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連科技港股IPO:賬面現金近10億元佔總資產的85%仍要募資 高度依賴單一產品 分成費佔總成本9成

新浪證券
10/1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孖展組/鄭權

  近日,在線情感社交APP伊對的母公司米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米連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華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靠着核心APP伊對480萬名月活、18萬紅娘、行業收入排名第一等高粘性指標數據,米連科技近些年的業績迅速爆發。但關於伊對等app「誘導消費」、「虛假相親」、「服務與宣傳不符」、「用機器人聊天套取用戶充值」等公開投訴數不勝數,判決書披露的伊對平臺上出現的詐騙案也是接二連三,米連科技的合規風險不容忽視。

  從財務角度分析,米連科技高度依賴增值服務,收入佔比幾乎100%。從對APP的依賴度看,伊對貢獻約80%收入,公司高度依賴單一產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米連科技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8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85%以上,可公司仍要在港股上市募資。

  高度依賴單一產品  賬面現金近10億元佔總資產的85%仍要募資

  招股書顯示,米連科技核心業務圍繞情感社交展開,其應用產品涵蓋國內外市場,國內包含「伊對」及「貼貼」等主要應用,海外應用產品主要有「HiFami」、「Chatta及Seeta」等。

  其中,米連科技旗下核心產品伊對 APP 憑藉「主持人用戶引導的三方視頻互動模式」 佔據一席之地。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5年6月,伊對平均月活躍用戶達480萬,七日留存率高達72.1%,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月活躍用戶月均啓動次數為119.6次,大幅超過該指標行業前十大參與者平均的55.2次;按收入計,「伊對」在中國在線情感社交行業排名第一。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伊對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約15億元,而米連科技同期總營收為19.17億元,伊對APP對公司營收的貢獻程度高達79%,接近八成。

  高度依賴單一產品最突出的問題是抗風險能力較為脆弱。一旦核心產品因市場競爭加劇、政策調整或合法合規等方面出現不利變化,公司經營業績將受到較大沖擊。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米連科技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9.81億元,接近10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85.43%,超過85%。

  並且,公司資產負債率雖然看上去較高,但絕大部分負債主要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認購預付款,這部分負債主要是米連科技歷史上發行的優先股所致。目前公司扭虧為盈、營收大增且有上市預期,如果公司成功IPO,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轉若換為普通股且優先權終止,該負債的賬面值將重新分類至權益,公司資產負債率將大幅降低。

  賬面絕大部分資產是現金接近10億元,米連科技為何還要上市募資?招股書顯示,公司募資主要用於通過現有產品滲透更多海外市場並開發適合海外市場的差異化產品;進一步投資於擴大研發及技術團隊,升級核心技術基礎設施,增強產品及優化用戶體驗;戰略投資與收購;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商業倫理與合規風險制約長期價值 收入分成費佔總成本九成

  2022-2024年、2025年上半年,米連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0.52億元、10.34億元、23.73億元、19.1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13億元、-0.17億元、1.46億元、2.62億元。

  儘管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並且扭虧為盈,但米連科技面臨着巨大的合規考驗,這不僅是公司能否成功在港股IPO的關鍵,也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制約因素之一。

  研究認為,伊對APP商業模式比較依賴「紅娘」這一角色。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對平臺已有累計超過18萬主持人用戶。這些紅娘不僅組織視頻聊天、引導話題、撮合關係,還直接參與平臺的收益分成。

  據招股書披露,主持人可以從用戶贈送的禮物中獲得收益分成,分成比例介於20%至52%之間。同時,分成費也是公司主要營業成本,佔比在9成左右。以2025年上半年為例,公司收入分成費為8.77億元,佔營業成本的90.6%。

來源:招股書

  米連科技「紅娘」模式與收益分成激勵機制在提高平臺活躍度的同時,也帶來了顯著的誘導消費風險。部分「紅娘」用戶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可能存在過度引導用戶進行禮物打賞、充值等消費行為。據媒體調查報道,多名男性投訴人描述伊對APP「不是一個相親平臺,而是打着相親的幌子直播賺錢的」。該報道還稱,有阿爾茲海默症的79歲父親在伊對APP上幾個月內被誘導消費27萬元。

  根據新浪旗下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的統計,伊對APP累計投訴量高達1060件(截至2025年10月9日)。除了大量誘導消費問題投訴,伊對APP還被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比如有消費者投訴在伊對APP充值玫瑰的金額接近14萬元,但連聊天對象的聯繫方式都加不到。

來源:黑貓投訴

  此外根據法院的判決書,2022年至2024年期間,被告人陳某某通過伊對APP上備註的虛假信息認識女性後,隱瞞職業、婚姻狀態等信息,與多名女性建立戀愛關係,騙取多名被害人錢財,騙取金額合計超11萬元。此外,裁判文書還顯示被告人楊某隱瞞通過伊對平臺結識3名被害者,詐騙金額最高的達到35萬元。

  事實上,婚戀交友線上平臺「殺豬盤」多已經不是新鮮事。2024年3月15日,珍愛網、世紀佳緣網等婚戀網站被央視3.15晚會曝光,這些平臺以優質的異性資源、誘人的成功案例吸引消費者充值成為會員,再以各種套路收割消費者。

  早期婚戀社交巨頭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平臺不斷完善着婚戀網站的商業模式,核心都是靠紅娘匹配,會員收費。而正衝刺港股的米連科技,核心業務模式也離不開「紅娘」,但誘導消費、虛假宣傳、虛假相親等投訴也是需要正視的挑戰。

  研究認為,婚戀只是社交的一個細分領域,本質是一個低頻行為,如果牽手成功幾乎不存在復購,因此該類業務的商業模式及天花板本身就「先天不足」。一家社交婚戀平臺如果業績猛增但合規投訴也很多,投資者須關注商業倫理與合規風險視角下的長期價值。

  港股IPO前景幾何?

  對於互聯網企業,監管機構特別關注內容審核機制、虛擬貨幣管理、誘導消費等方面,而米連科技在這些方面可能存在薄弱環節,公司的「紅娘模式」能否經得起考驗,將決定其上市命運的走向。投資者面臨的核心問題是:這種建立在情感與消費模糊邊界上的商業模式,能持續多久?

  很多投資者根據實踐經驗反饋,「伊對」對用戶信息的審核或較為寬鬆,該APP僅需填寫手機號即可註冊,年齡、性別、職業、婚姻狀態等基礎信息均自行填寫。註冊用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如何保障?作為平臺管理者的米連科技是否符合合規運營的要求?

  以上述裁判文書顯示的陳某某通過伊對APP實施的詐騙案為例,陳某某隱瞞自己為泥瓦工的職業,向多名女性虛構自己的身份為寶雞市人民醫院外科大夫「張濤」或「陳濤」,隱瞞自己已婚的婚姻狀況,虛構自己喪偶的事實,與多名女性建立戀愛關係,靠着虛假職業和虛假婚姻狀態實施詐騙。

來源:裁判文書網

  如果米連科技和伊對APP對用戶信息進行審慎覈查,是否會避免如此之多投訴及犯罪的產生?能否讓更多消費者少受損失?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對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的,網絡運營者可被處以罰款甚至暫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目前,純粹的婚戀社交概念在資本市場面臨考驗。老牌公司如世紀佳緣已從美股退市,而新興公司如米連科技正在尋求上市過程中。如果米連科技還是不能解決「誘導消費」、「虛假婚戀」等大量投訴,老牌公司或是前車之鑑。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