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戲蛻變為算力霸主,英偉達的市值能否突破5萬億?

Ofweek維科網
10/10

文/楊劍勇

英偉達在資本市場持續上漲, 市值更是達到驚人的4.7萬億美元(按當前匯率換算,約合人民幣33.5萬億),不僅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業,也是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是地表最強個股,且5萬億美元市值也近在咫尺。

得益於在生成式AI時代,科技巨頭們開啓新一輪人工智能大競賽,紛紛加大AI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導致人工智能市場開啓一輪新增長週期。IDC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總投資規模為3159億美元,並有望在2029年增至1.26萬億美元。

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四大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預計2025年將高達3200億美元。國內的諸如騰訊阿里、字節三大巨頭在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同樣驚人。阿里在未來三年,將投入3800億來建設雲和AI 硬件基礎設施。

這些雲巨頭們擁有充裕的現金以及龐大的自由現金流,且在未來幾年仍然會持續投入巨資用於數據中心,構建龐大的AI基礎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半導體市場受益於AI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強勁增長,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成為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IDC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將達到8000億美元。其中,半導體市場的計算部分將增長36%,達到3490億美元。

然而,這種全球性的資本開支擴張趨勢,英偉達無疑是最大贏家。毫不誇張的說,誰家AI大模型實力強,背後比拼的其實是擁有多少張英偉達的卡。由此,巨頭們對英偉達的AI基礎設施的需求空前強勁,主要為了提升自身的AI大模型競爭力。

其中,OpenAI日前與英偉達簽署意向書顯示,英偉達將助力OpenAI構建和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 數據中心,用於訓練和運行其下一代模型。這些數據中心將採用NVIDIA系統,包含數百萬塊NVIDIA GPU,為OpenAI的下一代AI基礎設施提供支持。同時,英偉達也逐步向OpenAI 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

整體來說,科技企業發展AI大模型,其核心競爭力在於擁有強大的AI算力基礎設施,繼而對英偉達的AI芯片需求空前強勁,從而驅動英偉達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芯片廠商,年營收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使得賺得盆滿鉢滿。

誰也未曾料想到,為遊戲而生的英偉達的GPU,到如今則是全球科技發展的核心力量,在衆多領域的AI應用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生成式AI時代,英偉達的成功並非偶然。當1999年世界上第一塊GPU問世後,雖然當時只有核心PC遊戲玩家和科技愛好者關注,但卻為今天生成式AI奠定了基礎,並不斷推出新的GPU產品和技術,以滿足市場對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尤其對Blackwell需求驚人。

在此之前,英偉達黃仁勳聲稱,Blackwell是全球期待已久的 AI 平臺,實現了劃時代的巨大飛躍。Blackwell Ultra的產能正全速提升,市場需求強勁。

最後,生成式AI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半導體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刻重構,並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且各界對AI芯片需求旺盛,從而使得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場規模正處於快速增長之中。

英偉達成功抓住了AI大模型市場機遇,營收、淨利潤、市值等均實現了快速增長,市值更是直逼5萬億美元。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顯示出大模型所帶來的空前機遇,投資者對AI商業前景持有樂觀態度。

儘管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市場需求潛力逐步釋放,但英偉達的股價節節攀高,是否存在泡沫也曾引發爭議。市場過度炒作,積累了較多的獲利調整風險,蘊藏巨大風險,須警惕大漲後所暗藏巨震隱患。

楊劍勇,福布斯中國撰稿人,表達觀點僅代表個人。致力於深度解讀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聯網、雲服務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原文標題 : 從遊戲蛻變為算力霸主,英偉達的市值能否突破5萬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