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9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9屆大會召開,會上發佈最新年度報告指出,在低值預測情景中,到2050年核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61吉瓦;在高值預測情景中,到2050年全球核能發電裝機容量將增至992吉瓦。這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連續第5年上調到2050年核電擴張預測。
無獨有偶,世界核協會近日發佈最新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同比增長2.5%至2667太瓦時,打破2006年2660太瓦時的紀錄,創下單年發電量歷史新高。全球範圍內,核電發展勢頭日益增強,特別是受到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加速部署推動,鈾需求前景頗為積極。然而,隨着現有礦山在未來10年面臨資源枯竭,鈾供應缺口隱現,可能將拖累核電復興。
核電裝機量持續增長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表示,當前,全球近40個經濟體核電行業處於不同發展階段,還有20多個經濟體正在探索核電發展。
根據世界核協會《2025世界核能業績報告》,截至去年底,全球運行中核反應堆共440座,較2023年底增加3座;全球核電總裝機容量398吉瓦,較2023年底392吉瓦增加6吉瓦。去年,全球新開工核反應堆9座、實現併網7座、永久停運4座。截至去年底,全球在建反應堆總數為62座,較2023年底增加1座。
去年,全球實際發電核反應堆410座,實際發電總裝機容量369吉瓦,較2023年增加1吉瓦。截至去年底,日本有19吉瓦裝機量、印度有不足1吉瓦裝機量處於暫停運行狀態,另有11吉瓦運行中反應堆未發電。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超過60%的核電機組的容量因子維持在80%以上,去年平均容量因數同比增長至83%,延續了2000年以來的高容量因數趨勢,這意味着核電機組運行業績並未隨運行年限增加而下降。
容量因數是衡量發電設施實際發電效率的指標,為機組全年實際發電量與理論最大發電量的比值。世界核協會指出,暫未觀察到容量因數隨反應堆服役年限增長而整體下降的趨勢。
全球範圍內,1970至1980年期間,核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這一時期服役的反應堆發電量佔比最高;20世紀90年代併網反應堆數量出現減少。過去10年,每年新併網反應堆數量逐漸增加,年輕反應堆發電量佔比上升。
亞洲引領核電發電量增長
過去1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增長主要得益於亞洲地區的發展。《2025世界核能業績報告》指出,去年,亞洲地區核能發電量同比增長,去年併網的7座反應堆中有5座位於亞洲,去年投運的68臺機組中56臺位於亞洲。
同時,西歐及中歐地區核能發電量也在持續增長,這主要得益於法國2022年和2023年停機反應堆恢復運行。去年,全球新增核電裝機法國貢獻顯著,其他國家和地區核能發電量與上年基本持平。
美國目前運行94座核反應堆,總裝機容量97吉瓦,是全球核反應堆數量最多的國家。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到2050年將美國核電容量提升至400吉瓦。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核電正在迴歸,而且是強勢迴歸。」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強調,全球範圍內,釋放核電產能需要在政策、監管和孖展這3個方面持續發力。世界核協會總幹事薩馬·比爾巴奧·萊昂認為,要實現核電持續增長,一方面要最大化現有機組貢獻,實現高標準運行業績並延長運行壽命,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建反應堆步伐。
薩馬·比爾巴奧·萊昂補充稱,2012年以來,全球核能發電量年均增長25太瓦時。如果要到2050年實現核能發電量翻倍,年均增幅需達到100太瓦時;如果要實現3倍增長,年均增幅需達到200太瓦時,這意味需要新增28吉瓦裝機容量。然而,未來5年預計年均新增容量僅約11吉瓦,全球核電建設仍需加速。
鈾供應缺口威脅核電復興
需要注意的是,核電建設腳步加快,鈾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世界核協會指出,到2030年,核反應堆對鈾需求將增長1/3至8.6萬噸,到2040年將達到15萬噸。預計2030至2040年間,現有鈾產量將減少一半,供需失衡局面即將出現。
國際原子能機構與經合組織核能署聯合發佈《鈾資源紅皮書》指出,目前已探明鈾資源足以支撐核電到2050年及以後的持續應用與大幅發展,但要滿足激增需求,全球需在新鈾礦勘探、採礦作業及加工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薩馬·比爾巴奧·萊昂表示,如果要滿足日益增長的鈾需求,全球需加快審批流程、推進採礦技術創新並開展新的鈾礦勘探工作。
基於「到2050年核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並隨後保持高位」的高增長情景,《鈾資源紅皮書》預計,到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較2022年水平增長130%,這將導致目前已探明鈾資源將在2080年之後耗盡。
核能已進入「新紀元」直接帶動鈾行業發展。「鈾行業出現數十年來未曾有過的發展勢頭。」美國唯一商用濃縮鈾生產商Urenco首席執行官鮑里斯?舒赫特接受美國CNBC新聞網採訪時表示。
高盛指出,當前全球鈾礦供應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許多現有礦山已經運營超過30年,資源日益枯竭;另一方面多個新建項目投產週期較長,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鈾市場正經歷顯著變化,在供需格局演變以及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鈾市場前景備受關注。供應挑戰加劇、現貨需求穩定、潛在合同量上升,再加上「核電復興」的結構性支持,鈾市場基本面較為堅挺,價格具備進一步上行潛力和空間。
當前,鈾現貨價格維持在80美元/磅水平。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鈾價有望升至87美元/磅。花旗預計,到2026年鈾價可能升至100美元/磅。(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