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頭:去掉AI,美國經濟可能已陷衰退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10/10

拍攝:TIMOTHY A. CLARY

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導語:億萬富翁投資人史蒂夫・艾斯曼警告稱,消費者的處境日益艱難,而人工智能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說法卻讓人們忽視了這一現實。他還稱,若剔除人工智能領域,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將截然不同。

以精準預測2008年房地產崩盤而聞名的金融分析師史蒂夫・艾斯曼(並在2015年電影《大空頭》中被搬上大銀幕的人物),近日在播客節目 The Real Eisman Playbook 中表示,美國經濟是一部 「雙城記」:儘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看似表明經濟態勢強勁,但如果將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排除在外,實際上經濟幾乎陷入停滯。

艾斯曼稱,2024年美國GDP為29.18萬億美元,預計2025 年將增長 1.8%。這 1.8% 的增速對應的經濟增量約為 5300 億美元。而根據他的測算,谷歌亞馬遜微軟等 「科技七巨頭」在AI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總額約為 4000 億美元。換句話說,若從美國 GDP 的預期增量中扣除AI領域的數額,剩餘的經濟增量將微乎其微。

「剔除AI後,美國經濟的實際增速甚至不足 50 個基點,」 艾斯曼表示,「顯然,經濟中存在着明顯的疲軟領域。

許多經濟學家和科技巨頭此前也曾警告,隨着AI投資的持續膨脹,一個「AI泡沫」正在形成。儘管AI被寄予厚望,但目前還缺乏充足證據證明其能帶來真正的經濟變革。與此同時,就業增長乏力、通脹陰影不散,使得外界對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加劇。

消費疲軟的跡象進一步加劇了這些擔憂。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8 月發佈的報告,2025 年第二季度,美國家庭債務增加 1850 億美元,達到 18.39 萬億美元;汽車貸款餘額增加 130 億美元,升至 1.66 萬億美元;學生貸款餘額也小幅增加 70 億美元,總額達 1.64 萬億美元。

「這種困境將全面蔓延,」 投資研究公司 Unicus Research 的創始人拉克希米・加納帕蒂(Lakshmi Ganapathi)在播客中對艾斯曼表示,「零售業、分期消費、汽車行業——全都在受傷。」

汽車行業的預警信號

加納帕希以汽車行業為例,揭示了消費者困境的隱祕一面。她指出,在疫情期間,美國政府發放了約4.76億筆、總額達8140億美元的刺激支票,使得消費者在銀行看來比實際更富有。這種「虛假財富」讓他們獲得了優質貸款資格,儘管實際並不具備相應的償付能力。

「這些所謂的‘優質信用分數’其實是一種幻覺,」她說,「那些資產支持證券(ABS)中標示為‘優質’的貸款,其實大多是次級貸款。」

疫情期間,汽車銷量也迎來激增期,許多汽車售價高於標價。這是因為當時供應鏈出現問題,且消費者需求增加,汽車廠商(OEM,原始設備製造商)藉此抬高了價格。

「很多汽車廠商變得有些貪婪 —— 甚至可以說極度貪婪,」 加納帕蒂表示,「因此,他們大量生產汽車,還抬高售價,因為當時市場上資金充裕、流動性過剩,有些人明明連本田都買不起,卻在跟風購買瑪莎拉蒂。」

但隨着疫情後汽車生產恢復,部分經銷商積壓了過多庫存,新車價格被迫下調,而二手車價格則因需求旺盛被推高。上月,美國最大二手車零售商CarMax報告稱,其貸款損失準備金激增,CarMax Auto Finance(CAF)的季度收入下降11.2%至1.026億美元,公司還指出,銷量增長主要集中在車齡更高、里程更長的車輛上。

加納帕蒂表示,這些老舊二手車對消費者而言或許價格更低,但維護成本更高。儘管消費者可能只能負擔得起這類車,但銀行卻不願收回它們—— 因為這些車輛的價值低於收回和出售所需的成本。目前,汽車收回量不僅在激增,能夠成功收回的車輛比例反而在下降。

「現在去收回這些汽車,相關方會損失慘重,真的會虧得血本無歸,」 加納帕蒂說,「消費者正在陷入崩潰。」(Fortune)

#AI  #美國 #消費 #就業 #債務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