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轉自:黑龍江新聞網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在北大荒集團四方山農場,這片位於松嫩平原腹地的土地上,收穫的不僅是稻穀的飄香,更是一場關於土地、科技與希望的深刻變革。
曾經,「鹼地白花花,一年種一茬,小苗沒多少,秋後不收啥」是這裏最心酸的民謠;如今,這裏被譽為「北國鹼地之都」,鹽鹼荒灘化身「黃金沃土」,孕育出獨具風味的「鹼地黃金」系列農產品,書寫着從生態逆境到產業高地的傳奇。

困境與突圍:鹽鹼灘上的奮進號角
四方山農場,始建於1952年,曾是瀋陽軍區後勤部的軍馬場,後轉隸至黑龍江農墾總局。擁有11.52萬畝耕地,過去卻因絕大部分屬於中重度鹽鹼地而陷入「廣種薄收」的困境。那白茫茫的鹽鹼,曾是農場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
「困境孕育變革,挑戰催生創新。」四方山農場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慶昌介紹,近年來,農場緊緊抓住北大荒集團哈爾濱有限公司「打造圍城經濟示範場」的戰略機遇,毅然吹響了「向鹽鹼地要效益、要糧食、要未來」的奮進號角。
農場轉變觀念,不再將鹽鹼地視為「生態包袱」,而是當作充滿潛力的「未來糧倉」和蘊藏獨特價值的「沉睡資源」。

今年,農場通過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探索鹽鹼地改良生產模式,在具體種植技術上,採取了大壟密植寬窄行種植、播後盲耕作業、節藥機械精準作業、生物防治等一系列先進的農藝措施。建設高標準科技示範田5224畝,鹽鹼地改良綜合試驗田4350畝,這些樣板田的成功實踐,全面帶動了農場大壟栽培和耐鹽鹼大豆種植等核心技術的應用,為糧食單產與品質的持續提升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在品種選育方面,農場聚焦「耐鹽鹼」核心目標,篩選出「中龍豆136」、「黑農531」等一批高產穩產型大豆良種,為鹽鹼地種植築牢根基。通過ARC固氮菌與泥壤生態菌肥的協同施用,有效激活土壤養分,使大豆根瘤固氮能力提升20%以上。在綠色栽培模式上,農場也實現多維突破——大壟密植優化了羣體結構,秸稈還田與精準施肥協同構建了健康地力,化肥減量增效成果顯著。
今年10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團隊在農場成功舉辦「大豆提質固氮綠色增產ARC生物耦合技術暨院地共建科技增糧鹽鹼地千畝方示範實打實收測產與現場觀摩會」。測產結果令人振奮,示範田大豆平均畝產197公斤,增產率11.77%,生動詮釋了科技賦能農業的硬核力量。同時,農場構建的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也日臻完善,通過大豆根瘤菌與高效種衣劑的協同應用,病害發生率降低30%,真正做到了「減藥不減效」。

創新與蛻變:七大優勢鑄就卓越品質
轉型之路,離不開科技引領與模式創新。農場充分發揮地處哈大齊工業走廊腹地的區位優勢,大力推行「小微農場羣」盈利模式,開展自主種養循環經營,打造出多個小而精、效益高的生產單元。通過科技創新與模式革新,土壤的「鹼性」特質,被成功轉化為糧食產量、產品品質、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的全面「增長」。
底氣源於實力。四方山農場在鹽鹼地治理與利用領域,逐步構建起生態、科技、經營、品質、產能、市場、品牌七大核心優勢,為鹼地農產品的高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農場以科技研發為犁鏵,在鹽鹼地上奮力書寫屬於「四方山」的綠色答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四家科研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圍繞育種、栽培、肥料、植保等領域,系統開展了25項試驗課題。同時,農場實施「小微農場羣」盈利模式,自主經營耕地3.2萬畝,實現精細化管理,依託全域有機認證,構建標準化品控體系,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畜禽養殖與作物栽培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
農場加大營銷力度,線上線下開展融合營銷,構建了線上淘寶、抖音、幸福生活網三大電商陣地,明星產品「鹼地小米」在電商平臺持續獲得好評。與此同時,不斷擴展線下商超與大客戶渠道,並創新建立了「小米產品代理機制」。截至目前,農場的雜糧產品已累計實現營銷收入360萬元。與廣東膳差人公司簽訂了7000畝有機大豆的產銷訂單,直接收益150萬元。

珍品與價值:天然弱鹼的健康饋贈
昔日「白花花」的荒蕪,已被今日「金燦燦」的收穫取代。在今年10月12日舉行的鹼地農產品推介會上,「鄰里四方」「和農場」兩大品牌下的鹼地系列產品,成為全場焦點。
鹼地有機小米,被譽為北國鹼都的「軟黃金」。生長於偏鹼性水土,天然弱鹼性,鉀、鈣、鎂等礦物質含量顯著高於普通小米,榮獲國家級地理標誌「肇東小米」的使用許可,獲得有機標識使用許可。同時,還是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的排行榜產品。
去年,農場自籌資金142萬元建成了小米加工生產線,匯聚了清理、脫殼、碾米、高精度色選等十餘套關鍵設備,實現了從原糧到精品小米的全程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日加工穀子8噸,出米率和成品品質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它不僅僅是小米加工生產線,更是農場邁向雜糧雜豆精深加工的重要環節,標誌着農場從「種得好」向「加工得好、銷得更好」邁出了關鍵一步。
農場種植的鹼地鮮食玉米,則是清甜爆汁的「糯白玉」。依託年加工500萬棒的先進生產線,從採摘到鎖鮮嚴格控制在黃金6小時內。鹼性土壤的滋養,使其粒粒飽滿,晶瑩如玉,兼具甜玉米的汁水豐盈與糯玉米的彈牙軟韌,獨特的鹼性芳香回味悠長。
今年,農場建成了萬畝雜糧雜豆種植基地,通過自主經營模式,高標準種植了雙青豆、芽豆、高粱及穀子,佔到了農場總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這片廣闊、穩定、優質的基地,成為農場產業發展堅實的根基。
目前,農場五彩斑斕的雜糧雜豆矩陣構成了「營養寶庫」,同樣因鹼性滋養而礦物質和蛋白質含量優異。農場鹼地全麥麪粉麥香純正,口感醇厚,依託全域有機認證,成為消費者安心之選。

願景與未來:攜手共創「北國鹼都」新篇
「今天向各位推介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種‘從鹼地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份‘化逆境為沃土’的產業理想。」孫慶昌在推介會上展望前路信心滿滿。
未來,四方山農場將繼續深化與頂尖科研機構合作,着力打造國家級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基點;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構建「訂單種植+定製農業」雙模式,並計劃在全國佈局品牌形象店,建設集觀光、品鑑於一體的「鹽鹼地農產品體驗園」。
一場推介會,也是一封面向全球戰略投資者、渠道夥伴、業界同仁的誠摯「邀請函」。四方山農場誠邀各界攜手,共同深耕這片蘊藏「綠色金礦」的土地,將「北國鹼都·健康糧倉」的生態優品,送往千家萬戶。
在飽含創傷的土地上,用科技和智慧喚醒沉睡的力量,讓每一粒糧食都飽含希望——這正是四方山農場在鹽鹼地上書寫的最動人的詩篇。
通訊員:王一鳴;記者:劉暢 姜斌;攝影:祝東元 劉暢;視頻:樊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