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CNBC)
OpenAI 和 Nvidia 在週一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其中 OpenAI 同意為其數據中心購買至少 10 千兆瓦的 Nvidia 系統(涉及四百萬到五百萬個GPU,是今年出貨數量的一倍),而這家人工智能軍火商則以高達 1000 億美元的投資回報 Altman 建造的數據中心。
英偉達和OpenAI於週一聯合宣佈了該協議的第一階段, OpenAI 將從 2026 年下半年開始在其數據中心部署 Team Green 的Vera Rubin平臺。新聞稿解釋說,為了分擔成本並在 AI 領域佔據更大份額,英偉達將「隨着每部署一千兆瓦電力,逐步」收購 OpenAI 的股權。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英偉達將成為 OpenAI 的「首選戰略計算和網絡合作伙伴」,無論這意味着什麼。據我們瞭解,這筆交易對 OpenAI 而言是非排他性的,這意味着如果 OpenAI 願意,它可以使用 AMD 或其他公司的競爭芯片。
這份聲明有足夠的迴旋餘地來推動一款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駕駛半掛車的上市——這是一份戰略合作意向書,類似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合同,協議只要求英偉達在OpenAI繼續購買其芯片的前提下「最多」投資1000億美元。如果整件事聽起來很像一家在人工智能泡沫中獲益最多的公司,通過資助自己最重要的客戶來維持泡沫的膨脹,那麼你可能比普通的股市參與者更精明,因為普通的股市參與者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集體將英偉達的股價推高了約4%。(不過,漲勢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袖手旁觀的投資者纔是真正的傻瓜。沒人知道!)
從更通俗的層面來說,英偉達擁有OpenAI所需的芯片,而這家AI領軍企業獲得了部分資金,這將使其能夠繼續燒錢,直到建立起接近盈利的市場地位。薩姆·奧特曼最近承認,即使OpenAI今年的年收入有望達到約200億美元,盈利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如果OpenAI真的能夠扭轉頹勢,成為一家能夠自給自足的企業,那麼英偉達就擁有了這家可能成為歷史上市值最高的軟件公司的一部分。
甲骨文也參與了這種互利合作。就在幾周前,據報道,OpenAI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向甲骨文支付 3000 億美元,用於購買約 5 千兆瓦的計算能力,這些能力很可能也來自英偉達的 GPU。目前尚不清楚 OpenAI 將從何處籌集這筆資金,但這並沒有阻止甲骨文吹噓其預計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將大幅增長,這促使股東們股價一度上漲 40%,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裏森也因此短暫地成為全球首富。
這兩家公司已經緊密合作,甚至可以說是相互依賴。上週,英偉達宣佈將為OpenAI 旗下 Stargate 數據中心的英國分部提供硬件,不過使用的是 Grace Blackwell Ultra GPU,而非 Rubin 芯片。今年 7 月,英偉達還宣佈在挪威達成了一項類似的協議,為另一家 Stargate 數據中心提供硬件。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工具的需求究竟有多大、利潤有多豐厚,目前尚不明朗。越來越多的報告表明,自上而下由公司強制推行的人工智能試點項目並沒有帶來多少投資回報,儘管個體員工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讓自己的工作更輕鬆、更高效的方法。
沒關係!列車仍在繼續前行……
是什麼推動了 Nvidia?
打造大規模 GPU 農場(或 AI 工廠)的競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而據各方報道,英偉達正處於領先地位。這家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 GPU 公司憑藉 GPU 銷量飆升帶來的充裕資金,正在尋找能夠產生回報並保持良性循環的投資機會。那麼,還有什麼比投資自己的超大規模客戶更好的選擇呢?
這似乎是今天有關Nvidia和OpenAI建立里程碑式聯盟的新聞背後的邏輯,作為建設 10 千兆瓦 AI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計劃的一部分,這家 GPU 巨頭可能會向這家 AI 公司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
Nvidia 對 OpenAI 的投資與新數據中心的啓用息息相關,而新數據中心的建設以電力容量來衡量。該數據中心一期工程預計將於 2026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容量可達 10 千兆瓦,並將採用 Nvidia 全新的 Vera Rubin GPU-CPU 超級芯片。
不到一週前,英偉達宣佈將斥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這是英特爾未來數據中心超級芯片採用英偉達 NVLink 技術的一部分,這些超級芯片將在同一芯片上集成 GPU 和 CPU。兩家公司還宣佈將合作利用 NVLink 技術開發新一代消費級芯片,將英偉達 GPU RTX 芯片集成到英特爾主板上。
在接受CNBC採訪時,Nvidi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討論了他對人工智能未來的願景。
黃仁勳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很快,我們通過計算機體驗到的每一個單詞、每一次互動、每一張圖片和視頻,都將以某種方式由人工智能推理、引用或生成。人工智能將以某種方式觸及一切。因此,我們每天、在任何地方、在各個行業的所有計算體驗都將由人工智能驅動。」
黃仁勳表示,從來沒有一個工程項目像 Nvidia 和 OpenAI 合作建設的 10 千兆瓦數據中心這樣規模龐大、如此複雜。
「這是第一個10千兆瓦,聽起來確實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將為每個行業帶來變革,」他說道。「但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將無處不在,它將為每個人的日常計算體驗提供支持。它將無處不在。」
OpenAI大約一個月前發佈了GPT-5 ,這是該公司自 2023 年春季發佈 GPT-4 以來的首個重要的新法學碩士 (LLM)。然而,新模型卻遭遇了冷遇,它有一個內置控制器,可以自動將用戶請求路由到標準GPT 或推理子模型。
OpenAI 擁有每週 7 億用戶,正在尋找將其影響力和 AI 投資轉化為現實的途徑。該公司上個月又籌集了 83 億美元,此前該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輪風險投資中籌集了 400 億美元,估值達到 3000 億美元。
OpenAI 一直使用 Nvidia 的 GPU,早在 2016 年就成為Nvidia 新款 DGX 系統的首個客戶,但尚未公開披露GPT-5 之後的計劃。兩家公司在聲明中表示,OpenAI 正朝着實現「超級智能」的方向邁進。兩家公司表示,有關此次合作的更多信息將在未來幾周內公佈。
消息發佈後,英偉達股價立即上漲約3.5%。這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市值因此增加了約1500億美元,達到近4.5萬億美元。
分析師的觀點
作為其最新數十億美元投資的一部分,英偉達公司正準備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部署數百萬個圖形處理器,這標誌着該公司業務模式的進一步轉型,以及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如何更好地發揮領導作用。
卡內基投資顧問公司研究總監格雷格·霍爾特 (Greg Halter) 向 MarketWatch 表示,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 一直直言,OpenAI 的進展「因缺乏足夠的基礎設施而放緩」。與此同時,隨着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人們也開始擔心潛在的泡沫。
霍爾特在電子郵件評論中表示:「英偉達的投資表明,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仍在不斷增長。」
就在幾天前,英偉達宣佈將向英特爾公司投資 50 億美元,並與該公司達成合作。
新澤西理工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戴維·巴德 (David Bader) 在給 MarketWatch 的電子郵件評論中表示,這筆最新交易的時機表明,英偉達正在「在地域(供應鏈)和戰略(整個人工智能價值鏈)上實現多元化。這看起來更像是基礎設施建設,而非泡沫行為。」
他補充道:「此次合作代表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作為一種合法資產類別的成熟。」 「我們正在見證人工智能堆棧垂直整合的形成——從芯片到訓練再到部署。Nvidia 不再只是銷售硬件;他們正在成為其所賦能的人工智能經濟的股權合作伙伴。」
根據此次合作,OpenAI 將Nvidia 視為其「人工智能工廠增長計劃的首選戰略計算和網絡合作伙伴」。兩家公司將「共同優化 OpenAI 的人工智能軟件和 Nvidia 的軟件及硬件路線圖」。
Nvidia 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週一在CNBC 的「中場報告」節目中表示,OpenAI ChatGPT 對算力的需求「正在飆升」。「此次合作旨在構建一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使人工智能能夠從實驗室走向世界。」
根據 MarketWatch 分享的一份文字記錄,Altman 也出現在 CNBC 上,並表示如果沒有協議中概述的基礎設施,OpenAI 將無法提供其服務。
「我們無法繼續製作更好的模型,」Altman說。 「現在,我們真正看到了短期內模型的進步、正在啓用的新用例以及人們想要做什麼,這就像是我們推動改進、構建更優模型、增加收入等一切所需的燃料。」
Altman 還談到了 OpenAI 的合作伙伴微軟,並表示微軟和英偉達是「被動投資者」,而這家初創公司的非營利組織和董事會仍然控制着公司。
據道瓊斯市場數據 (Dow Jones Market Data) 稱,在宣佈這一消息後,英偉達股價週一上漲 3.9%,收於 183.61 美元的歷史新高。
雖然此次投資規模遠超 Nvidia 之前的承諾,但這家芯片製造商最近已開始向行業內外的許多公司投入資金。
上週,英偉達宣佈已入股英特爾,價值 50 億美元 ,並宣佈兩家公司將在人工智能處理器領域展開合作。英偉達還表示,已向英國數據中心 初創公司 Nscale投資近 7 億美元。CNBC 週四報道稱,該公司斥資超過 9 億美元聘請了 Enfabrica 首席執行官羅坎·桑卡爾 (Rochan Sankar) 和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其他員工,並獲得了該公司的技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