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推進,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發展也在不斷取得新進展。日前,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的《關於覈准乾坤期貨有限公司變更股權、實際控制人的批覆》顯示,覈准乾坤期貨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高盛集團有限公司(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變更後,其由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盛中國)全資持有,出資額為3.17億元。至此,境內有4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設立或獲批),分別是乾坤期貨、摩根大通期貨、摩根士丹利期貨和瑞銀期貨。
從行業發展來看,2020年1月1日,我國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政策被取消,並先於證券、基金行業落地。當年6月18日,我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摩根大通期貨成功獲批。2023年,摩根士丹利期貨成為我國第二家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2025年1月,摩根士丹利宣佈,其全資子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貨已正式開展業務,主要提供中國境內商品期貨經紀業務。今年4月,隨着瑞銀集團實現對瑞銀證券的全資控股,瑞銀期貨也隨之成為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
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中國證監會官網還披露了《關於覈准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的批覆》,覈准摩根士丹利期貨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經營範圍變更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意味着外資獨資期貨公司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
在市場人士看來,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進入和業務發展,將對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創新升級、提高流動性以及完善行業規則和制度等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西安交大客座教授景川認為,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具有廣泛的國際客戶基礎與跨境服務經驗,能夠吸引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參與度和影響力。此外,外資機構熟悉國際規則,有助於推動我國期貨市場制度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期貨市場的透明度和規範性。
「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通常服務大型機構客戶,其進入我國期貨市場,將引入更多元化的交易主體和投資策略,有助於提高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提升發現價格功能的效率。同時,其在全球大宗商品業務方面的佈局,也有助於我國期貨品種在國際市場形成更具代表性的價格基準。此外,還有助於提高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品種在國際市場的接受度,增強人民幣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中的影響力。整體來看,通過吸引外資,聚集高端技術和人才,有助於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符合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目標。」景川進一步表示。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同樣認為,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持續進入,是我國期貨市場化高質量發展、國際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其可以讓我國期貨市場參與結構更加多元化,使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越來越具有國際定價的權威性,以及讓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資產成為全球經濟中一個重要的定價標準。
不過,王紅英從監管角度提醒,隨着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客戶進入,監管層需要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合規和監管,尤其是跨境監管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景川也認為,隨着外資機構的深度參與,監管層雖然在跨境監管、合規要求、風險控制等方面面臨着更高要求,但這將促進我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
「外資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進入,不僅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這個市場主體更是推動我國期貨市場結構優化、制度完善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關鍵力量。」景川說,未來,隨着更多外資機構佈局中國期貨市場,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但也孕育着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機遇。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