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 果農喜迎豐收

甘肅日報
10/10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金秋十月,走進天水市秦州區各蘋果園,只見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枝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空氣裏瀰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記者先後來到秦州區太京鎮廟子村、皁郊鎮西坡梁的果園,與果農一起感受「碩果滿枝、增收喜人」的豐收場景。

果園裏,採摘工們腰挎果籃、頭戴遮陽帽,採摘、分揀、裝筐、過磅,流水線作業一氣呵成。秦州區太京鎮廟子村果農孫豔豔這幾天忙得連軸轉,剛忙完自家果園的採摘,又趕到親戚家果園幫忙採收,只為抓住當前銷售的好行情。

「今年直徑75毫米以上的果子每斤能賣4元左右,特大果每斤能賣到5元以上。」孫豔豔一邊熟練地扭轉果柄,一邊給記者算賬:她家三畝多的蘋果園,畝產能達7000斤左右,「豐產又高價,今年的行情不錯!」她說道。

作為天水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花牛蘋果憑藉獨特風味和優質口感,早已打開了市場,這幾年,線上渠道更成了銷售的「主力軍」。

孫豔豔告訴記者,她通過抖音等自媒體平臺直播帶貨,線上銷量已佔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色度好、果形好的特級果優先在線上銷售,價格不僅堅挺還常常賣斷貨。」

位於皁郊鎮西坡梁的矮化密植示範園內,果農們正在給富士蘋果摘取套袋。天水林聯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這裏流轉土地1000餘畝,其中有500多畝種植了富士蘋果。經過去年的種植改造,傳統果園變身標準化矮化密植園,如今果樹已經掛滿了果子。

「別看樹齡才兩年,今年的掛果率已經比較高了。」天水林聯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柴豔明拿起一顆蘋果掂了掂說,「這顆直徑75毫米的蘋果差不多有六兩,相比傳統果園,矮化密植模式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所產蘋果還具備果形均勻、色澤鮮豔、糖度高、耐儲運等優勢。」

好果子源於「種養結合」的好模式。「合作社常年存欄600頭以上生豬,充足的農家肥為果樹提供了天然養分,再加上沼液滴灌技術,果樹就會長得旺、果子品質也很好。」柴豔明告訴記者,如今,矮化密植的改造成效完全顯現,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龐貴琦 張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