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新一輪」裁員!賠償N+4!

半導體封測
10/10

彙集半導體行業資訊 技術前沿、發展趨勢!

2025年10月9日,正值國慶收假首日,上海微軟部分團隊員工收到了一封標題為「Important Business Update」(重要業務調整)的郵件,這一郵件如同重磅炸彈,預示着新一輪員工優化工作正式啓動。此次裁員的主要矛頭指向了Azure雲業務團隊,讓相關員工陷入了不安與焦慮之中。

在補償方案方面,微軟給出了N + 4的標準,不過並未設定額外的簽字費。與7月那次裁員相比,此次方案有所「縮水」。7月裁員時,微軟給出了最高可達N + 7的補償方案(具體為N + 4 + 1緩衝期 + 2提前簽字費),相比之下,此次員工的經濟保障有所降低。此外,微軟還為員工提供了一種選擇,即可以申請調動至澳大利亞工作,若員工不接受這一安排,則將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從離職羣的人數進行預估,此次裁員涉及的員工數量達上百人,不過從規模上看,要小於7月的裁員行動。在7月的裁員中,上海有400餘人、無錫有200餘人的CSS團隊受到了影響。

自2025年5月以來,微軟便踏上了「AI優先」的轉型之路。這一轉型戰略的推進,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伴隨着諸多挑戰與調整。由於要向「AI優先」進行深度轉型,同時Azure雲業務的收入增長未能達到預期,再加上AI基礎設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微軟不得不採取裁員這一措施來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

在這段時間裏,微軟已經進行了多輪大規模裁員。5月,約有6000名員工被裁;7月,裁員規模進一步擴大,約9000人失去了工作。這些裁員行動集中在Azure雲、銷售、工程等核心部門,對公司的業務架構和人員佈局產生了重大影響。與此同時,微軟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在馬來西亞、印度、越南等地招聘低成本的人力,以降低運營成本。

儘管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但從財務數據來看,微軟的表現似乎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在2025財年第四財季,微軟的營收同比增長了18%,達到764.4億美元,淨利潤更是增長了24%。其中,Azure雲業務全年營收超過750億美元,同比增長34%,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而裁員所帶來的節流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微軟股價的上漲,讓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信心。

微軟對於AI領域的發展有着宏大的規劃,計劃在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公司在AI領域的競爭力。然而,如此大規模的投入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為了維持利潤率,分析師認為微軟可能每年需要裁減約1萬個崗位。這一策略並非微軟獨有,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在採取類似的成本平衡手段,通過優化人員結構、控制成本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

微軟此次的裁員行動,是其「AI優先」轉型戰略下的必然選擇,既反映了科技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調整與變革,也為其他企業在面對類似挑戰時提供了參考和借鑑。未來,微軟能否在AI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時妥善處理好人員調整與業務發展的關係,將備受市場關注。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讚成或認同,如有異議,侵權歡迎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