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3900點過後,股市「愛漲不漲」?

市場資訊
10/10

專題:維持高風險偏好 機構預計9-10月為宏觀順風期

  來源:吳曉波頻道

  本輪是一場由估值修復和情緒反轉驅動的‘預期牛市’。

  股民沒有假期結束的失落,全是對開盤的期待。

  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市場用漫山遍野的紅色,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上證指數開盤41分鐘盤整後迅速衝高,很快突破3900點關口。

  而這,是上證指數時隔10年,再次站上3900點。

  從3800點到如今3900,指數每上一次臺階,投資者們在興奮之餘,情緒也不免複雜:漲多了,自然有人覺得現在的點位已經很高,會思考是不是到時候獲利了結,也有人認為牛市不言頂,越漲越要買,還有人決定暫時「佛系」。

  如某位網友所言:「如果股市繼續漲,那也沒辦法,如果不漲了,也還是沒辦法,結論就是‘愛漲不漲’。」

  今天的文章,便在這個檔口做一次小小的「覆盤」,在篩查市場預警信號的同時,也綜合下各方的看法。

  站上3900點,原因全在黃金週

  首先是短期總結。昨日A股能夠一鼓作氣衝上3900點,直接原因在於啱啱過去的長假,有諸多利好消息釋出。

  最重要的利好是真金白銀上漲。

  這個國慶,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周,期間金融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倫敦現貨金與COMEX黃金期貨價格雙雙突破400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而藉由黃金大漲,白銀、銅、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因此,在A股開盤以後,貴金屬板塊全天高位運行,暴漲了8.3%,成為昨日漲幅最大的板塊。

  此外,一些科技領域的利好消息也影響了市場情緒。

  101日,位於安徽合肥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建設取得關鍵進展,這意味着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迎來關鍵進展——昨日可控核聚變板塊漲幅高達6.97%,成為市場漲幅第二大的板塊。

  再比如商務部加強了對於稀土的管控

  昨天,商務部發布2025年第61號和第62號公告,分別公佈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以及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

  國金證券則認為,漲價、供改兌現、供應擾動疊加板塊戰略屬性提升,稀土板塊將繼續演化估值業績雙升,消息最終帶動稀土永磁板塊大漲5.05%。

  然後,再做下「牛樣觀察」,看是否發生根本性變化。

  儘管站上了3900點,但市場特徵卻依然明顯,還是我們熟悉的那頭「慢牛」,它依然符合三大特徵。

  其一,這是一輪維持結構性分化而非普漲的牛市。

  昨天的盤面就是例證,一邊是新能源、芯片、貴金屬等板塊高歌猛進;另一邊,卻是影視院線、旅遊、白酒等大消費板塊集體回調,其中,多隻電影板塊個股跌停。

  此外,儘管指數一路走強,但是兩市3115只個股上漲的背後,依然有高達2186只股票下跌,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景象,纔是當下A股的真實寫照。

  其二,本輪牛市目前依然保持着估值驅動而非盈利驅動」的態勢。

  股票指數的上漲,無非來自兩個因素:公司賺錢更多了(盈利EPS提升),或者市場願意為同樣的盈利付更多錢(估值P/E提升)。

  銀泰證券認為,A股市場三季度後的進一步走強,源於市場信心修復後,增量資金的不斷入場。A股本輪上漲顯然是政策和資金驅動下的估值修復。

  實際上,若從企業盈利角度看,一切才啱啱起步。

  節前最後一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7%,直到8月份的數據公佈以後,才扭轉頹勢,轉為增長0.9%

  10月9日收盤:滬指漲1.32%站穩3900點

  其三,最重要的是,本輪牛市的壓艙石,依然是「政策預期」。

  在「9·24」行情啓動前,滬深300的估值處於歷史底部。當市場觸及「政策底」,投資者普遍預期政府將出臺強有力的經濟與資本市場改革措施。而政策也沒讓大家失望,近一年來不斷釋放利好。

  接下來距離二十屆四中全會不到兩週時間,這將成為市場新一輪的期待。

  總體而言,這次牛市的底色,是低估值與政策支撐的結合,是一場由估值修復和情緒反轉驅動的預期牛市」,只要以上特徵不變,慢牛的「畫像」仍在。

  持股還是拋售?這是個問題

  理解了如今市場的運行邏輯那麼3900點的「迷思」來了,這或許也將是未來4000點(如果可能的話)的迷思——投資者是該衝進市場,還是該退出來?

  一方面,坦誠來說,市場的賺錢效應,對新手而言,並不友好。

  由於市場處於結構性牛市之中,資金在不同板塊之間流動,形成板塊輪動,例如之前資金青睞銀行股,而現在在科技股抱團,新手投資者,容易追漲殺跌,風險不可控。

  另一方面,市場開始出現一些值得留意的預警信號。

  例如昨日盤中多家券商將9A上市公司的孖展沽空「折算率調整0」調整消息爆出以後相關公司股價出現跳水走勢。

  所謂折算率,是一個術語,就是可以把賬戶的股票折算成保證金,按照交易所規定,2016年起,一旦個股的靜態市盈率超過300倍,折算率就會變成0按照交易所規定,此時,券商已不能夠將其股票視作抵押品了,

  而9公司的折算率歸零意味着9家公司動態市盈率超過300倍,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市盈率更是高達947倍。

  雖然這並非科技泡沫破裂的主要表現,但消息放出後,直接導致科創板衝高9%後快速回落,可見還是有人以此為信號下了相應的判斷。

  另外,還有幾個被常常拿來當做市場見頂的信號,我們也特意做了觀察。

  ◎ 信號一,踏空者瘋狂湧入。

  當身邊從不談論股票的親戚朋友都開始跑步進場,市場情緒從分歧走向一致的狂熱時,往往是風險最大的時刻。而現在,雖然投資者入市開戶數量已經大幅度增加,但是從成交量來看並沒有達到歷史峯值,觀望和猶豫者仍然佔多數。

  ◎ 信號二,高位釋放重大利好。

  當指數已經漲到令人炫目的高位,各種錦上添花的利好消息開始滿天飛,這往往是主力資金為出貨而放出的煙霧彈。

  ◎ 信號三,圾股普遍上漲。

  牛市的末期,資金會失去理性,不再看重基本面,轉而炒作低價的垃圾股,試圖抓住最後的瘋狂。而昨天的上漲,依然高度集中在有業績、有邏輯、有未來的核心板塊。

  換言之,就目前來看,這三類跡象都不是特別明顯。

  股民關注股市大盤指數

  4000點還會遠嗎?

  3900已經到了,4000還會遠麼?以下是我們收集的來自部分機構和券商的最新看法。

  ◎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認為,不管從流動性還是從風險偏好來看,紅十月有望給A股行情開個好頭。

  ◎ 中信建投策略等多家券商團隊認為三季報的交易窗口期,以及十五五規劃帶來的密集重磅政策利好。

  ◎ 浙商證券在四季度宏觀策略中提到:四季度A股有望從科技成長向低波動紅利板塊切換,繼續自己的結構化行情,特別是Q4權益資產很可能會從進攻轉為防守。

  ◎ 太平洋證券認為:目前科技類個股籌碼較為擁擠,繼續追科技類板塊不具有性價比,一旦科技類暫時熄火,那麼下跌已久的銀行板塊或許會有表現。

  ◎ 銀泰證券提到,在長期資金入市的背景下,A股核心資產價值重估的機會,並推薦高股息價值板塊,各行業領域龍頭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三家券商最近的策略報告都提到了高股息和低波紅利的機會,這傳遞的信號是:此時的進攻性價比很低,遠不如防守來的重要。

  風格切換孕育着機會但也會帶來風險

  2015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芒格曾經這樣評價中國投資者:中國人歷來都很有創業精神,但他們一有機會就會大肆‘賭博’,這給中國股市帶來了巨大的波動。

  隨着指數的上升,或許還會有更多場外觀望的投資者不斷湧入市場,而按照芒格的觀點來看,投資者要做的,是重視價值投資,而不是沉迷於投機浪潮。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