣度邊際變化。

8月份受預定利率下調背景下的產品「炒停售」因素帶動,人身險公司保費規模增長近50%。9月份後預定利率正式下調,預計保費規模將有環比大幅下滑。

而投資端雖然有較好的投資收益,但也將迎來高基數影響,因為本輪行情的起點「9.24」行情在去年同期啓動,預計保險公司的業績受到高基數影響,也將進入較低的增長區間,這使得保險板塊缺乏足夠的上漲動力。

由於現在保險的業績彈性主要來自投資端,而貿易爭端又有可能帶來股市的波動,因此保險板塊的機會並不明顯。

不過好在板塊已經在9月份提前於大盤開始下跌,下旬出現企穩跡象,而板塊又是大盤股,受益於匯金等國家隊可能的寬基ETF增持,因此相對於其他板塊也會有超額收益。

券商板塊跟保險板塊的投資邏輯是相似的,都是跟股市行情高度相關。券商板塊也是在5-8月出現了持續上漲,9月份出現回調,不過回調幅度低於保險板塊,主要是因為行情火爆,成交量高且兩融活躍,有利於券商業績。

不過券商並不是基金等機構資金鐘愛的板塊,其上漲可能更多是散戶或者遊資推動,因此其吸引力也跟科技創新等高成長板塊相比有較大差距,體現在累計漲幅並不大,券商板塊截至10.10日年內收益只有12%左右,在全市場表現較為落後,不過略好於銀行和保險。

預計接下來券商板塊也會和股市表現共進退,在市場信心不穩時同步下跌;但若國家隊出手護盤,券商或將率先企穩。不過,行情的延續性有限,更多是階段性機會。

綜合來看,如果貿易爭端加劇,銀行板塊在金融行業中相對來說機會最大。

大消費到了「表現時刻」?

終於要輪到大消費這些「老登股」表現了嗎?

簡單來說,短期確實值得期待,但能否走出持續性行情尚待觀察(主要是基本面和政策面)。

先回顧今年4月7日後消費板塊的表現:

當天全市場僅有的24家漲停股中農業佔11家,食品飲料1家;

次日漲停股增至127家,其中農業佔45家,零售18家,食品飲料11家;

9日漲停股125家中,農業、零售、食品飲料漲停變為個位數,免稅漲停11家;

10日漲停154家中,大消費板塊表現亮眼的是多胎概念的題材板塊;

4月8日-10日,Wind零售、餐飲旅遊、食品指數分別上漲了16.15%、11.31%、8.82%,在Wind中國行業指數區間漲幅排行榜上位列第1、第2和第8名。

但從這之後,雖然大消費板塊零星會有零售、食品飲料個股漲停,但整體風光不再,很多個股重回下跌通道。

回看上漲理由,當時內需消費板塊因受外部衝擊較小,部分有反制作用(農業),內需政策也被認為是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主要對沖手段,所以成為當時市場(短線)資金的避險選擇。本身消費板塊尤其是必選消費因需求剛性和現金流穩定,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會成為資金避險選擇。

這些投資邏輯放在現在仍在有效。

在當前情況下,消費板塊的利好可能還會增加一些。

首先,板塊間位置變化。當前與4月7日情況很不同的一點是,當時科技在低位,震盪後很快搶過消費的風頭走出一波行情;而如今科技在高位,大消費則在低位。

比較有代表性的如白酒,板塊指數已經跌破60日線,在前期低點支撐位上;無人在意下,農業50ETF已經走出5連陽;而消費賽道比較活躍度個股,如供銷大集國芳集團不久前有過漲停且股價在低位支撐點。

其次,市場風險偏好可能漸進轉弱。Q4指數預計會寬幅震盪,預計權益資產逐步轉向防禦狀態,這可能會帶動由科技成長向低波紅利切換的結構化行情。

但以上是消費板塊短期的投資邏輯,中期來看還要等待政策面,長期則要看基本面。

政策面從最近一段看力度不及預期,9月服務消費政策僅側重供給側,但市場對消費刺激已現疲態。當前正是十五五規劃的關鍵節點,如果有更有力度對居民端的政策出臺,對相應的消費板塊會有提振作用。

從基本面來看,消費賽道不少還在經受週期考驗。

從剛過去的十一來看,白酒動銷同比下滑約20%,高端酒以價換量,中低檔動銷優於大盤,但整體預計到明年下半年纔會調整觸底。面臨類似境遇的還有乳製品業,奶價下行4年,行業虧損1.5年,但預測最早在明年才能看到奶價拐點。

十一假期旅遊方面兩極化明顯,要麼是更具性價比的居住地周邊遊,要麼是出境遊;而酒店、民宿預定率較五一假期有所回落,酒店價格環比-1.9%,民宿價格較五一假期略有回升。整體來說,旅遊及酒店板塊表現不算樂觀。

服裝板塊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同比下降1.43%,但利潤同比下降12.92%;而由於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消費信心下降,下半年服務出口仍有較大下行壓力,所以整體也難言有大投資機會。

飲料、零食及食品原料板塊結構性成長顯著,比如休閒零售業的增長邏輯包括供應鏈自上而下整合、零食折扣、抖音等新渠道增長,以及符合當下高性價比追求。

家電板塊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8.4%,歸母淨利同比增長13.1%,主要受「以舊換新」政策驅動;但下半年國補資金縮減,出口從Q2即受明顯影響,整體增長也承壓。

總體來看,大消費板塊短期受情緒和資金驅動可能會有行情,但中期要觀察經濟會議釋放的信息;長期來看,大消費板塊的表現仍會分化,食品零售板塊相對來說短期基本面更好,其餘板塊的行業龍頭隨着週期觸底,配置價值會逐漸顯現。

(妙投注:以上推演基於關稅威脅未緩和,甚至可能進一步升級的情境;若形勢出現緩和,這一推演將不再適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